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我的短视频震撼了综武 > 第105章 暗棋与变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庐州的烽火尚未完全熄灭,战争的余波已悄然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并在暗处催生出新的变数。

一、北地的星火

夜色如墨,南阳府辖下的一座小县城——新野,城墙低矮,守军慵懒。自北元内乱以来,此地的蒙古达鲁花赤(镇守官)便终日饮酒作乐,防务几乎废弛。

三更时分,城东的粮仓突然燃起冲天大火!几乎是同时,县衙方向传来激烈的喊杀声与兵刃交击之声!

“不好了!宋军打来了!”

“是襄阳的兵!”

“快跑啊!”

混乱的呼喊在城中四处响起,守军不明就里,陷入一片恐慌。实际上,这并非大规模的军队攻城,而是郭靖派出的那一支支精干小队的杰作。他们潜入城中,联络了本地早已对元廷不满的汉人小吏和江湖人士,里应外合,制造了这场混乱。

行动迅捷如风,目标明确——焚烧粮草,刺杀主要蒙古官员,制造恐慌,然后趁乱远遁。

当幸存的蒙古军官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时,袭击者们早已带着缴获的少量兵器和情报,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留给元军的,只有燃烧的粮仓、横陈的尸首,以及一座人心惶惶的空城。

类似的袭击,在荆湖行省北部的几座兵力空虚的城镇接连发生。规模不大,却如同附骨之疽,让本就因内斗而指挥不灵的元军地方官府焦头烂额。更重要的是,这些行动向沦陷区的汉人传递了一个信号:抵抗,并未停止。

二、蜀中的刀光

巴蜀,夔门之外,长江之畔。

一队悬挂着商号旗帜的船队正缓缓驶向巫峡关口。守关的蜀军士卒例行公事地上前盘查。

“运的什么货?”队正懒洋洋地问道。

船头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满脸堆笑:“军爷,都是些山货和药材,去荆州换些盐巴布匹。”他边说边隐秘地塞过去一小锭银子。

队正掂了掂银子,正欲放行,目光却无意中扫过船舷吃水线,眉头一皱——这吃水深度,可不像是轻飘飘的山货药材。

“打开货舱检查!”队正脸色一沉,按住了刀柄。

那管事脸色微变,强笑道:“军爷,这…”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船舱木板猛然炸开,数十名手持利刃、身着青衣的矫健身影如同鬼魅般扑出!为首一人,身形矮小,目光阴鸷,正是青城派掌门余沧海!

“杀!夺关!”余沧海尖啸一声,手中长剑如同毒蛇,直刺那队正咽喉!

事起仓促,守关蜀军措手不及,瞬间被砍倒数人。余沧海率领的青城派精锐弟子与部分被他收买的军中内应,里应外合,疯狂攻击关口守军。

“余沧海!你竟敢造反!”闻讯赶来的蜀军将领又惊又怒。

“造反?这巴蜀,也该换换主人了!”余沧海剑法狠辣,招招夺命。他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太久,慕容吴在淮西的胜利,让他再也按捺不住膨胀的野心。夺取夔门,东出长江,是他野心的第一步!

关隘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混战。兵刃交击声、呐喊声、惨叫声响彻峡谷。

三、意外的访客

就在各方势力或明或暗地展开行动时,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历经艰险,抵达了襄阳城下。

他们并非军队,也非商旅,而是一群穿着各异、神色疲惫,却眼神坚定的人。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以及一位身着异域服饰、面容被风沙侵蚀的中年人。

“烦请通禀郭大侠、黄女侠,”老者对城上守军朗声道,“海外遗民,携波斯匠人阿卜杜勒,特来投奔,愿效绵薄之力!”

“海外遗民?波斯匠人?”接到通报的黄蓉心中一动,立刻亲自来到城头。

经过一番谨慎的盘问和查验,这批人得以入城。老者自称姓陈,乃南宋末年避祸海外的遗民后裔,一直心系故土。而那波斯匠人阿卜杜勒,则是在海上与陈老相遇,被其描述的中原文化所吸引,一同前来。

更重要的是,阿卜杜勒并非普通匠人,他精通一种利用猛火油(石油)提炼“燃烧之水”并用于守城的技艺,这在波斯等地已有应用!虽然工艺粗糙,威力远不及天幕曾隐晦提及的“火药”,但其思路,却为襄阳的城防技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天幕虽隐,然天下英才,终会向此汇聚。”黄蓉看着正在向工匠们演示 crude oil 提纯方法的阿卜杜勒,心中感慨。这意外的访客,无疑是雪中送炭。

暗棋已落,变数频生。青城派的公然反叛,海外技术的意外输入,都在预示着这场席卷天下的乱局,其复杂与精彩程度,远超任何人的预料。时代的洪流,正裹挟着每一个人,奔向未知的远方。

---

(第10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