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扶苏已死,秦匠当立 > 第121章 三面烽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梦泽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又被骤然点燃。北面,共敖大军重整旗鼓,步骑混杂,如同缓慢移动的钢铁丛林,带着比上次更甚的压迫感,再次逼近防线;南面,苍梧部两千余百越勇士,如同山林间的鬼魅,利用对地形的熟悉,避开正面,沿着崎岖小径快速穿插,其前锋斥候已与云梦泽南境的巡逻队发生了数次小规模接触,毒矢与弩箭在密林间交错,留下了数具尸体和弥漫的血腥气。

真正的三面合围,已然成形!

内部,粮食配给令已下,原本稍见恢复的市集再次冷清,家家户户囤积起有限的粮食,气氛肃杀。所有青壮,无论之前是工匠、农夫还是渔夫,只要拿得动兵刃,都被编入守城序列,在惊蛰留下的副将和各级军官带领下,熟悉着分配给自己的防御区域和简单的号令。妇孺老弱则被组织起来,负责搬运守城物资、照料伤员、制作军粮。整个云梦泽,如同一张拉满的强弓,弦丝紧绷,蓄势待发。

苏轶(扶苏)坐镇中枢,面前的沙盘上,代表敌军的三色小旗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如同毒蛇般指向云梦泽的核心区域。压力如山,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种置身绝境后的释然与决绝。

“北线,依托现有工事,层层阻击,消耗其兵力锐气。弩炮集中使用,专打其攻城器械与密集队形。告诉前线将士,一步不退!”苏轶的声音在议事堂内回荡,清晰而坚定。

“南线,惊蛰将军已率精锐前往阻截。苍梧部虽悍勇,然不习阵战,倚仗山林地利与毒矢。令惊蛰不必寻求决战,利用险隘,多设伏兵疑阵,以弓弩远射为主,迟滞其进军速度,耗其锐气与粮草。必要时,可焚林阻路!”

“西面……”苏轶的目光扫过代表吴芮势力的那面小旗,眼神微眯,“吴芮依旧按兵不动,但其态度至关重要。青梧先生,之前让你散播的消息,效果如何?”

青梧立刻回道:“回主公,消息已通过商旅、流民等渠道散出。共敖勾结百越、引外族入寇之事,已在周边地域引起不少非议,尤其是一些士人儒生,对此颇为不齿。关于衡山王……虽无确凿证据,但‘纵容’、‘默许’的传言也已起,对其声誉有所影响。据报,吴芮营中近日亦加强了戒备,似在观望风色。”

“不够。”苏轶摇头,“压力还不够大。要让他觉得,再作壁上观,不仅无利可图,反而会引火烧身,损其‘贤王’之名,甚至可能失去对江淮之地的影响力。”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果决:“以我的名义,修书一封,直送吴芮大营!”

众人皆是一怔。在此危急关头,主公竟要亲自写信给那老狐狸?

苏轶不理众人疑惑,径直口述,由书记官记录:

“衡山王殿下钧鉴:敖恃强凌弱,引百越悍族,戮我同胞,其行径类豺狼,人神共愤。云梦泽上下,为存社稷薪火,护一方黎庶,唯有效死力战,玉石俱焚而已。殿下坐拥强兵,毗邻而观,若坐视敖等肆虐,异日豺狼饱食,其锋必转于王。届时,殿下纵欲独善,岂可得乎?轶不才,愿与泽内军民,为殿下阻豺狼于境外,流尽最后一滴血。然泽若破,江淮技艺传承断绝,殿下所得,不过焦土一片,与项王、汉王处,又当如何自处?望殿下三思,明示其志。苏轶顿首。”

信中,苏轶将云梦泽定位为抵御共敖和百越的屏障,将吴芮的利益与云梦泽的存亡捆绑在一起。既点明其坐视不管的后患,又以技艺传承和未来在项羽、刘邦之间的立场为筹码,软硬兼施,逼其表态。

“主公,此信是否过于……直白?”青梧有些担忧。如此近乎指责与胁迫的言辞,恐会激怒吴芮。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苏轶语气平静,“吴芮是聪明人,聪明人算计利弊。我要让他明白,继续摇摆的成本,已经高到他无法承受。”

信使带着这封措辞强硬的信函,快马加鞭赶往吴芮大营。

与此同时,南北两线的战火已然点燃。

北线,共敖显然吸取了上次教训,不再进行无谓的散兵冲锋,而是以密集的盾阵缓缓推进,后方高大的楼车上,弓弩手不断向云梦泽防线倾泻箭雨,压制守军。数十架临时赶制的简陋冲车和攻城槌,在步卒的推动下,如同移动的堡垒,缓缓靠近壁垒。

“稳住!放近再打!”前线将领嘶吼着。

当共敖军的盾阵进入弩炮最佳射程时,隐藏在壁垒后的五架青铜弩炮同时发出怒吼!粗大的弩箭带着凄厉的呼啸,如同死神的镰刀,狠狠撞入盾阵!

“轰!”“咔嚓!”

木屑与血肉横飞,坚实的盾阵瞬间被撕开数个缺口,惨叫声响成一片。但共敖军似乎早有准备,后续部队立刻补上,攻势虽缓,却未停止。更多的箭矢从楼车上射下,压制得守军抬不起头。

南线,惊蛰选择的伏击点是一处名为“一线天”的险要峡谷。苍梧部的先锋数百人毫无防备地涌入峡谷,随即遭到了来自两侧山崖的致命打击。改良后的蹶张连弩射速极快,箭雨密集,淬毒的弩箭更是见血封喉。滚木礌石轰然落下,砸得百越勇士人仰马翻。

苍梧部首领又惊又怒,指挥部队试图强攻山崖,但山势陡峭,云梦泽守军占据地利,弓弩犀利,几次冲锋都被击退,在峡谷口丢下了近百具尸体。战事暂时陷入了僵持,但惊蛰知道,这只是开始,苍梧部主力尚未完全进入伏击圈,而对方的山林作战能力不容小觑。

就在南北两线激战正酣之时,吴芮大营终于有了动静。

并非大军出动,而是一支不过百人的骑兵队伍,护卫着吴芮的一名心腹谋士,来到了云梦泽西线防区之外,要求面见苏轶。

苏轶闻报,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鱼儿,终于要咬钩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对堂内众人道:“我去会会这位衡山王的使者。尔等各司其职,稳住战线。”

他倒要看看,在他这封近乎最后通牒的信函,以及云梦泽军民展现出的决死意志面前,吴芮这只老狐狸,究竟会作何抉择。是继续隔岸观火,还是……不得不下场,在这三面烽烟中,选择一个立场?

云梦泽的命运天平,似乎随着这名使者的到来,开始了微妙的倾斜。但最终的砝码,仍需用血与火来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