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远晋升靖安营管带的文书在江西官场传开后,各方反应接踵而至。

第一个登门的是位自称周文士的中年人,持着南昌府一位致仕参政的名帖前来拜访。此人说话滴水不漏,先是称赞陈远少年俊杰,继而话锋一转:听闻陈大人与岳阳安远商行相熟?如今商路艰难,若是需要关照,周某在湖广还有些门路。

陈远端起茶盏轻啜一口,不动声色地回道:不过是军中采买时打过几次交道,周先生若是有意,陈某可以代为引荐。

送走这位说客后,陈远立即召来王五:查清此人底细。另外,让李铁柱在岳阳多加小心,近日恐怕不会太平。

果然,不过两日工夫,王五就带回消息:这位周文士曾在安徽巡抚衙门当过幕僚,如今虽不在职,却仍与淮系官员往来密切。

看来有人坐不住了。陈远冷笑。他如今手握五百兵马,又控制着湘军部分物资采买,在淮系眼中已是一块值得拉拢的肥肉。

就在此时,江口镇传来令人意外的消息。新任守将谭宗亮非但没有加强防务,反而大兴土木,征发民夫疏浚赣水支流,还在镇外张贴告示招揽流民垦荒。

此人倒是别具一格。陈远仔细翻阅暗哨送来的情报。报告上详细记载着谭宗亮的各项举措:修复水车三座,新建粮仓两处,甚至从广东请来工匠试制提水工具。

幕僚赵师爷捻须道:大人,此人所图非小。若让他经营得当,江口镇恐怕要成为石逆的粮仓了。

陈远沉吟片刻,提笔写下几条对策:其一,在周边散布消息,就说太平军要加征粮税;其二,找些机灵的人混入工地,暗中破坏;其三,让我们的人扮作商贩,高价收购建材。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记住,手脚要干净,绝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处理完军务,陈远回到营帐,终于得空翻阅李铁柱从岳阳送来的密报。信中除了汇报商行近况,还提到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近日岳阳码头来了几艘不明来历的货船,船上人举止怪异,常在安远商行附近徘徊。

陈远立即回信:暂停所有海外贸易,将重要账册转移至栖霞谷。若无必要,杨姑娘不要离开商行。

写完这封信,他又想起一事,取出一份名单。上面列着吉安府衙中几位不得志的佐杂官员,都是此前军需采买时打过交道的。他仔细挑选了三人,各备了一份厚礼,让亲兵连夜送去。

大人为何要结交这些微末小吏?王五不解。

陈远微微一笑:县官不如现管。这些人官职虽小,却是地头蛇。将来若要查些什么,他们比那些大老爷管用。

夜幕降临,陈远独自在灯下审视着各方情报。淮系的拉拢、谭宗亮的经营、岳阳的暗涌,还有湘军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在他脑海中交织成一张大网。

他取出一本空白的账册,开始记录近日的收支。明面上是军饷粮秣,暗地里却夹杂着几条特殊的账目:付周先生程仪二十两拨岳阳特别经费五百两支暗哨赏银三十两。

写完这些,他又在账册最后一页画了个简易的江西地图,在吉安、江口、岳阳三处各做了一个标记。

还差得远啊。他轻叹一声,吹熄了烛火。

营帐外传来巡夜士兵整齐的脚步声,而帐内的黑暗中,陈远的眼睛依然明亮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