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美女收集者 > 第107章 太史慈遇挫 何仪收编黄巾 袁氏拉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太史慈遇挫 何仪收编黄巾 袁氏拉拢

张羽可并不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的想法是什么,他在收到庞德完成任务的信件后,心里开心不已,但当看到太史慈的信件后是懊恼不已。

因为太史慈带领八千士兵在太行山一带清剿黄巾遇挫了,伤亡报告将近折损两千多人。

张羽唤来美姬让飞奴兵“即刻传信太史慈,让他就地扎营,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待我派援军过去,让他一定要保存实力”。

张羽继续说“传令赵云带房子县守军三千人即刻赶往太行山太史慈处,由他出任主将,太史慈为副将,

传令吕旷在元氏县带两千步兵去守房子县”。

几日后赵云和吕旷交接完后,立刻下令急行军前往目的地。

何仪这边,可谓是风顺水起,先是在河间国,派出自己心腹,去各个地方的黄巾据点,劝说他们归降自己。

经过不断的劝降,越来越多的黄巾军从河间国各个地方向乐成县汇聚而来,经过月余时间,竟然聚集起一万九千多人。

何仪从中挑选了一万一千多人精壮,其余八千多人,何仪本想用所带金银给予安家,但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书信张羽,把这里的情况讲了一遍,其实他心里也没底,张羽到底回如何回复,就在他等待的日子里,他也是在训练这新收编的一万一千多人,加自己原来的三千多人,总计一万五千多人。

很快几日后他便收到了张羽的来信,信上说让他派一批人马护送这八千多人到巨鹿郡安家,巨鹿郡太守田丰会进行妥善安排,因为巨鹿郡经过战乱,人口稀少,大量的土地荒废,正是需要人口耕种的时候,那这批人是非常适合的。

何仪派五千士兵(其中有一千人是原先自己带出来的,其余四千是后收编的),带着这八千人前往巨鹿郡,自己则是带领一万人前往渤海郡治所南皮县继续收编黄巾。

就在同一时间,赵云率领着他那支训练有素的三千士兵,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迅速抵达了太行山太史慈的扎营之地。

赵云与太史慈顺利会师后,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战场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之中。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和研究,他敏锐地察觉到黄巾军在这里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他们对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并且还据守着险要的地势。如果贸然发动强攻,己方必定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赵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绝妙的计策。他果断地决定,让太史慈带领一部分士兵在正面发起佯攻,以此来吸引黄巾军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悄悄地绕到敌军的后方。

当正面战场上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之时,赵云看准时机,率领着他的奇兵如猛虎下山般突然从后方杀出。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黄巾军完全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此时,赵云和太史慈前后夹击,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包围圈。黄巾军在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下,瞬间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不仅成功地挽回了之前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予了太行山一带的黄巾军沉重的打击,使其势力大受削弱,而巨鹿侯的威望在太行山这一带,继续的加强。

五日之后,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何仪率领着一万大军,旌旗飘扬,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南皮县城。

此时,渤海郡太守袁遗(袁绍堂兄)早已得到袁绍的来信,知晓了要拉拢张羽的计划。因此,当他得知何仪率军前来时,便如迎接洛阳使者一般,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和隆重的欢迎仪式。

何仪远远地就看到了城门口聚集的人群和飘扬的彩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诧异。待他走近,袁遗赶忙迎上前去,满脸笑容地说道:“何将军,您一路辛苦了!快快进城歇息,我已命城内的伙夫为您和您的军队准备了丰盛的伙食,待做好后便会立刻送出来。”

面对袁遗如此热情的款待,何仪有些受宠若惊,他连忙拱手还礼道:“多谢袁太守盛情,我等实在愧不敢当啊!”

然而,尽管袁遗的热情让何仪感到有些意外,但他并未被这表面的热情所迷惑。他深知此次前来的任务重要,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于是,他果断地下令全军在西城外扎营。

之所以选择在西城外扎营,是因为乐成县位于南皮县的西面,而他们正是从西向东而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与乐成县保持联系,也有利于后续行动的展开。

何仪一脸严肃地对袁遗说道:“袁太守,侯爷有令,大军在外不得扰乱地方秩序,所以我们还是在城外扎营比较妥当。我就不进去叨扰袁太守了,还望袁太守海涵。”

袁遗听后,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他连忙摆手道:“哪里的话,何将军言重了。不过是一杯薄酒而已,又怎能算是叨扰呢?待会我再亲自将何将军送出来,难道何将军还怕我在城里设下鸿门宴不成?”

何仪闻听此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豪爽地说道:“哈哈,袁太守真是快人快语!既然袁太守如此热情好客,那我也就却之不恭啦!”

说罢,何仪大手一挥,带着数十名亲卫,跟随袁遗一同走进了城中。

酒宴上何仪心里跟明镜似的,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巧妙地应对着袁遗的试探。

酒过三巡,袁遗话锋一转,提及张羽,“听闻巨鹿侯张羽年少有为,不知何将军能否讲讲他平日为人?”

何仪放下酒杯,正色道:“侯爷心怀百姓,治军有方,实乃当世豪杰。”

袁遗微微点头,又道:“如今乱世,诸侯并起,若能与巨鹿侯联手,共图大业,想必能有一番作为。”

何仪心中一惊,立刻明白袁遗之意,他笑道:“此事我可做不得主,一切还得听侯爷安排。”

袁遗见何仪如此回应,也不再强求。酒宴结束后,何仪带着亲卫返回营地。

他深知袁遗背后是袁绍,此事必须尽快告知张羽。于是,他连夜修书一封,让飞奴兵火速送往张羽处。

几日后后张羽在侯府收到何仪的信件后,立即命亲卫唤来荀攸、荀彧商讨此事。

半个时辰后荀攸和荀彧来到中厅,对张羽躬身一拜后落座。

张羽把信件分别给予了他们二人观看,荀彧和荀攸看过后都是眉头紧锁。

荀攸率先开口说“袁氏乃四世三公,在朝中根基深厚,我觉得不已与撕裂,应该觉得让他们感觉我们同意,但我们又不能真的和他们合作”。

荀彧开口也说“的确如此,十常侍和党人向来不和,如侯爷和袁氏合作,必会造成张让的怒意”。

张羽摸着下巴,沉思片刻道:“二位所言极是,袁氏势力庞大,不可轻易得罪,但张让那边也不能忽视。”

荀彧接着说:“侯爷书信一封告知何仪,让何仪跟袁遗表达合作之意,稳住袁氏。同时,暗中加强自身实力,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荀攸补充道:“还可借此次机会,在袁氏面前展示侯爷的诚意与实力,为日后周旋打下基础。”

张羽点头称善,当即命令飞奴兵传令。

何仪在收到信件后立即告知了袁遗,袁遗甚是开心,随即把消息告知了袁绍和袁槐,又在渤海郡大力协助何仪招降黄巾,不出一月便把渤海郡的黄巾清理干净。

跟河间国的处理方式一样,只抽取青壮加入何仪部队,其余都送往巨鹿郡去,自此何仪已经拥有三万五千多人,何仪带着这些人往元氏县赶。

说句不好听的何仪要带着这些人反,那都是可以的,但何仪不傻,当初黄巾几十万人都被打成这样,何况现在三万五千余人。

起义就为了能活的更好点,现在都有好日子过了,谁还起义。

张羽对待何仪的状况都是实时了解,因为他对何仪并不放心,好在何仪整个过程都是忠心耿耿。

当然张羽也没有放松,元氏县城现在就一万余军队,所以张羽调张合部队回元氏县,表面上意思是回元氏县训练,实际也是在提防何仪。

另一方面张羽在表面与袁氏虚与委蛇的同时,也在加紧训练军队、囤积粮草,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