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美女收集者 > 第487章 黄祖中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战,汉军大获全胜,歼敌八千,俘虏五千,缴获军械无数。黄祖仅率残兵逃回大营。

大败黄祖后,太史慈决定乘胜解庐江之围。但他知道,强攻敌军大营仍然困难。

黄祖虽败,但仍有四万大军,且营寨坚固。太史慈在军事会议上分析,强攻恐难奏效。

何仪提出新计:末将观察多日,发现荆州军各营联络,白日用旗语,夜间用灯火。若能仿其信号,或可制造混乱。

吕旷补充道:还可与城中守军约定,里应外合。

太史慈沉吟片刻,心生一计: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他详细部署:首先,派细作混入敌军大营,散布谣言;其次,仿造敌军信号,调动其军队;最后,与城中约定信号,同时出击。

当夜,数名精通荆州方言的汉军细作潜入敌营。他们化装成荆州军士兵,在营中散布消息:

听说汉军主力即将赶到!

黄祖将军重伤不治!

粮草只够三日之用!

这些谣言很快在荆州军中传播开来,军心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太史慈命人仿造荆州军的灯火信号。子时整,汉军在东面制造假信号,表示遭到袭击。黄祖信以为真,派兵支援。

就在荆州军调动之际,太史慈下令发射信号火箭。三支红色火箭冲天而起,这是与庐江守军约定的总攻信号。

庐江城头,陆骏见到信号,立即下令:开城出击!

顿时,城门大开,庐江守军如潮水般涌出。太史慈也亲率主力从外进攻,内外夹击。

荆州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黄祖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退。

大破荆州军后,众将纷纷请战追击。

何仪激动地说:将军,黄祖溃败,正当乘胜追击,一举歼灭这支荆州军!

吕旷也建议:末将愿为先锋,定要生擒黄祖!

然而太史慈却出人意料地摇头:穷寇莫追。况且,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解围,更要拖住这支荆州军。

他进一步解释:若全歼黄祖部,刘表必派援军。不如让黄祖残部退守,牵制荆州兵力。

何仪恍然大悟:将军高见!如此既可完成都督交代的任务,又能避免我军伤亡。

太史慈下令:传令各军,追三十里即止。同时多派斥候,监视敌军动向。

果然,黄祖败退五十里后,见汉军没有继续追击,便收拢残兵,在石亭扎营。

太史慈为何不追?黄祖疑惑不解。

谋士分析:想必是担心孤军深入。将军,我们可在此重整旗鼓,同时向襄阳求援。

这正是太史慈希望看到的。他派何仪率一万兵马驻守庐江,自己与吕旷率领主力在石亭外围扎营,与黄祖军对峙。

对峙期间,太史慈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他深沟高垒,加强营寨防御,同时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敌军。

我们要像牛皮糖一样粘住黄祖,让他既不能进,也不能退。太史慈对部下说。

吕旷负责营寨建设:末将已在营寨四周挖掘三道壕沟,设置三重鹿角。营中储备了足够两月之用的粮草。

何仪则从庐江传来消息:陆太守正在加紧修复城防,招募新兵。庐江百姓感激将军解围,踊跃参军。

太史慈还特别注意收揽民心。他严令军队不得扰民,还开仓放粮,救济在战乱中受苦的百姓。

将军仁德,庐江百姓感激不尽!当地父老前来劳军。

太史慈谦逊地说:保境安民,是为将者本分。

与此同时,他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袭击黄祖军的粮道,使其无法得到充分补给。

将军,我军粮草只够半月之用。部将向黄祖报告。

黄祖焦急万分:襄阳的援军何时能到?

至少要一个月。

一个月...黄祖颓然坐下,太史慈这是要困死我们啊!

荆州襄阳城州牧府,气氛异常凝重。刘表坐在堂上,满脸怒容,气得浑身发抖。他手中紧握着两份战报,一份来自汝南郡,一份来自庐江郡。

刘表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战报上的文字,仿佛要将它们看穿。

他的嘴唇微微颤动着,喃喃自语道:“士燮老贼误我啊!若不是这老贼蛊惑我,我又怎会落到如此田地!”

刘先见状,赶忙上前劝慰道:“主公,事已至此,还请您切莫动怒,保重身体要紧。”

刘表抬起头,看着刘先,眼中闪过一丝绝望,问道:“事已至此,汝可有何良策?”

刘先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主公,依吾之见,如今之计,也唯有像那扬州的刘繇一般,向张羽投降,方可保我荆州免受战火之苦。”

话音未落,邓羲、傅巽、庞季等人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刘先的意见。

然而,就在众人都劝说刘表投降之际,甘宁却突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主公,万万不可!那刘繇并未对张羽动过武,投降于他,张羽或许没有理由去处置他。但主公您却不同,您先后数次对张羽发动进攻,甚至还采取了偷袭他家的手段,张羽岂能善罢甘休?”

甘宁的一番话,让刘表心中猛地一震。他不禁犹豫起来,因为他心里也觉得甘宁说得不无道理。

苏飞一脸忧虑地说道:“如今在荆州,我们的兵力仅有五万余,面对如此强敌,这可如何是好啊?”

甘宁见状,挺身而出,自信满满地说道:“给我三万兵马,我定能成功解救黄祖!待我完成任务后,我们便可一同北上抵御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