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巷战进入第二天,战争的形态变得更加原始而残酷。双方在断壁残垣间逐屋争夺,生命的消逝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着。

一、焦土壁垒

阿里海牙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对军队劫掠欲望的约束。“放火!给我烧!把藏匿抵抗分子的房子,统统烧掉!”

一声令下,元军开始有组织地纵火。火箭如同飞蝗般射入民居,火把被扔上屋顶,沾满火油的布团被投入窗户。襄阳城内,多处燃起冲天大火,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火焰确实逼出了不少隐藏的守军和民兵,但也将元军自己置于更加复杂和危险的环境。火势蔓延,风向不定,常常将攻守双方一同卷入火海。更重要的是,大火无情地吞噬着城内的物资——粮食、药材、以及本可用于修复工事的木材。

“他们这是在自毁城墙!”黄蓉看着四处燃起的火焰,心痛不已。这些房屋,本是襄阳军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让他们烧!”郭靖的眼神冰冷,“传令,放弃所有起火区域,兵力收缩至核心防御圈!依托州府、粮仓、武库、以及几处坚固的庙宇,建立环形防线!将靠近防线的房屋全部拆除,清出隔离带,不能给敌人任何掩护!”

这是一道艰难的命令,意味着放弃大片城区,但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剩无几的兵力,并消除了火势蔓延对核心区的威胁。守军的防线在收缩,但也变得更加坚韧,如同被烧灼后更加坚硬的陶器。

二、神匠之殇

在核心防线的一处关键路口,阿卜杜勒指挥工匠们设置的最后一道“猛火油”防线,给予了元军一次重创。当大批元军试图通过这个路口时,埋设于地下的陶管破裂,流淌出的“燃烧之水”被点燃,瞬间形成一片数十步宽的火海,吞噬了数十名精锐的探马赤军。

然而,这也暴露了阿卜杜勒的位置。元军的神射手在远处瞄准了他。

“大师小心!”一名年轻工匠猛地将阿卜杜勒推开。

噗!一支利箭穿透了年轻工匠的胸膛。

阿卜杜勒看着倒在自己身前、眼神迅速黯淡下去的年轻人,这个来自波斯的匠人眼中充满了悲痛与愤怒。他不懂太多中原的语言,但他明白,这个年轻人用生命保护了他。

他不再后退,而是疯狂地操作着身边仅存的一具小型弩炮,向元军射击,直到被更多的箭矢淹没。

这位带来异域技术的波斯匠人,最终将他的鲜血和智慧,永远留在了这座他试图守护的东方城池。他的死亡,激励了在场的所有守军,他们如同受伤的野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硬生生将元军的这次进攻打了回去。

三、江湖意气

城内的厮杀,也吸引了残存江湖人士的参与。他们或许没有军队的纪律,但个人的武勇和独特的技艺,在巷战中往往能起到奇效。

几名丐帮弟子利用对城市下水道的熟悉,从意想不到的地方钻出,袭击元军的后方,焚烧粮草,刺杀低级军官。

一位隐居于襄阳的衡山派老剑客,带着几名弟子,据守在一座石桥之上,剑光如虹,硬是阻挡了元军一支百人队近一个时辰的进攻,最终力竭身死,但尸体依旧屹立桥头。

这些零散的、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抵抗,虽然无法扭转大局,却极大地迟滞了元军的推进,并鼓舞了守军的士气。江湖的侠义,在国难面前,以最惨烈的方式绽放。

四、希望的微光

就在襄阳城内浴血奋战,局势日益艰难之际,一支由慕容吴水师伪装成的商船队,趁着夜色和江上的薄雾,成功突破了元军松懈的封锁线(元军主力皆在城内作战),将一小批至关重要的物资——主要是箭簇和治伤用的金疮药——运抵了襄阳南侧一处隐秘的小码头。

负责接应的正是伤势未愈的朱子柳。他看着那数量不多却弥足珍贵的物资,以及押运军官递上的、盖有慕容复私印的信函(信中仅寥寥数语,承诺后续尽力支援),这位一向沉稳的书生,眼眶也不禁微红。

“郭大侠!吴王…送来了箭药!”朱子柳带着物资,第一时间找到了郭靖。

看着那几大箱闪着寒光的箭簇和散发着药香的包裹,郭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却真实存在的慰藉。

“慕容复…终究还是顾全了大局。”他低声说了一句,随即立刻下令,“将物资立刻分发下去!优先供给弩手和重伤员!”

这点支援,对于整个战局而言,杯水车薪。但它传递的信号,却比物资本身更重要——襄阳并非完全孤立无援。这缕微光,在至暗的时刻,显得格外珍贵。

第三日,在烈火、牺牲与微弱的希望中结束。襄阳的核心区域依旧屹立不倒,但守军已疲惫到了极点,物资也濒临枯竭。还能坚持多久?每个人心中都没有答案,但他们手中的刀枪,依旧紧握。

---

(第11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