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并未因谭宗亮受抚而消散,反而如同江南梅雨季的潮气,无孔不入地渗透进袁州的每一个角落。

最先察觉到异样的,是撒在外面的眼睛——王五和他手下的斥候。

先是袁州北面几个村镇,开始流传起一些暧昧的闲言碎语。酒肆茶棚里,总有那么一两个看似无心的闲汉,抿着劣酒,压低声音说什么“陈参将和北边的谭参将早就通过气了”、“上面争权夺利,苦的还是咱们当兵的”、“以后南北一家,这仗啊,打不起来喽”之类的话。这些话如同滴入清水的墨点,迅速晕染开来,虽无实据,却足够引人遐想。

几乎同时,靠近芦溪方向的几个村庄,接连发生了数起劫案。损失不大,无非是些粮食、牲畜,但手法狠辣,稍有反抗便刀兵相向,留下了几具村民的尸体。现场并未留下明显标识,但有幸存的村民信誓旦旦地说,行凶者口音带着浓重的皖北味儿,行事作风,像极了以前长毛流寇的路数。

消息如同长了脚,迅速传回了袁州城。

“谣言四起,北面村庄遭劫……”苏文茵将汇总的情报呈给陈远,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忧色,“大人,这绝非巧合。定是谭宗亮贼心不死,暗中捣鬼!”

陈远仔细翻阅着报告,脸色平静,眼神却锐利如刀。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

“不是捣鬼,是反击。”陈远缓缓开口,声音冷冽,“而且,是很有章法的反击。谣言旨在离间,坏我名声,让曾大帅和沈葆桢疑我。劫案意在激化民怨,制造边衅,逼我出手,或者至少,让我在北面百姓心中威信扫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北方:“他这是阳谋。就算我们知道是他做的,没有确凿证据,也难以拿他一个‘朝廷参将’如何。而他,却可以不断用这些阴损手段,给我放血。”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雷大炮按捺不住,怒气冲冲,“难道就任由这厮泼脏水、害百姓?让俺老雷带人摸过去,端了他几个哨卡,看他还敢不敢嚣张!”

“胡闹!”陈远呵斥道,“他现在是官身,无凭无据攻击他,便是造反!正落了他的圈套!”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王五。”

“末将在!”

“加派人手,盯紧谣言源头和那些形迹可疑的生面孔,尽可能抓住一两个活口,拿到实证。对那些劫案现场,仔细勘验,寻找任何可能指向真凶的蛛丝马迹,特别是……看看有没有刻意遗留,但又不太自然的‘证据’。”陈远深知,谭宗亮若想嫁祸,可能会故意留下些破绽,但这破绽绝不会太明显。

“明白!”王五领命,他擅长此道。

“雷大炮。”

“末将……在。”雷大炮闷声道。

“你亲自带队,抽调一营兵马,以巡防、缉盗为名,驻守北面几个受害村庄及交通要道。大张旗鼓地去,告诉百姓,官府绝不会坐视匪患!遇有小股匪徒,坚决打击!但若遇‘靖难新军’的人,只要他们不越界,便暂不冲突,保持监视即可。”这是以堂堂正正之师,应对鬼蜮伎俩,既安抚民心,也避免授人以柄。

“喏!”雷大炮虽然更想直接开打,但也知道这是当前最稳妥的办法。

“苏先生,”陈远最后看向苏文茵,“以我的名义,起草两份文书。”

“第一份,发往江西巡抚衙门和湘军大营。详呈近日北面谣言及劫案,直言此乃有心人挑拨离间、制造事端之举,意在破坏赣西安定大局。表明我部已加强巡防,全力缉拿真凶,并恳请上官明察,勿使奸人得逞。”

这是主动汇报,抢占道德制高点,将问题抛给上面,同时暗示有人(可能指向谭宗亮甚至其背后支持者)在破坏稳定。

“第二份,”陈远目光微冷,“发给我那位新同僚,谭宗亮参将。信中‘恳切’告知他袁州北境匪患重炽,有贼人假冒官军为祸地方,严重影响‘靖难新军’声誉。请他务必严加管束部下,清理门户,并询问其是否需要我袁州协派兵协助,共同剿匪?”

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官样文章进行嘲讽和施压,逼他表态,至少让他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纵容手下行事。

命令一道道发出,袁州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针对新的威胁做出了反应。

然而,陈远心中清楚,这只是治标之法。谭宗亮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只要他粮饷困境未解,生存压力未除,这种阴损的骚扰就不会停止。而自己,则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来应对这些源源不断的“小麻烦”,如同陷入泥沼,步履维艰。

他需要破局的关键。要么,彻底解决谭宗亮这个隐患;要么,找到能让他自顾不暇,无力再搞小动作的方法。

陈远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地图上芦溪、上栗那片区域,眼神幽深。或许,是时候考虑,给这只不断吠叫的困兽,送去一份真正的“大礼”了。只是,这份礼,该如何送,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