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进入第四日,战争的残酷已不足以形容襄阳的境况。这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无情地碾碎着一切投入其中的生命。
一、瘟疫的阴影
尸体,无处不在。城上城下,街头巷尾,甚至水井旁,都堆积着来不及处理的阵亡者。春日的暖阳加速了腐败,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恶臭,成群的黑鸦在天空盘旋,发出不祥的啼叫。
最先出现异常的是伤员。许多本不致命的伤口开始红肿、流脓,发出难闻的气味,高烧不退者在痛苦的呻吟中迅速走向死亡。随后,连一些健康的士兵和百姓也开始出现腹泻、呕吐、高热等症状。
“是瘟疫!”随军的郎中做出了绝望的诊断。
在卫生条件极度恶劣的围城环境中,瘟疫的爆发几乎是必然的。这无形无影的敌人,比城外的元军更加可怕。它不分敌我,无情地侵蚀着守军最后的战斗力。
黄蓉强撑着疲惫的身躯,组织所有能动弹的人,焚烧石灰,掩埋尸体,试图隔离病患。但资源匮乏,人手不足,效果微乎其微。恐慌如同瘟疫本身,在幸存者中蔓延。绝望的气息,比硝烟更加浓重。
二、最后的精锐
阿里海牙也察觉到了城内守军力量的急剧衰减和瘟疫的爆发。他决定投入手中最后的、也是最强的力量——那一万名养精蓄锐已久的蒙古探马赤军,发起决定性的总攻。
目标,直指守军核心指挥所在的州府衙门!
“长生天的勇士们!”阿里海牙亲自为这些精锐饯行,“攻破州府,活捉郭靖黄蓉者,赏万金,封千户!怯战不前者,立斩!”
重赏与严刑之下,探马赤军爆发出惊人的凶悍。他们身披重甲,手持弯刀利斧,如同钢铁洪流,向着州府衙门发起了疯狂的冲击。这些来自草原的战士,擅长野战,但在狭窄的街巷中,其个人的勇武和严密的阵型同样可怕。
“挡住他们!”郭靖怒吼着,亲自率领着身边最后还能战斗的亲兵和江湖好手,迎了上去。
这是真正的精锐对决!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刚猛无匹,每一掌拍出,都有元军甲士筋断骨折倒飞出去。但他毕竟是人,连日鏖战,内力与体力消耗巨大,掌风已不复全盛时期的威力。
他身边的亲兵和江湖好手也个个拼命,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一名丐帮八袋长老挥舞铁杖,连毙数名元军后,被数把弯刀同时砍中,壮烈牺牲。一名来自大理段氏的家将,一阳指力洞穿敌人咽喉后,力竭被乱箭射成刺猬。
每倒下一名守军,防线就薄弱一分。元军如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 relentlessly 冲击着这最后的壁垒。
三、油尽灯枯
州府衙门的防线,在绝对优势兵力的猛攻下,不断被压缩。守军被迫退入衙门内部,依托庭院、厅堂进行最后的抵抗。
郭靖身上已添了数道伤口,鲜血染红了战袍,呼吸粗重。黄蓉手持打狗棒,护在他身侧,脸色苍白,显然也已是强弩之末。
箭矢早已用尽,滚木擂石成了笑话,连“燃烧之水”也一滴不剩。他们能依靠的,只剩下手中的兵刃和必死的决心。
“蓉儿…看来,我们今日要一同葬在此处了。”郭靖挡开劈来的一刀,喘着气对黄蓉说道。
黄蓉脸上却露出一丝奇异的、温柔的笑容:“能和靖哥哥死在一起,蓉儿不怕。”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元军后方传来一阵极其混乱的骚动!喊杀声、惨叫声、以及一种…从未听过的、沉闷而连续的轰鸣声,从南城方向传来!
“怎么回事?!”阿里海牙又惊又怒。
一名浑身是血的传令兵连滚爬爬地冲过来,脸上充满了惊恐:“都元帅!不好了!南…南城!吴军…吴军大队人马杀进来了!他们有一种…一种会喷火的铁管子(原始火铳雏形),我们根本挡不住!”
四、意外的援军
慕容复,终究还是来了!
他并未亲自前来,但派来了他麾下最信任的大将邓百川,以及一支由吴军最精锐的“神机营”和重甲步兵组成的援军,人数约五千。这支生力军,在吕文于淮西成功牵制住元军主力的掩护下,乘坐快船,出其不意地从南城水门方向,发动了猛烈的突击!
而所谓的“会喷火的铁管子”,正是公冶乾“天工坊”在火药应用上的最新,也是最危险的成果——一批极其原始、射程近、装填慢、且随时可能炸膛的火门枪!虽然缺陷极大,但在近距离巷战中,那瞬间的轰鸣、火光和喷射出的碎铁砂,对于从未见过此等武器的元军来说,造成的心理震撼和实际杀伤,都是巨大的!
邓百川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如同猛虎下山。养精蓄锐的吴军精锐,与疲惫不堪、且突遭背后袭击的元军,高下立判!
已经攻到州府衙门眼前的探马赤军,听到后方大乱,军心瞬间动摇。攻势为之一滞。
郭靖和黄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处逢生的难以置信。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不知是谁率先喊了出来。
这声音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间点燃了所有残存守军最后的勇气!
“杀出去!接应援军!”郭靖用尽最后的力气,发出了反击的怒吼!
绝境中的襄阳,竟然在即将陷落的最后一刻,看到了一丝逆转的曙光!
---
(第11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