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张官营后,靖安哨的行军速度明显加快。

陈远深知延误军期的后果,更清楚身后南阳的麻烦并未彻底摆脱。队伍不再刻意隐蔽行踪,而是沿着官道疾行,打出湘军旗号,遇城不入,遇卡亮明身份文书,直奔鄂豫边界。

林素问被安置在队伍中间,由一名心细的老兵照料。她依旧虚弱,大部分时间伏在马背上,用意志力强撑着。但每当队伍停下短暂休整,她都会示意陈远靠近,用沙哑的声音提供关键信息。

“前面…是武胜关支脉,山道…有三条。走西边那条,虽然绕远…但避开了一处险滩,长毛…去年在那里伏击过官兵。”

“下一个集镇…不能取水,上游…有瘴疠,去年死过整哨的人。”

她的情报精准得令人心惊。陈远依言而行,果然避开了几处潜在的麻烦。这份价值,开始让最初对带上这个“累赘”有所微词的李铁柱等人闭上了嘴。

五日后,队伍抵达鄂豫边界的最后一道关口——黑虎隘。

隘口守军是当地的绿营兵,戒备森严。带队的把总验看张把总开具的文书时,眼神闪烁,盘问良久,尤其对队伍里多出来的、面色苍白的“林小哥”格外关注。

“陈哨官,不是兄弟为难你,如今这形势,奸细遍地…你这多出来的人,来历不明,兄弟我不好交代啊。”把总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手指在文书上轻轻敲着。

陈远心中冷笑,知道这是索要好处。他面色一沉,手按刀柄,上前一步,声音带着湘军精锐特有的倨傲与不容置疑:“此乃我军机要务,耽误了张把总的军令,这责任你担待得起?要不要我立刻修书一封,请张大人亲自来跟你解释?”

那黑虎隘的把总被他气势所慑,又瞥见后方靖安哨士兵虽然风尘仆仆却眼神锐利,显然不是善茬,顿时气短。他讪讪地笑了笑,不敢再深究“林小哥”的身份,挥手示意放行。

顺利通过隘口,走出很远,李铁柱才忍不住低声道:“大人,还是您有办法。”

陈远面无表情。他清楚,这只是开始。

进入湖北地界,战争的痕迹开始触目惊心。

废弃的村落越来越多,田野荒芜,路边时常可见来不及掩埋的尸骸,被乌鸦野狗啃食得不成形状。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腐臭和硝烟味。

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王五派出的斥候回报,前方已经出现小股太平军游骑活动的踪迹。

这天傍晚,队伍在一个刚被焚毁不久的村子里扎营。残垣断壁间,焦糊味刺鼻。士兵们沉默地清理出一块地方,埋锅造饭,气氛压抑。

陈远正与王五、李铁柱围着简陋的舆图商讨路线,林素问扶着墙壁,慢慢走了过来。她的脸色在暮色中显得更加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不能再往前走了。”她指着舆图上一条标识为主官道的位置,“按日程和用兵常理推断,陈玉成的先锋…应该已经穿插到了这个位置。你们现在过去,是自投罗网。”

陈远眉头紧锁:“但这是通往武昌的必经之路,张把总的主力很可能就在这个方向。”

“张把总…”林素问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他若聪明,此刻绝不会走这条官道。陈玉成用兵,最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官道两侧,怕是早已布好了口袋。”

她纤细的手指在舆图上划出一条弧线,指向西南方一片看似无路的山区:“走这里。虽然难行,但能绕到官道守军的侧后。如果…如果张大人主力尚在,并且没有一头扎进口袋里,你们或许能在这一带…”她的指尖点在一个名为“野三关”的地方,“找到他们。”

陈远盯着那条迂回路线,心中急速权衡。林素问的判断与他基于历史知识的推测不谋而合。陈玉成西征,目的就是解安庆之围,势必会全力阻击各路援军。

信任她,意味着要冒险进入陌生险峻的山区,可能延误时间。

不信她,沿着官道走下去,很可能一头撞上太平军主力,靖安哨这点人马顷刻间便会飞灰湮灭。

“传令!”陈远抬起头,眼神已然坚定,“改变路线,明日天亮,进入山区,向野三关方向迂回!”

夜色渐深,营地寂静下来,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不知名野兽的嚎叫。

陈远巡完营,看到林素问独自一人坐在一截烧焦的房梁上,望着东南方向——那是安庆的方向,默然出神。清冷的月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单薄而孤寂的轮廓。

他走了过去,将水囊递给她。

林素问回过神,接过水囊,低声道:“谢谢。”

“在想什么?”陈远在她身旁坐下。

“没什么。”林素问沉默片刻,却还是开了口,声音轻得像梦呓,“只是觉得…这乱世,毁掉的东西,太多了。”

陈远没有接话。他知道,她说的不仅仅是这些被焚毁的村庄。

“陈哨官,”她忽然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你带着靖安哨,投身湘军,是为了什么?功名利禄?封妻荫子?”

陈远迎着她的目光,夜色掩盖了他眼底深处的波澜。他缓缓道:“为了…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

这个答案,似乎有些出乎林素问的意料,又似乎在她意料之中。她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问,重新将目光投向远方无尽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