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山河劫之青云志 > 第69章 书斋密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连日来的深度潜伏,让苏逸如同绷紧的弓弦,不敢有片刻松懈。对外,他是那个风姿隽秀、才学出众的江南士子苏慕言,积极参与文会,与同道谈诗论文,一切如常。对内,他与林羽、白芷时刻警惕着相府可能到来的雷霆一击,每一丝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他们的心悬到嗓子眼。

就在这内外交困、心神俱疲之际,慕容瑶的邀约再次不期而至。这一次,并非在宫外的敞轩,而是在她位于宫内的一处小书斋。名义上,是请苏逸品鉴一幅前朝名家的《雪竹寒禽图》。

踏入这间充满书卷气息的雅致小斋,苏逸的心绪复杂难言。一方面,他渴望见到那个能给他带来一丝慰藉与理解的女子;另一方面,他又恐惧于这份接近,恐其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更恐自己在她清澈的目光下无所遁形。

慕容瑶今日穿着一身淡雅的月白宫装,未施粉黛,却更显清丽脱俗。她屏退了左右,书斋内只剩下他们二人,以及袅袅升起的檀香。

她并未立刻展示画作,而是亲自为苏逸斟了一杯热茶,动作优雅从容。然而,她开口的第一句话,却让苏逸端茶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颤。

“苏公子,”慕容瑶抬起眼眸,那目光不再是平日里的欣赏与温和,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几乎能穿透人心的探究,“近日见你,虽在文会上依旧谈笑风生,佳作频出,但眉宇间似有郁结之气,眼神深处……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沉重与疲惫。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苏逸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要撞破胸腔。他下意识地垂下眼睑,避开那过于锐利的视线,强自镇定道:“殿下多虑了。或许是临近春闱,学生心中忐忑,加之苦读劳累,故而显得有些精神不济。”

“是么?”慕容瑶轻轻反问,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可我观公子,并非那等因区区科场得失便忧心忡忡之人。那日敞轩论道,公子心怀天下,风骨卓然,何等气魄?如今这般压抑隐忍,倒像是……身负枷锁,步履维艰。”

她微微倾身,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近乎推心置腹的诚恳:“苏公子,瑶光虽久居深宫,却也并非不谙世事。这京城看似繁华,实则步步危机。你孤身在此,若真有何难言之隐,或需助力之处……”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紧紧锁住苏逸,一字一句道:“瑶光愿以真心相托,信你绝非奸恶之辈。无论你背负何种过往,所求为何,只要于国于民无愧,瑶光……愿尽绵薄之力。”

这番话,比上一次在敞轩时更为直接,几乎已经挑明了她知晓苏逸身负秘密,并且无条件地选择了信任与支持。

苏逸的内心如同掀起了惊涛骇浪。感动如暖流,瞬间涌遍四肢百骸,几乎要融化他冰封的心防。在这孤立无援的境地,能得到一位尊贵公主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承诺,是何其珍贵!他几乎想要将满腹的冤屈、刻骨的仇恨、所有的谋划全盘托出。

然而,理智如同冰冷的枷锁,瞬间勒紧了他的喉咙。秦嵩那张阴鸷的脸、苏府冲天的火光、亲人惨死的景象一一在眼前闪过。不能!绝不能!慕容瑶的善意是真的,但皇宫内外,秦嵩的眼线无处不在!一旦秘密泄露,不仅自己立刻死无葬身之地,更会连累慕容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怎能因一己之私,将这片黑暗中唯一的光也拖入泥沼?

他的脸色微微发白,指尖在袖中用力掐入掌心,用疼痛维持着最后的清醒。他抬起头,迎上慕容瑶期待而真诚的目光,努力挤出一个感激却又充满无奈与挣扎的笑容,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殿下……殿下厚爱,学生……学生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殿下洞察入微,学生……学生确实心中有些许块垒,乃家中旧事,不便与人言说。然学生深知,如今唯有潜心向学,凭借科场堂堂正正之道,方是立身之本,亦是……了却心愿之途。殿下信重,学生感激涕零,然实在不敢因私废公,更不敢劳烦殿下为学生琐事费心。”

他再次选择了回避,将一切归结于“家中旧事”和“科场正道”,委婉而坚定地推开了慕容瑶递来的援手。

慕容瑶静静地看了他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了然与心疼。她看得出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那强装镇定的外表下,是何种的惊涛骇浪。她不再逼迫,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温和:

“既然公子心意已决,瑶光不便强求。只是望公子记得,此话永远作数。若有一日,公子觉得可以信赖瑶光,我始终在此。”

她转身取来那幅《雪竹寒禽图》,缓缓展开,指向画中在冰雪中依然挺立、眼神锐利的禽鸟,轻声道:“望公子能如这寒禽,耐得住风雪,守得住本心。”

苏逸凝视着画中之鸟,心中百感交集,只能深深一揖:“谨记殿下教诲。”

书斋密语,虽未揭开真相,却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在信任与回避、理解与挣扎中,变得更加微妙而深刻。苏逸内心的枷锁,似乎因这份理解而轻了一分,却又因无法回应而重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