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道筑基”新理念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其系统化、理性化的特质,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带来革新浪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守旧势力的抵触与反弹,江湖之下,暗影浮动,波澜再起。

波澜之一:传统派的质疑与抵制

嵩山派,峻极禅院。

左冷禅(若此时仍为掌门)召集众师弟,面色沉凝。天幕的“筑基四要”在门下年轻弟子中引起了热烈讨论,甚至有些弟子开始质疑派中某些强调速成、狠辣的基础训练方式。

“简直是胡闹!”嵩山派一位辈分较高的长老怒道,“我派剑法,讲究的便是一个‘狠’字,一个‘快’字!如此按部就班,磨磨蹭蹭,何时才能练出凌厉剑气?筋骨打熬?心境培养?那是少林、武当的迂腐之道!我嵩山弟子,当在血与火中历练成长!”

“不错,”另一位长老附和,“那天幕所言,看似有理,实则消磨锐气,长此以往,我嵩山剑派还有何特色可言?岂非与庸碌之辈同流?”

左冷禅指尖敲击着座椅扶手,眼神闪烁。他深知天幕影响力巨大,强行压制恐适得其反,但若任由这种“重根基、轻杀伐”的风气蔓延,确实与他并吞五岳、称霸江湖的激进策略相悖。他最终下令:“传令下去,派中筑基,仍以我嵩山正统为主。对天幕之言,可参考,不可盲从,更不得因此懈怠了剑法修炼!违者,按门规处置!”

类似的情景在其他一些注重攻击性、追求短期战力的门派中亦有发生。新旧理念的冲突,首先在门派内部的教学方向上凸显出来。

波澜之二:利益受损者的暗中阻挠

新的筑基理念强调根基与潜力,这使得那些依靠贩卖“速成功法”、“独门秘技”牟利的势力利益受损。

某个隐秘的、专门伪造并兜售所谓“前朝秘籍”的地下组织,发现他们那些吹得天花乱坠、实则漏洞百出甚至有害的“秘籍”销量大减。买家们开始变得谨慎,会问“此功法对筋骨打熬有何助益?”“内力属性是否与我相合?”等让他们难以招架的问题。

“都是那天幕害的!”组织头目咬牙切齿,“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不能任由这风气继续下去!”

他们开始暗中散布谣言,诋毁天幕的筑基理论:

“听说了吗?按那天幕之法筑基,进展缓慢,纯粹是浪费时间!”

“有隐世高人言,此乃天幕误导,意在削弱我中原武林根基!”

“修炼那天幕之法,极易导致经脉僵化,再无望更高境界!”

这些谣言在底层江湖和中老年保守武者中颇有市场,给新理念的传播制造了不小的障碍。

波澜之三:理念冲突引发的直接摩擦

冲突并止于口舌之争,有时也会演变为直接的武力摩擦。

江南某地,一位深受新筑基理念影响的年轻散修,与一位崇尚“实战出真知”、认为打熬筋骨是浪费时间的老派武者,因口角发生争斗。

年轻散修根基扎实,内力运转平稳,招式章法严谨。而老派武者经验丰富,招式狠辣,内力爆发力强。

起初,年轻散修凭借稳固的防御和持久的耐力,与对方周旋,不落下风。但老派武者久战不下,心中焦躁,突使阴招,以暗器偷袭!年轻散修虽凭借扎实的反应避开要害,但仍受了轻伤。

“哼!花架子!练得再稳,挡得住老子一招吗?”老派武者得意冷笑。

此事传开,引发了更大范围的争论。支持新理念者认为对方胜之不武,且证明了扎实根基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价值;反对者则嘲讽新理念培养出的武者缺乏血性与决断,不堪大用。理念之争,已开始见血。

波澜之四:对“格物”介入武学的排斥

将“格物”原理应用于筑基,是此次变革的核心,也成为了守旧势力攻击的重点。

“武学乃身体力行之道,讲究感悟与意境!岂能如同工匠造物般斤斤计较于角度、力道?”

“人体奥妙无穷,岂是区区‘杠杆’、‘结构’所能尽述?此乃亵渎!”

“若人人都去研究那劳什子‘格物’,谁还肯下苦功感悟武学真谛?此风绝不可长!”

一些极端守旧的武林名宿甚至公开发声,斥责“格物”介入武学是“舍本逐末”、“误入歧途”,号召门下弟子及江湖同道抵制此风。这股力量虽然不代表主流,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尤其在一些重视传统、讲究师承的门派中,形成了不小的阻力。

苏哲通过App,清晰地感知到了这股与新生理性意念截然不同的、代表着“守旧”、“排斥”、“既得利益”的负面意念波动,它们如同潜流,在江湖底部涌动、碰撞。

“果然,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苏哲并不意外,“变革总会遇到阻力,尤其是当它动了一些人的奶酪,或者挑战了根深蒂固的观念时。”

他知道,这是理念传播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接下来,是这股新生变革的力量能够冲破阻力茁壮成长,还是被旧有势力压制下去,将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博弈。而他这个“天幕”,或许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再添一把火,或者,提供一个证明新理念优越性的“舞台”。

---

第八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