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八零年代,我有因果律系统 > 第六十九章 所有购销合同暂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九章 所有购销合同暂停

顾知远!他真的来了!

唐莜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惊疑,对屋内的胡菁记者和张同志道:“两位稍坐,我去看看。”

她拉开屋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年约六旬、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干部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人。

他面容清癯,眼神温和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睿智和洞察,身姿挺拔,气质儒雅,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不让人觉得突兀。手里拎着一个旧的皮革公文包,目光平静地落在唐莜莜脸上。

“您就是顾叔叔?”唐莜莜试探着问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顾知远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带着浓重外地口音的普通话清晰而舒缓:“你就是莜莜吧?像,眉眼间有你父亲明川的影子,尤其是这眼神里的倔强劲儿。”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追忆的怅然,“我与你父亲,是很多年前在省城求学时认识的,算是志同道合的友人。后来世事变幻,断了联系。直到前些年,我才辗转打听到你们家的一些情况,可惜终究是晚了一步,没能再见明川一面。”

他的话语真挚,情感自然流露,不似作伪。

唐莜莜心中戒备稍减,但依旧不敢全然相信。她侧身将顾知远让进屋内:“顾叔叔,请进。正好,省报的记者和这位张同志也在。”

顾知远走进光线昏暗的茅草屋,目光扫过胡菁和张同志,礼貌地微微颔首,并未因他们的身份而显出丝毫局促或惊讶,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胡菁记者立刻抓住了这个突然出现的关键人物,职业本能让她迫不及待地发问:“顾知远同志您好!我是省报记者胡菁。您说是唐明川先生的故友,请问您这次前来,具体是为了什么事?和最近围绕唐莜莜同志发生的一系列风波有关吗?”

顾知远没有直接回答胡菁,而是先看向唐莜莜,语气沉稳:“莜莜,我来之前,已经大致了解了你这里的情况。明川当年留下的东西,不仅仅是念想,更凝聚了他半生的心血和超越时代的见解。有人觊觎,不足为奇。”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但我没想到,有人竟敢如此明目张胆,不仅巧取豪夺,还要颠倒黑白,甚至企图将明川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公然剽窃!”

“剽窃?”唐莜莜心中一动,立刻想到了林教授电报里提到的“华康公司钱文明提交论文”一事。

“没错!”顾知远从随身携带的旧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打印的论文摘要复印件,递给唐莜莜,语气带着压抑的愤怒,“这是我在来时的路上,通过学术圈的朋友紧急弄到的。即将在省生物制药研讨会上宣读的,由‘华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钱文明‘主导’的论文摘要——《论七叶莲中新型生物碱‘莲心碱’的初步提取与药理潜力展望》!”

论文标题映入眼帘,唐莜莜的瞳孔骤然收缩!“莲心碱”!这正是父亲笔记里核心研究的物质名称!华康公司,竟然真的将它公然写进了论文!

“这……这怎么可能?”唐莜莜声音发颤,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极致的愤怒,“他们怎么会知道‘莲心碱’?还写出了提取思路?”

顾知远指着论文摘要上的几处关键描述,声音冰冷:“你看这里,关于植物原料的前处理方法,还有这里,提到的简易减压蒸馏思路。虽然表述粗糙,甚至存在谬误,但核心方向,与明川当年和我通信探讨时的构想,有七八分相似!这绝不是巧合!”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过胡菁和张同志:“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位钱文明经理,或者他背后的‘华康公司’,通过某种不光彩的途径,接触并窃取了唐明川同志未公开的研究手稿思路!他们试图抢先将这项发现公之于众,造成既成事实,不仅贪天之功,更可能借此反过来指责真正的发现者‘抄袭’或‘非法获取’!”

这番话,直接将华康公司的行为定性为“学术剽窃”和“商业间谍”!

胡菁记者飞快地记录着,脸上难掩震惊和兴奋,这绝对是爆炸性新闻!

一直沉默旁观的张同志,此刻也缓缓开口:“顾知远同志,您带来的这个信息非常重要。您能否提供更具体的证据,证明唐明川同志在先的研究?”

顾知远似乎早有准备,他又从公文包里拿出几封泛黄的信笺,小心地展开:“这是当年明川写给我的部分信件原件,上面有明确的日期和我们的讨论内容,涉及对‘七叶莲’活性成分的早期推测和‘莲心碱’的命名。邮戳和时间清晰可查,远早于现在。”

他将信笺递给张同志,又看向唐莜莜:“莜莜,你父亲留给你的笔记,就是最直接的、更详尽的证据!那里面记录的,才是完整、严谨的研究过程和原始数据!”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唐莜莜身上。

唐莜莜看着顾知远拿出的铁证,听着他逻辑清晰的指控,心中对他的信任度大增。父亲笔记的存在,看来已经无法完全隐瞒了。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看向张同志和胡菁记者:“张同志,胡记者,顾叔叔说得没错。我父亲确实留下了一些研究笔记,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对‘七叶莲’和‘莲心碱’的探索。我之前不敢轻易示人,一是因为这是父亲遗物,二也是怕怀璧其罪,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但现在……”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现在看来,躲是躲不过去了。有人不仅要抢,还要把我们父女钉在耻辱柱上!我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我愿意在合适的时候,提供父亲的部分笔记内容作为证据,揭露华康公司的剽窃行为,还我父亲一个清白!”

她的话,掷地有声,表明了她不惜公开部分核心秘密以自证清白、反击敌人的决心。

张同志仔细看着顾知远提供的旧信笺,点了点头,将信笺小心收好:“顾知远同志,唐莜莜同志,你们提供的情况和证据,我都了解了。这件事,性质很严重,不仅关乎个人名誉,也涉及到学术诚信和科研秩序。我会立即向上级反映。”

他看向唐莜莜,眼神中多了一丝明确的赞赏和支持:“唐莜莜同志,你和你父亲坚持真理、不畏艰难的精神,值得肯定。关于合作社的经营方式问题,在事实清楚、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保护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是首要的。至于那些不实指控和恶意行为,组织上会调查清楚,给你一个公正的交代。”

这番话,几乎是明确表态支持唐莜莜了!

胡菁记者也立刻表态:“我们省报也会持续关注此事,客观报道,绝不容许这种学术不端和恶意竞争行为玷污改革开放的良好氛围!”

形势,似乎因为顾知远的出现和他带来的关键证据,瞬间发生了逆转!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找到了破局关键,可以顺势反击之时,公社文书小刘又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慌乱,也顾不上屋里还有外人,对着唐莜莜和刘主任就喊:

“主任!莜莜姐!不好了!刚接到县里多个收购单位同时打来的电话!说是接到上级通知,要重新审核与我们合作社的所有购销合同!理由是我们合作社的经营活动涉嫌‘违规’,所有业务全部暂停!包括县招待所、农业局食堂的那些订单全都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