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美女收集者 > 第218章 司马朗和袁遗针锋相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8章 司马朗和袁遗针锋相对

落叶扫过南皮县破败的街道,十八岁的司马朗紧了紧身上的官服,抬头望向眼前这座略显破旧的县衙。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巨鹿侯张羽的亲笔密信,那薄薄的绢帛仿佛有千斤之重。

大人,县衙到了。随从轻声提醒。

司马朗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县衙大门。他身材修长,面容清俊,眉宇间却透着一股超越年龄的沉稳。

站住!来者何人?守门的差役横刀拦住去路。

司马朗不慌不忙地从怀中取出印绶:新任南皮县令司马朗,前来交接公务。

差役接过印绶查验,脸色忽然变得古怪:大人稍候,小的这就去通报。说完便匆匆跑进内堂。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天气渐凉,司马朗的随从已经开始低声抱怨,但他本人却站得笔直,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县衙内进进出出的吏员们。他知道,这是袁遗给他的第一个下马威。

终于,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主簿慢悠悠地走出来,敷衍地行了一礼:司马大人,实在抱歉,郡守府刚刚来人,调走了南皮县近三年的账册核查,恐怕今日无法交接了。

司马朗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但转瞬即逝。他微微一笑:无妨,那就先安排住处吧。账册之事,我明日亲自去郡守府拜见袁太守。

主簿明显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年轻人如此镇定。他干笑两声:大人初来乍到,恐怕不知规矩。袁太守政务繁忙,非召见不得入府。

司马朗轻轻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那烦请主簿转告袁太守,就说南皮县令司马朗,明日辰时准时拜访。若太守无暇接见,我只好直接上书巨鹿侯说明情况了。

主簿脸色骤变,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这...这个...

对了,司马朗继续道,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我听说南皮县库中存有去岁朝廷拨下的赈灾粮五千石,烦请主簿带我去查验一番。

主簿支支吾吾:这...恐怕...

怎么,赈灾粮也被郡守府调走了?司马朗眯起眼睛。

不...不是...主簿擦了擦汗,只是钥匙在县丞手中,县丞今日告假...

司马朗忽然笑了:既然如此,那我只好破门而入了。按《汉律》,无故阻拦朝廷命官查验官仓者,杖八十,流三千里。主簿大人,您说呢?

主簿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大人息怒!小的这就去取钥匙!

当晚,司马朗在临时官邸中仔细翻阅着从县仓中强行取出的账册。烛光下,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账面上看一切正常,但细查之下,近三年来南皮县的赋税收入与郡守府记录相差近三成,而郡守府拨下的赈灾款项更是去向不明。

大人,这袁遗明显是要给您个下马威啊。随从愤愤道。

司马朗合上账册,轻叹一声:袁遗在渤海郡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巨鹿侯派我来,就是要打破这个局面。他取出张羽的密信又看了一遍,信中那句以制衡袁遗,勿使其坐大格外刺眼。

次日清晨,司马朗穿戴整齐,带着几名随从前往郡守府。出乎意料的是,袁遗竟然亲自在府门外迎接。

哈哈哈,司马贤侄!久闻河内司马氏出了位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袁遗大笑着迎上来,亲热地握住司马朗的手。

袁遗身材魁梧,面容粗犷,一双眼睛却精明锐利。他身着华贵官服,腰间玉佩叮当作响,身后跟着一众郡府官员,气势逼人。

司马朗恭敬行礼:下官司马朗,拜见袁太守。

不必多礼!袁遗拍着司马朗的肩膀,我与令尊曾有一面之缘,说起来你还是我的世侄呢!走,进府说话!

进入正堂,袁遗高坐上首,司马朗坐在客位。侍女奉上茶点后,袁遗挥手屏退左右,笑容渐渐收敛:司马贤侄,明人不说暗话。巨鹿侯派你来南皮,所为何事啊?

司马朗不慌不忙地抿了口茶:下官奉朝廷之命治理南皮,自当尽心竭力,造福一方。

袁遗冷笑一声:年轻人,渤海郡不比洛阳。这里民风彪悍,豪强林立,若无本地人支持,寸步难行。

多谢太守提醒。司马朗放下茶盏,正因如此,下官才更需要太守的支持。比如南皮县近三年短缺的赋税和赈灾粮...

袁遗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司马朗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下官昨夜整理的账目疑点,请太守过目。

袁遗接过竹简,越看脸色越难看。最后他猛地合上竹简,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司马朗,你初来乍到就敢查我的账?

下官不敢。司马朗平静道,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查。这些账目问题,下官可以暂时不上报,但需要太守答应三个条件。

袁遗眯起眼睛:

第一,南皮县今后赋税直接上缴郡府,不再经手豪强;第二,郡府需补足历年短缺的赈灾粮;第三,南皮县吏员任免由下官全权负责。

放肆!袁遗拍案而起,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县令,也敢跟我谈条件?

司马朗缓缓起身,直视袁遗:太守大人,下官奉的是巨鹿侯之命。若太守觉得不妥,不妨一同上书巨鹿侯,请他定夺?

两人剑拔弩张地对视良久,最终袁遗冷哼一声:好,很好!司马朗,咱们走着瞧!说完拂袖而去。

接下来的一个月,司马朗与袁遗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司马朗雷厉风行地整顿县衙,撤换了半数吏员,并开始清查豪强侵占的民田;

而袁遗则暗中指使郡府各部门刁难南皮县,扣留公文,拖延政令,甚至派人散布司马朗贪赃枉法的谣言。

进入冬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连续三日的暴雨导致漳河决堤,南皮县十七个乡遭受水患,数千百姓流离失所。

司马朗连夜召集县衙所有官员,紧急部署救灾事宜。

立即开仓放粮,在县城四门设立粥棚;组织青壮年修筑临时堤坝;派医官前往各乡防治疫病...司马朗一连串命令下去,县丞却面露难色。

大人,开仓放粮需郡守府批准,否则...

司马朗打断他:人命关天,顾不得那么多了!一切责任由我承担!

就在此时,一名差役慌张跑进来:大人!郡守府来人了!

袁遗派来的郡丞带着一队兵丁闯入县衙,趾高气扬地宣布:奉太守令,南皮县仓粮乃朝廷储备,不得擅自开仓!所有灾民需自行前往郡城登记,经核查确属贫困者方可领取救济!

司马朗拍案而起:荒唐!百姓正在水深火热之中,哪还有力气走到郡城?袁太守这是要见死不救吗?

郡丞冷笑:太守说了,刁民惯会借机生事,若轻易开仓,必生祸乱。司马大人初来乍到,不懂本地民情,还是谨守本分为好。

司马朗眼中怒火燃烧,但很快又冷静下来。他走到郡丞面前,压低声音:请转告袁太守,若他执意如此,明日我就上书巨鹿侯,连同这些年的账目问题一并上报。到时候,看巨鹿侯是信他这个地方官,还是信我这个特使!

郡丞脸色变了变,匆匆离去。

司马朗转向县衙众官员:不等了,立即开仓!同时派人快马加鞭送信给巨鹿侯,说明灾情和袁遗的阻挠!

当夜,南皮县粮仓大门洞开,一车车粮食运往灾区。司马朗亲自带队,趟着齐膝深的积水走访各个受灾村落。百姓们跪地痛哭,称他为司马青天。

而此时的郡守府内,袁遗正暴跳如雷。

好个司马朗!竟敢违抗我的命令!他一把将茶杯摔在地上,来人!备笔墨!我要上书巨鹿侯,告他擅自动用官仓、收买民心、图谋不轨!

两封加急信件几乎同时抵达巨鹿侯张羽的案头,张羽不仅没有动怒,反而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很好。张羽对身边的美姬说袁遗在渤海郡经营太久,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司马朗年轻气盛,正需要磨砺。让他们互相牵制,最符合我们的利益。

美姬迟疑道:那南皮县的灾情...

张羽摆摆手:拨些钱粮下去,但要以我的名义。另外,给两人各回一封信。

数日后,司马朗和袁遗同时收到了巨鹿侯的回信。

给司马朗的信中写道:司马爱卿心系百姓,擅开官仓情有可原,然越权行事终非为臣之道。今后遇此等事,当先与袁太守商议。卿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望好自为之。

而给袁遗的信则说:袁卿镇守渤海多年,劳苦功高。然南皮灾情紧急,司马朗所为亦是权宜之计。卿当以大局为重,勿因小事伤了和气。

司马朗读完信,苦笑着对随从道:巨鹿侯这是在打太极啊。既不全支持我,也不全否定袁遗。

随从不解:那大人接下来...

司马朗望向窗外渐渐退去的洪水,目光坚定:继续做该做的事。巨鹿侯要的是平衡,我们就给他平衡——但百姓的生死,不能成为平衡的筹码。

与此同时,郡守府中的袁遗也在琢磨张羽的信,他转头对心腹道:去,把扣下的那批赈灾粮拨一半给南皮县。另外,告诉司马朗,就说我念在灾情严重,特批开仓,下不为例。

心腹惊讶:大人,这...

袁遗阴冷地笑了:年轻人,总要给点甜头。但来日方长,咱们慢慢玩。

冬日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南皮县泥泞的街道上。司马朗站在临时搭建的粥棚前,亲自为灾民盛粥。

他知道,与袁遗的斗争才刚刚开始,而高高在上的巨鹿侯张羽,正冷眼旁观着这场博弈,随时准备调整天平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