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 第82章 被逼娶冰山妻(8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州码头的血案,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瞬间引爆了朝野。江南粮商勾结盐枭、暴力抗税、打伤税吏的消息传开,清流官员愤慨,百姓哗然,而暗处的既得利益者们则屏息观望,想看看这位年轻的监国亲王,敢不敢对盘根错节的江南势力动真格。

赵珩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没有给任何人转圜的余地。刑部、户部、都察院三司组成的联合办案组,持监国手谕,以雷霆之势进驻通州。所有涉案粮船被扣,相关人等一律锁拿,严刑审讯。顺藤摸瓜之下,不仅揪出了隐藏在背后的几名江南大盐枭,更牵扯出漕运衙门内部数名收受巨额贿赂、为其保驾护航的官员。

“查!一查到底!”赵珩在紫宸殿上,面对几位前来为江南势力说情、暗示“水至清则无鱼”的老臣,毫不留情地驳斥,“漕运乃国脉,贪腐横行至此,与蛀虫何异?莫非诸位要朕坐视国脉被蛀空吗?!”

他直接将案件定性为“侵蚀国本”,堵住了所有求情者的嘴。最终,三名漕运司官员被问斩,家产抄没;涉案最深的江南巨贾被处以极刑,家眷流放;其余从犯或流或徙,无一宽贷。同时,赵珩借此机会,对漕运衙门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整顿,撤换了一批官员,并颁布了更为严格的漕运监管条例。

这一系列铁腕举措,如同在北方的寒风中又添了一层凛冽,让所有心怀侥幸的官员和商贾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监国亲王的手段,比他们想象的更为酷烈,也更为果决。

几乎在通州案尘埃落定的同时,针对西陲镇西王赵戬的回应也送达了西陲。朝廷准予增拨部分粮饷,并嘉奖其忠勇,但对于“临机专断之权”的请求,则予以明确拒绝,诏书中重申了边将职权范围,要求其“恪守臣节,谨遵朝廷号令”。

这份恩威并施的诏书,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蠢蠢欲动的镇西王头上。他既得到了部分实惠,又感受到了朝廷的警惕与强硬。据影卫回报,镇西王接到诏书后,在其王府内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加强边境巡防,但暂时未见其他异动。这一潜在的威胁,被暂时压制了下去。

而宗人府那边,沈芷萱亲自负责的审讯也有了突破。那名被收买的采办太监受不住影卫的手段,很快招供。指使他的人,并非直接来自慈宁宫,而是通过几层转手,最终指向了……已被废为庶人、圈禁在府的前裕亲王党羽,一个试图通过“献媚”新主(指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野心家)来换取自身前程的小角色。

这个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赵珩下令将这名党羽及其相关人等秘密处决,并未深究其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黑手。他暂时还需要维持朝局的稳定,不宜在此时掀起太大的波澜。但经此一事,他对宫廷内部的掌控更为严密,慈宁宫的用度也被纳入了更严格的监控范围。

接连几件事的处理,赵珩都展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符的老练与狠辣。该强硬时毫不手软,该怀柔时给予实惠,该果断时绝不拖泥带水。朝野上下,原本还有些观望和轻视的心思,此刻都收敛了起来。这位从北境血火中杀出来的监国亲王,绝非易与之辈。

然而,赵珩并未因此而有丝毫松懈。他知道,表面的顺从之下,是更深的忌惮与怨恨。江南势力受此重创,绝不会善罢甘休;镇西王虽暂时蛰伏,但其野心未泯;朝中那些利益受损的官员,更是暗怀鬼胎。

“他们在等一个机会。”沈芷萱在汇报北狄密使与江南商人秘密交易的最新进展时,冷静地指出,“等一个能让他们联合起来,给予我们致命一击的机会。”

赵珩站在窗前,望着宫城外连绵的屋宇,目光锐利:“那就让他们等。在他们找到机会之前,我们要把根基打得更牢。”

他转身,看向沈芷萱:“武选进行得如何了?”

“北境、西北大部已完成初选,成效显着,寒门军官士气高昂。但江南、西南等地,阻力依然不小,地方将门阳奉阴违。”

“加快速度!着兵部派出钦差,持尚方剑,巡视各地武选!遇有阻挠者,四品以下官员武将,可先斩后奏!”赵珩语气森然。他必须尽快将军队,尤其是地方军队的指挥权,牢牢掌握在忠于新政、忠于自己的人手中。

“吏治清查呢?”

“京官已初步核查完毕,罢黜、降职者二十七人。地方……牵扯太广,恐引发动荡。”

“查!”赵珩毫不犹豫,“乱世用重典!此时不查,待其坐大,尾大不掉!告诉林阁老,放手去做,天塌下来,有朕顶着!”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扫清旧弊,打造一个能够支撑他宏图伟业的新朝堂。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与反抗,但他别无选择。

雷霆手段,方显菩萨心肠。为了大周的长治久安,为了他心中那个海晏河清的理想,他必须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而所有的暗流与阴谋,都将在帝国战车滚滚向前的车轮下,被碾得粉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