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美女收集者 > 第519章 荆襄暗流,风雨欲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9章 荆襄暗流,风雨欲来

至此,整个南征荆州的战略部署已然清晰:

东线(主攻): 赵云率五万精锐,以绝对优势强攻江夏黄祖三万军。

北线(佯动): 郭爽率一千海豹营,以高超的伪装技巧牵制南阳甘宁三万军。

中路(战略预备队暨总攻力量): 张羽亲率三万中军,包括猛将魏延等,待江夏破后,直扑襄阳。

这套组合拳,虚实相生,重点突出。既有泰山压顶的主力碾压,又有神出鬼没的疑兵牵制,更有蓄势待发的致命一击。

同时,内部有马良、蒯氏作为内应,长沙、桂阳二郡作为策应,几乎考虑到了所有层面。

张羽深吸一口气,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锋直指南方,寒光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容:“诸君!此战,关乎天下一统之大局!望诸位奋勇向前,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十日之后,兵发荆州!”

“愿随太师,扫平荆襄,一统天下!”文武百官,齐声呐喊,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战争的齿轮,随着这一道道命令的下达,开始加速转动。

赵云等将领立刻出厅,点齐兵马,准备开拔;郭爽则带着他那些精于伪装的部下,悄无声息地先行潜入夜色之中;而张羽的中军大营,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准备。

一场席卷荆襄大地的风暴,即将来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南方,等待着十日之期到来,以及江夏战场那决定性的第一声惊雷。

当张羽的讨逆檄文和天子“圣旨”以飞奴传书的方式,如同瘟疫般迅速传遍荆州各郡时,所带来的冲击与恐慌,远比刀剑更为凌厉。这股暗流,首先在荆州的权力中心——南郡襄阳城的州牧府内,激起了巨大的漩涡。

府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年过半百的刘表,原本儒雅的面容此刻布满了焦虑与憔悴,他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抄录的檄文,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穷兵黩武……民不聊生……十日之内,交出印绶,携家眷赴元氏请罪……否则,夷其三族……”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敲击在他的心头。张羽这是要将他逼上绝路,不仅要他的基业,还要他的名声,甚至是他全家的性命!

“主公,”荆州别驾刘先硬着头皮,在一片死寂中上前一步,躬身劝道,“张羽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大难敌。如今檄文传遍天下,我军心民心恐生动摇。为荆州百姓计,为刘氏宗族计……或许……或许暂往元氏,虚与委蛇,暂避锋芒,方为上策啊……”他的声音越说越低,显然自己也知此言凶险。

“上策?”刘表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愤愤地瞪着刘先,声音因愤怒而有些尖锐,“刘别驾!你此言何意?是欲让我将先帝所授之荆州,拱手让与国贼张羽吗?还是你已觉得我刘景升大势已去,想早日换个主公了?”

这诛心之问如同冰水泼面,让刘先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他慌忙深深揖倒在地,颤声道:“卑职……卑职绝无此意!只是……只是为主公安危着想……”他再也说不下去,只能惶恐地退回到班列之中,不敢再发一言。

刘表余怒未消,冰冷的目光扫过厅内其他文武。如庞季、张虎、陈生、邓羲等人,皆是他倚重之臣,此刻却都低垂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有人是真心忧虑,有人是心怀恐惧,或许也有人暗中盘算着后路。这种死一般的沉默,比激烈的争论更让刘表感到窒息和无力。他深知,张羽这一手政治攻势,已经动摇了荆州的根基——人心。

“滚!都给我滚出去!”刘表终于失控,将手中的檄文狠狠摔在地上,怒吼道,“加紧城防!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妄言投降!违令者,斩!”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躬身退出,留下刘表一人在空荡的大厅里,望着摇曳的烛火,背影显得格外孤独而苍凉。他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只能依托这襄阳坚城,以及北线的甘宁,东线的黄祖,做最后一搏。

与此同时,位于荆州东大门江夏郡的太守府内,气氛同样凝重。太守黄祖面色阴沉地坐在主位,他刚刚经历了庐江之败,损兵折将,如今又要面对张羽号称的二十万大军(他尚不知是疑兵),压力如山。

谋士韩嵩率先开口,语气充满了悲观:“将军,张羽势大,檄文所言二十万大军,即便有所夸大,其主力也绝非我江夏三万兵马所能抵挡。听闻其兵分两路,一路往南阳,一路正向我江夏而来。即便只有一半兵力,也是十万之众!我军新败,士气不振,如何能敌?依在下之见,不如……不如早做打算,以免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啊。”他虽未明言“投降”二字,但意思已不言而喻。

坐在一旁的副将苏飞,素来与黄祖关系密切,此刻也忍不住附和道:“将军,韩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张羽挟天子之名,兵锋正盛,硬拼恐非良策。是否……应考虑暂避其锋?”他说的更为委婉,但倾向已然明显。

黄祖听着麾下最亲近的文武都如此劝谏,心中何尝不知形势险恶?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挣扎与无奈:“张羽国贼,我岂能不知?然……主公(刘表)待我恩重如山,委以江夏重任,托付东门锁钥。我黄祖岂是贪生怕死、背主求荣之辈?!”

他猛地站起身,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打断了还想再劝的韩嵩和苏飞:“不必再言!传我军令:各部谨守城池,深沟高垒,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战!我们要依托江夏城防,尽可能拖延时间,等待主公的指令和襄阳的援军!”

他选择了愚忠,也选择了与江夏共存亡。这道“死守不出”的命令,固然能暂稳阵脚,却也等于将战场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即将猛攻的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