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山河劫之青云志 > 第94章 考场风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弘治二十七年的春闱会试,并未因京城的暗流涌动而推迟,依旧在万众瞩目下如期举行。贡院街一带早已被清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甲胄鲜明的禁军肃立,气氛庄重而肃杀。各地举子们怀揣着梦想与忐忑,在晨曦微光中排成长龙,接受着极其严苛的搜检,依次步入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号舍。

明德书院僻静的斋舍内,苏逸临窗而立,遥望贡院方向。那里曾是他梦想的战场,是他准备用以堂堂正正踏入朝堂、践行父亲遗志的阶梯。如今,他却只能作为一个隐匿于暗处的旁观者,心中不免涌起一股难言的复杂情绪,有遗憾,有愤懑,但更多的,是一种洞悉黑幕后的冷静与坚定。

“科举取士,本为国选贤,如今却成了权奸笼络党羽、敛财鬻爵的工具。”苏逸收回目光,语气沉静,“我们不能入场,但绝不能让他们如此肆无忌惮。”

行动早已部署。宫内,慕容瑶借着“关心抡才大典”的名义,在开考当日便到了离贡院不远的一处宫观,名为祈福,实则利用这个相对便利的位置,通过可靠的内侍,留意着贡院外围的动静,尤其是与秦党往来密切的官员、以及那些行迹可疑的杂役人员的异常举动。

宫外,苏逸与林羽则冒险离开了明德书院,利用慕容瑶提前弄到的、可以有限度通行某些区域的临时令牌(借口为书院整理典籍需查证资料),在贡院周边几条允许通行的街巷间徘徊。他们伪装成普通的书生或市民,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一切。

很快,异常情况便陆续被发现并汇总:

林羽注意到,开考前一个时辰,几辆标记着某家着名文房商号、但车辙印痕明显过深的马车,在持有特殊通行符牌的情况下,径直驶入了贡院侧门,卸下的除了笔墨纸砚,似乎还有几个密封严实、形制特殊的木箱,由专人接手,直接送往内帘方向(考官居住和阅卷之所)。

苏逸则混在贡院外等候的人群中,听到几个似乎是来自江西的士子低声抱怨,他们之中一个名叫李贽的同乡,平日文采平平,此次却胸有成竹,甚至扬言“必中”,且其仆从曾与礼部某位员外郎的家仆在考前秘密接触。

更明显的是,在考试进行到下午时,一名小吏模样的人匆匆从贡院角门而出,将一个小竹筒交给等候在外的另一人,那人接过便迅速钻入小巷。林羽悄然尾随一段,确认其最终进入了秦嵩另一位门生、光禄寺少卿赵永的府邸后门。

慕容瑶那边也传来消息:她安排在贡院外围观察的内侍发现,负责此次贡院外围部分治安的一名巡城司副将,与青衣帮的一个小头目在考试期间于附近茶楼有过短暂会面。

一条条看似零碎的信息,被迅速传递回明德书院,由白芷仔细记录、整理。苏逸与林羽在外围不断变换位置,规避巡逻兵丁,尽可能多地捕捉这些隐藏在正常秩序下的暗流。

他们无法拿到考场内直接舞弊的证据,但这些围绕在贡院周围的异常人物往来、秘密交接、以及秦党成员与帮派、小吏的暗中勾连,都如同拼图的一块块碎片,指向一个精心策划、内外勾结的科举舞弊网络。苏逸知道,只要将这些线索与慕容瑶正在宫内搜集的、关于赵元培等人受贿卖题的证据结合起来,即便无法立刻扳倒秦嵩,也足以在关键时刻,给予其党羽沉重一击。

考场之内,士子们正在奋笔疾书,为前程拼搏;考场之外,一场关乎公平与正义的无声较量,也在紧张地进行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