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密匣带来的紧迫感,让陈远无法安坐于吉安大营。他必须加快布局。数日后,一份以“靖安营帮带陈远”名义呈送的文书,被快马送往岳阳。

文书明面上的理由是,鉴于前线对药材、布匹等军需物资需求日增,且需稳定可靠之来源,特派员前往岳阳,协同原联络点人员,扩大采买规模,并尝试建立与本地信誉商号的长期合作关系。此举合情合理,亦符合他新晋帮带职权范围内可措置之事。

然而,随文书一同送达李铁柱手中的,还有一封陈远的密信。信中指令清晰而坚决:

一、 首要任务,拿下刘氏船队。不惜动用栖霞谷储备金之大半,务必寻得可靠中间人,以合法商业手段完成收购。船队规模不求大,但求结构完整、人员可靠,尤其要掌控船工。收购后,船队名义上归属新成立的“安远商行”(由李铁柱物色的白手套出面),实际控制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手。

二、 拓展据点功能。岳阳据点,不能满足于情报中转与物资采买。需以此为基,利用船队之便,逐步渗透本地漕运、货栈行业。同时,开始物色并尝试招募两类人:一为熟悉洞庭、长江水文的船工、渔民,二为懂账目、善经营且背景清白的落魄文人或商号伙计。

三、 秘密任务。在岳阳城左近,或沿湖隐秘之处,寻觅一处可供小型船舶停靠、易于警戒且能进行简单工坊作业的独立院落或废弃码头。此地需绝对隐蔽,未来将用作特殊物资的转运与初步处理之所。

信末,陈远特意强调:“此事关乎根本,缓急之间,汝当自决。银钱可散,人心当聚。切记,稳妥为上,宁缓勿曝。”

当李铁柱在岳阳那间已略显局促的后院中,读完这封密信时,手心已满是汗水。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体会到了陈远毫无保留的信任。这不再是简单的建立联络点,而是要他在湘军与太平军势力交错、各方眼线繁杂的岳州,下一盘看不见的棋。

他立刻行动起来。

首先,他通过这段时间建立的关系,找到了一个因得罪本地胥吏而家道中落、却仍保有信誉和一定人脉的旧式商人,许以厚利,由其出面注册“安远商行”。同时,他亲自接触刘家船队待售的几位老掌柜和船把头,不谈价格,先论情义,承诺若收购成功,原班人马尽数留用,待遇从优,并预付部分安家费用以示诚意。这番举动,迅速赢得了这些实际经营者的好感,扫清了收购中最大的人为障碍。

资金到位,人员安抚妥当,收购刘氏船队的事宜在数日间便迅速而低调地敲定。“安远商行”悄然成立,拥有了第一支属于自己的、拥有五条大小船只的船队。

与此同时,李铁柱凭借商行作掩护,开始更广泛地接触三教九流。他不再仅仅采购军需,也开始贩运本地特产,与漕帮小头目喝酒,与码头力霸闲聊,与落魄账房谈天。在看似漫无目的的交往中,他默默观察,筛选着可能为“兴华会”所用的人才,并凭着过人的谨慎和陈远提供的部分资金,初步在岳阳复杂的市井网络中,扎下了更深的根。

至于那处隐秘的码头或院落,他并未急于求成,只是将此事牢牢记在心里,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留意符合要求的地点。

半月后,陈远收到了李铁柱通过秘密渠道送回的第一份详细汇报。阅毕,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李铁柱做得比他预期的还要好,不仅完成了核心任务,更在拓展势力方面展现了难得的悟性与能力。

岳阳,这颗原本只是作为联络点的棋子,正在他的布局中,焕发出新的、更为重要的生命力。这盘以天下为局的棋,在岳州这片水域,终于落下了一枚坚实的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