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财倾山海 > 第158章 三店齐装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正值盛夏,长安宛如一个巨大的蒸笼,炽热的空气仿佛能将人蒸熟,就连那偶尔拂过的微风,都带着阵阵灼人的热浪。街边的老槐树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子,似乎也被这酷热折磨得毫无生气,而那不知疲倦的蝉鸣声,更是吵得人脑仁直发疼。

陆香居的蒸笼整日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阿柔站在蒸笼前揉面,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地顺着脸颊滑落,她只能时不时地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一下,以免汗水滴进面团里。

“这生意也太好了吧,每天都要揉这么多的面,照这样下去,我怕是要瘦成一根竹竿啦!”阿柔一边揉着面,一边抱怨道。

而此时的陆香居里,其他人也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像陀螺一样在店里穿梭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忙碌了一整天后,终于到了打烊的时间,陆飞走到后院,敲响了那口铜铃。

灵儿听到铃声,抱着算盘急匆匆地冲了进来,她的账本子因为频繁使用,边角都已经磨出了毛边。

“今儿个又推掉了三十单!那些客人都快把咱们店的门槛踩烂了,再不开分店的话,我怕是得去学那缩骨功,好从窗户里钻出去迎客咯!”灵儿一脸无奈地说道。

阿福则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坐在长凳上,整个人看上去疲惫不堪。

“我发誓,今天我至少听了二十遍‘陆老板什么时候开分店’,我的耳朵都快被磨出茧子啦!”阿福有气无力地说道。

陆飞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并未开口回应,只见他手臂一挥,“唰”的一声,三张羊皮纸如画卷般迅速展开。那纸张之上,圈出的位置,仿佛还残留着些许墨香,隐隐约约地飘散在空气中。

“诸位,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陆飞环视众人,缓声道,“关于分店的事情,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接着,他指向羊皮纸上的三个地点,详细地介绍道:“朱雀大街的那座老宅子,位置极佳,人流量大;城东夜市的绸缎庄,周边商业繁荣;还有城南富人区的临街铺子,客源稳定且消费能力强。这三家分店,我们将像以前在镇里开分店一样,同时开业!”

说到此处,陆飞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提高音量继续说道:“趁着这次诗会的东风,我们要让陆香居的招牌,像春风吹过大地一般,插到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好!”阿柔突然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这一拍可不得了,震得桌上的算盘珠子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噼里啪啦地乱跳起来。

“早就该这么干了!”阿柔兴奋地喊道,“我现在连做梦都在揉面,而且还能梦见分店的蒸笼呢!”

阿珍闻言,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迅速摸出一把刻刀,在桌上轻轻一敲,只听“嗒”的一声,木屑如雪花般簌簌落下,恰好落在了那张羊皮纸上。

“城南的那间临街铺子就交给我吧!”阿珍信心满满地说道,“我要在那面墙上刻满唐诗,再把糕点模具巧妙地嵌进去。到时候,肯定会吸引很多的文人墨客。”

苏沁瑶在旁边听着,轻摇手中的团扇,动作优雅而从容,她嘴角挂着一抹浅浅的笑容,如春花绽放,明媚而娇艳。那弯弯的眉眼,似月牙儿般柔和,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装修之事就交给我吧。”苏沁瑶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城西的刘木匠可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素有‘鲁班在世’的美誉。不过呢,此人有个小小的爱好,就是特别喜欢美食。你们连夜赶制出两盒甜心糕来,再让阿福扛上两坛女儿红。记住哦,酒坛上一定要贴着‘陆香居特供’的封条,这样他看到了,肯定会比见到自己的亲闺女还要高兴呢!”

阿福听了之后,挠了挠自己的脑袋,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两颗洁白的牙齿,让人感觉他十分可爱。

“那我就去守着朱雀大街的老宅子啦!”阿福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不过那宅子的门槛可真是高啊,比我老家的土灶都高呢!每次我进出都得费好大的劲儿,这次说什么也得把那门槛给锯成矮板凳,不然我这老腿可受不了啊!”

阿福的话刚一说完,周围的人们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本有些安静的氛围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就在大家笑声未止的时候,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的陈婉儿突然微微一笑。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清新而美丽。陈婉儿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了陆飞的身上,然后微笑着说道:“绸缎庄那个店得弄成全长安最亮堂的!我们可以把原先的绸缎架子改造成糕点展示架,然后在上面摆满各种各样精美的糕点。红灯笼要挂成一串一串的,再让巧儿在墙上画上会动的糕点小人儿,这样一来,客人来买点心的时候,就好像是在逛灯会一样,一定会非常有趣!”

众人讨论结束后,纷纷散去,各自回到房间休息。陆飞则亲自护送苏沁瑶、陈婉儿和巧儿到门口。他站在那里,目光落在陈婉儿身上,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又犹豫着没有开口。

陈婉儿注意到了陆飞的异样,她的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心中不禁有些慌乱。而一旁的苏沁瑶和巧儿则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两人相视一笑,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第二天清晨,阳光如轻纱般洒落在街道上,给整个城市带来了一丝温暖和生机。苏沁瑶早早地起床,精心打扮后,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管家则抱着两坛上好的女儿红,一同朝着城西走去。

苏沁瑶的步伐轻盈而优雅,她的身影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但她却浑然不觉。

没过多久,苏沁瑶就来到了巷子口。这里与外面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宁静。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股宁静,然后迈步走进了巷子。

刚一走进巷子,苏沁瑶就听到了一阵洪亮的大嗓门:“这榫头歪得能跑马车!重做!”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整个巷子都能听见。

苏沁瑶微微一笑,知道这肯定是刘木匠在教训他的徒弟。她晃了晃手中的食盒,然后高声喊道:“刘师傅!陆香居的陆老板要装修分店,您要是帮忙,往后陆香居的点心随便挑!”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在巷子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木屑堆里突然探出一个花白的脑袋,刘木匠一边抹着脸,一边嘟囔着:“谁啊?这么大声音……”

当他的目光落在苏沁瑶身上,看到她手中的食盒以及那两瓶好酒时,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连忙从木屑堆里站起身来,拍了拍手,快步走到苏沁瑶面前,满脸笑容地说道:“早说啊!早就听闻陆香居的糕点特别好吃,既然陆老板要装修,那肯定没问题!”

与此同时,在陆香居的门口,灵儿正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将一张招聘启事贴在门上。她的动作略显笨拙,似乎并不是很熟练,但她的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认真和专注的神情,仿佛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站在一旁的阿福,则手持一个喇叭,扯着嗓子大声吆喝着:“招学徒啦!会揉面的优先哦,要是还会写诗的话,工钱可是双倍哦!要是谁能把面团捏成陆老板的模样,陆老板会亲自教你做糕点哦!”

阿福的声音在街道上回荡,引得不少路人纷纷驻足观看。他们听着阿福的吆喝,不禁都笑出了声。

“这哪是招伙计啊,分明是在选长安第一面点大师嘛!”一个路人笑着说道。

然而,对于灵儿和阿福等人来说,这些工作他们以前在镇里的时候都经历过,所以现在虽然有些忙碌,但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等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装修现场变得更加热闹了起来,在绸缎庄里,陈婉儿正指挥着伙计们拆卸绸缎架子,巧儿也跑过来帮忙指挥,两人配合得相当默契。

而在朱雀大街的老宅中,阿福则扛着梯子在院子里来回转悠,对着那面斑驳的砖墙直摇头,似乎对如何装修这面墙感到有些头疼。“这墙看着结实,就是太素了。等阿珍来刻上诗,再挂上咱们的招牌,保准气派!”他伸手敲了敲厚重的木门,“不过这门得重新刷漆。”

城南富人区,阿珍站在施工现场,手持刻刀,眼神犀利地盯着正在雕刻的工匠。

“这‘海上生明月’的‘月’字,一定要刻得像咱们的月饼一样圆润!绝对不能刻成烧饼!要是刻得不好看,小心我拿面团糊你脸!”阿珍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工地上回荡。

小工一边抹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嘟囔道:“跟着您干活,比考科举还难呢!”

与此同时,陆飞则在陆香居总店和三个分店之间来回奔波。他一会儿忙着协调装修材料的运输和存放,一会儿又与众人热烈讨论装修的细节和风格。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和监督下,三家分店的装修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半个月后,三家分店的雏形终于初步显现出来。

阿福兴奋地抱着半截门槛冲进后院,大声喊道:“朱雀大街的门槛被我锯成三段啦!现在跨门就跟跨板凳似的!”

苏沁瑶则晃着手中的账本,笑容满面地说:“刘木匠收了咱们的糕点后,直接把装修费砍了两成呢!而且他还说要帮咱们打广告呢!”

灵儿也不甘示弱,举着一摞厚厚的简历,高兴得跳了起来。“咱们新招的伙计里有个奇人,能用面团捏出十二生肖!老板以后要亲眼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