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美女收集者 > 第443章 挹娄和扶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贾诩率先开口:“太师,挹娄之地不同于三韩。那里是扶余属国,而扶余近年来内斗不断,高句丽趁机蚕食其领土。扶余多次向朝廷求援,皆因朝廷自顾不暇而作罢。”

庞德忍不住道:“既是我大汉属国,何不直接命他们交出宇文残部?”

贾诩阴明一笑:“庞将军有所不知。扶余虽为属国,但天高皇帝远,如今又内忧外患,是否还会听从朝廷号令,尚未可知。”

庞统接话:“文和先生所言极是。依统之见,当先礼后兵。可派使者前往扶余,要求他们交出宇文残部。若应允最好,若不应...…”

他眼中闪过锐光:“再发兵讨伐不迟。”

张羽沉思良久,问道:“若出兵,需要多少兵力?”

耿武出列:“太师,挹娄地处偏远,气候严寒。若发兵征讨,需精锐骑兵,且数量不宜过多,否则补给困难。末将以为,六千骑兵足矣。”

“六千...”张羽沉吟道,“何人可为将?”

庞统突然起身:“太师,统愿往!”

众人都是一愣。庞统身为军师,向来在幕后运筹帷幄,从未主动请缨出征。

张羽关切道:“士元,出使蛮荒之地,凶险异常,你...”

庞统慨然道:“统蒙太师知遇之恩,无以为报。此次北疆之役,统之策屡被宇文部所破,此辱必雪!且扶余国情复杂,非单纯武将可以应对,统自信能够胜任。”

张羽见他意志坚定,便点头同意:“好!就命士元为使者,出使扶余。庞德、耿武各率麒麟营、玄武营骑兵三千,总计六千精锐,随行护卫。”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然切记,先礼后兵。若扶余愿交出宇文部,不可妄动刀兵。毕竟...”

张羽的声音低沉下来:“我军连年征战,需要休养生息。”

十日后,襄平城外,六千骑兵整装待发。旌旗招展,刀枪如林,这支由两大精锐营组成的部队气势惊人。

庞统一身文士打扮,骑在马上,与前来送行的张羽等人告别。

“士元,此去路途遥远,多多保重。”张羽握着庞统的手,“扶余国情况复杂,凡事随机应变,不必拘泥于成命。”

庞统笑道:“太师放心,统必不辱使命。”

另一边,庞德和耿武也在与同僚道别。

魏延拍着庞德的肩膀:“令明,此次北征,可不比中原。听说挹娄之地,冬季极寒,务必做好防寒准备。”

庞德点头:“文长放心,我已命人多备皮裘、烈酒。”

赵浮也嘱咐耿施:“你虽善水战,但北上都是旱路,要多听你大哥的意见。”

耿施笑道:“都督放心,末将明白。”

这时,一骑快马奔来,马上的斥候翻身下马:“报!扶余国最新情报!”

庞统接过情报,快速浏览,脸色微变。他走到张羽身边,低声道:“太师,情况有变。扶余老王半月前病逝,如今二王子与三王子正在争夺王位。大王子则在边境拥兵自重。”

贾诩闻言眯起眼睛:“哦?如此一来,扶余国内部更加分裂,对我等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郭嘉咳嗽着说:“若能助一方登上王位,便可要求其交出宇文部。”

张羽看向庞统:“士元,情况复杂,你是否还要前往?”

庞统坚定地点头:“正是因此,统更非去不可。若操作得当,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好!”张羽拍拍他的肩膀,“一切见机行事。”

号角长鸣,大军开拔。六千骑兵如一条长龙,向北而行,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张羽久久伫立,直到魏延上前轻声提醒:“太师,起风了,回城吧。”

回城的马车上,张羽闭目沉思。郭嘉坐在对面,轻声分析:

“太师在担心庞士元?”

张羽睁开眼:“扶余内乱,前途难料啊。”

贾诩阴柔的声音响起:“太师不必过虑。庞士元机智过人,庞德、耿武皆万人敌,六千精锐更是天下少有的强兵。即便扶余不肯合作,也足以自保。”

张羽叹道:“我非担心他们的安全,而是...若此策不成,我军将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境。三韩在南,挹娄在北,两地相距数千里,兵力分散,补给困难。”

郭嘉道:“太师所虑极是。故当下之策,当以安抚为主,征伐为辅。可令李通在乐浪、带方二郡屯田养兵,赵浮水师巡弋海疆,先稳住辽东局势。待庞士元北行结果,再定后续方略。”

张羽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马车驶入襄平城门,街道两侧的百姓纷纷避让。张羽望着车窗外正在重建的家园,心中感慨万千。

北疆的烽火暂时熄灭了,但隐藏在灰烬中的火星仍在暗中闪烁。公孙恭在南,宇文部在北,这两个隐患如同两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真正的和平,还远未到来。

三韩之地,公孙家族的贸易网络初步建立。通过海上贸易,财富源源不断流入,队伍也扩大到三百余人,其中半数是招募的当地勇士。

一日,公孙恭正在教导公孙渊读写汉字,斥候匆忙来报:张羽的斥候营因水土不服,已撤回汉地。

“终于...”公孙恭长舒一口气,多年来第一次感到真正的安全。

他抱起公孙渊,走到海边。夕阳西下,海面金光粼粼。

“渊儿,记住,这片大海的那一边,有杀害你祖父和父亲的仇人。”

年幼的公孙渊似懂非懂,但坚定地点头:“渊儿记住了。”

公孙恭远眺西方,眼中燃起复仇的火焰。

“张羽...终有一日,我公孙家会回去的。到时,必让你血债血偿!”

海浪拍岸,如战鼓雷动。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公孙家族的火种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