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 第79章 被逼娶冰山妻(7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政的诏书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朝野内外激起千层浪。以林文正为首的清流官员和北境系将领全力推行,雷厉风行。武选司在各军镇迅速设立,无数寒门子弟摩拳擦掌;吏部与都察院的审查让不少尸位素餐的官员寝食难安;减免赋税的消息则让底层百姓看到了希望。

然而,阳光越是炽烈,阴影便越是浓重。

深夜,京城西郊一处废弃的砖窑内。

几点昏黄的油灯在窑洞深处摇曳,映出几张神色阴沉的面孔。这些人衣着普通,看似商贾或落魄文人,但眼神中的精光与举手投足间的气度,却绝非寻常百姓。

“赵珩小儿,下手太狠!”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咬牙切齿,“武选一动,我们各家在军中的子侄后路何在?吏部清查,更是要断我们根基!”

另一名胖商人模样的男子压低声音:“江南那边传来消息,几家海商和盐枭对漕运新政极为不满,赋税减免动了他们的钱袋子。他们愿意出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手势,“支持我们‘拨乱反正’。”

“西陲的镇西王,态度暧昧,似乎对赵珩如此强势也有所不满。”第三人接口道,“或许可以联络。”

为首者,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穿着半旧绸衫,一直闭目养神,此刻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赵珩倚仗北境蛮兵,推行暴政,倒行逆施,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我等世受国恩,岂能坐视?”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宫中传来消息,太后对赵珩处理赵瑞的手段,颇有微词……觉得过于严苛,不顾宗室情分。”

此言一出,窑洞内几人眼睛皆是一亮。太后虽非赵珩生母,但毕竟是先帝正宫,若能加以利用……

“还有一事,”那胖商人补充道,“北狄左贤王派了密使,已到京郊。”

“北狄?”山羊胡男子一惊,“与虎谋皮,恐遭反噬!”

老者冷哼一声:“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赵珩能借北境之力清君侧,我们为何不能借外力清君侧?只要许以重利,暂时合作,待事成之后……”他眼中寒光一闪,未尽之语,不言自明。

“当务之急,是联络各方,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老者总结道,“赵珩新政,看似凶猛,实则根基未稳。武选触动军心,吏治引发官怨,减税虽得民心,却损及国库与豪强……只要我们暗中推动,让这些矛盾爆发出来,便是我们的机会!”

“另外,”他看向其中一人,“想办法在民间散播流言,就说赵珩弑兄(指赵琅)逼宫,得位不正,其推行新政,乃是收买人心,意图掩盖其篡逆之实!”

“明白!”

密议持续到后半夜,几人方才悄无声息地散去,如同滴入夜色的墨点,迅速消失不见。

几乎与此同时,皇宫深处,慈宁宫。

太后斜倚在软榻上,面色依旧有些苍白,显然尚未从之前的惊吓中完全恢复。她看着面前恭敬侍立的赵珩,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皇帝……监国近日操劳国事,也要注意身子。”

她刻意避开了“珩儿”这个称呼。

赵珩神色平静:“劳母后挂心,儿臣省得。”

太后叹了口气,似是随意道:“瑞儿那孩子……虽说他父亲罪大恶极,但他终究是皇家血脉,年少无知。圈禁宗人府,是否太过……听闻那里清苦得很。”

赵珩眼帘微垂,心中了然。太后这是在为赵瑞求情,或许也是对他权力的一种试探。他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母后,赵瑞虽未直接参与逆谋,但身为逆首之子,享其荣华,难辞其咎。圈禁宗人府,已是儿臣念在宗室情分,法外开恩。若轻易赦免,恐难以服众,亦对不起罹难的父皇与将士。”

太后闻言,脸色微僵,沉默片刻,才淡淡道:“监国思虑周全,是哀家多言了。”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入内,在赵珩耳边低语几句。赵珩眼神微动,对太后道:“母后好生休养,儿臣尚有政务处理,先行告退。”

离开慈宁宫,赵珩的脸色沉了下来。小太监禀报的,正是影卫刚刚截获的、关于西郊砖窑密会以及北狄密使入京的零碎信息。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足以证明,暗处的敌人已经开始串联了。

“果然按捺不住了。”赵珩冷笑。他对此并不意外,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更何况他如此大刀阔斧。

他回到处理政务的偏殿,沈芷萱已等在殿内。

“查到了?”赵珩直接问道。

沈芷萱点头:“参与密会者,有前吏部侍郎孙谨的管家,有江南盐商在京的代理人,还有几个与各地藩王往来密切的清客。为首老者,疑似是致仕多年的前太傅,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她递上一份名单,“北狄密使落脚在京西的永平客栈,伪装成皮货商人。”

“前太傅……江南盐商……北狄……”赵珩看着名单,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真是蛇鼠一窝。”

“他们意在搅乱局势,伺机而动。”沈芷萱道,“是否要动手清除?”

赵珩沉吟片刻,摇了摇头:“现在动手,只能抓到些小鱼小虾,反而打草惊蛇。让他们动,让他们联络。我们要看的,是他们背后到底还有哪些人,想做什么。”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光:“盯紧他们,尤其是与宫中、与各地藩王的联系。另外,加派人手,监控太后的慈宁宫,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回报。”

“是。”

“还有,”赵珩看向沈芷萱,“新政推行,民间舆情至关重要。让影卫注意引导,绝不能让那些污蔑之词混淆视听。”

“明白。”

沈芷萱领命离去。赵珩独自站在殿中,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京城的光复与新政的颁布,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较量,从此刻起,才算是正式登场。明处,他要推行新政,稳固统治;暗处,他要与这些盘根错节的旧势力、乃至外敌,进行一场不见硝烟却更为凶险的战争。

他拿起朱笔,继续批阅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章。灯光将他的身影拉长,坚定而孤独。这条帝王之路,注定布满荆棘,而他,已无路可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