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无形的暗战持续发酵,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不断积累着能量,寻找着喷发的裂口。江湖与庙堂之间、各方势力内部及其相互之间,那根维系着脆弱平衡的弦,已被越绷越紧,种种迹象表明,整个系统正滑向一个危险的临界点。

征兆之一:资源的争夺白热化

“天工”技艺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并未能立即普惠天下,反而在初期加剧了资源的争夺。

一处新发现的高品质石灰岩矿,同时引来了朝廷工部、慕容氏“天工坊”以及当地豪强的觊觎。三方势力在矿场周边明争暗斗,小规模冲突已发生数起,死伤数十人,地方官府无力调停,只能紧急上报。

江南织造市场,因水力纺车的推广,旧有格局被打破。采用新技术的织坊迅速扩张,挤压传统织坊的生存空间。破产织工聚集闹事,被背后不同势力支持的织坊之间也爆发了械斗,丝绸之府上空弥漫着紧张与血腥的气息。

资源,尤其是关乎“天工”发展的关键资源,成为了点燃战火的第一根引信。

征兆之二:信任的彻底崩塌与内部清洗

猜忌如同瘟疫般蔓延。

漕帮内部,少帮主虽赢得正统,但副帮主一系的残余势力仍在暗中活动。一则关于“少帮主欲将漕帮献给朝廷以换取官身”的流言(源自慕容复投放的“毒饵”)悄然传播,引发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导致数名中层骨干带队出走,漕帮实力受损。

嵩山派内,左冷禅借清理“与魔教有染者”之名,大肆排除异己,数名对其激进策略提出质疑的师弟及其门人弟子被废去武功或逐出师门,派内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甚至连一向团结的丐帮,也因净衣、污衣两派在如何应对当前局势上意见相左而产生了裂痕。帮主虽竭力调和,但隔阂已生。

内部的不稳,极大地削弱了各方势力应对危机的能力。

征兆之三:边境摩擦的升级与军事调动

北方边境,蒙古骑兵的小股骚扰逐渐演变成有组织的试探性进攻。他们似乎嗅到了中原内部的不稳定,侵扰频率和规模都在增加。

边军将领频频向朝廷求援,要求增派兵力、补充粮饷。然而,朝廷内部对于优先应对江湖乱局还是边患,争论不休,援军与物资迟迟未能到位。甚至有传言,部分边军将领因对朝廷失望,开始与某些“慷慨”的江湖势力进行秘密接触。

战争的阴云,不再仅仅笼罩襄阳一城,而是开始向整个北部边境蔓延。

征兆之四:民心的浮动与底层动荡

连年的江湖纷争、势力倾轧,加之“天工”推广初期带来的社会阵痛(如工匠失业、传统行业受冲击),使得底层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盗匪蜂起,流民增多,许多地方已现乱象。

一则“星宿老仙,法力无边,信老仙,得饱暖”的荒谬口号,竟在某个受灾的州县吸引了大量饥民,丁春秋趁机扩张势力,气焰嚣张。

民心的流失,是王朝根基动摇的最直接体现。失去了百姓的拥护,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正道,都如同无根之萍。

征兆之五:不可预测的“变数”活跃

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一些原本处于边缘或隐匿状态的“变数”开始变得更加活跃。

西域白驼山,欧阳锋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中原与西域的交界地带,其目标似乎直指《九阴真经》或其相关线索。

如同跗骨之蛆的星宿派,在丁春秋的带领下,四处煽风点火,趁乱掠夺资源,其行事愈发无所顾忌。

还有一些不隶属于任何已知大势力的神秘高手,也开始在各地现身,他们的目的不明,但每一次出现,往往伴随着腥风血雨或重要物品的易主。

这些“变数”的存在,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难以预测。

整个天下,仿佛一个充满了易燃易爆气体的巨大容器,只差一颗火星,便能引发席卷一切的爆炸。朝廷的制衡策略渐显疲态,慕容复的野心加速膨胀,正道联盟疲于应付,襄阳孤悬…平衡,已然摇摇欲坠。

苏哲清晰地感知到,那代表着“冲突”、“绝望”、“疯狂”与“毁灭”的意念能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汇聚,如同暴风雨前不断降低的气压,令人窒息。

“临界点…就要到了。”他喃喃自语,目光投向了那决定性的、即将落下的一子。

---

第九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