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由拉面般光梯承载的通道,看似柔韧,踏足其上却异常稳固,带着一种奇异的弹性与麦香。李逍遥步履从容,率先而行,望舒、璇玑等十余人紧随其后,心情各异,既有即将触及核心机缘的激动,更有对前方未知与身旁这位神秘老板的深深忌惮。

光梯尽头,并非预想中的殿门,而是一层如同水波般荡漾的、半透明的混沌胶质薄膜。薄膜之后,光影朦胧,看不真切。

李逍遥没有丝毫犹豫,一步踏入。

仿佛穿过了一层温暖的、带着百般滋味的汤羹,眼前豁然开朗。

五味殿内,景象与外界截然不同。

并无金碧辉煌的雕梁画栋,也无仙气缭绕的亭台楼阁。整个殿内空间广阔无垠,仿佛自成一方天地。脚下是光滑如镜、倒映着上方景象的黑色“石板”,仔细看去,那石板竟似由冷却凝固的、极致浓缩的“酱汁”构成。

天空——如果那能称之为天空的话——是一片缓缓旋转的、由无数种色泽与香气交融的混沌云霭,云霭之中,时而浮现出巨大的厨具虚影(如山岳般的炒锅,如江河般的漏勺),时而闪过某些难以名状的、正在被烹调的星辰与世界的幻象。

而在空间的中央,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九尊巨大无比、形态各异的 灶台。

第一尊灶台,由万年玄冰砌成,寒气逼人,其上悬浮着一团永不冻结的“太一真水”,水中有银鱼般的道纹游动。

第二尊,则是由地心熔岩凝聚,烈焰熊熊,一口巨大的石锅在其中沉浮,锅沿烙印着古老的火焰符文。

第三尊,竟是一株活着的、枝叶繁茂的“世界树”的树桩,年轮中心天然形成凹槽,散发着磅礴生机。

第四尊,以星辰核心打造,星光璀璨,引力扭曲着周遭的空间……

九尊灶台,分别对应着水、火、木、金、土、风、雷、光、暗等九种烹调之基,或者说,九种构成万界滋味的本源法则!

每一尊灶台之上,都摆放着一些或是完整、或是正在处理中的、散发着难以想象气息的食材。有些食材,众人甚至无法理解其存在形式,仿佛只是一团扭曲的规则,或是一段凝固的时间。

而在九尊灶台环绕的最中心,则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由某种温润白玉构成的 长案。长案之上,空空如也,却散发出一种“包容万物”、“承载一切”的意蕴,仿佛是一切滋味的最终归宿。

整个大殿,安静得可怕。只有九尊灶台自身散发出的法则波动,以及中央长案那无声的召唤。

“这里……就是烹制‘万界饕餮宴’的地方?”璇玑真人声音干涩,带着震撼。他能感觉到,此地任何一尊灶台,任何一件看似随意的厨具,其蕴含的道韵与威能,都远超他见过的绝大多数仙器!

“九基归元,一案承道……果然不愧是太古大能的手笔。”玉清道人亦是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敬畏。

那年轻散修更是看得目眩神迷,感觉自己如同蝼蚁误入了神明的厨房。

唯有李逍遥,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九尊气势恢宏的灶台,最终落在了中央那看似空无一物的白玉长案上,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

“架子摆得挺足。”他低声自语,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的大殿中清晰可闻,“就是少了点烟火气,冷冰冰的,不像个吃饭的地方。”

这话听得璇玑、玉清等人眼角直跳。如此神圣之地,在他口中竟被嫌弃“冷冰冰”、“不像吃饭的地方”?

就在这时,大殿中央那白玉长案上空,混沌云霭一阵翻涌,一道模糊的、由无数细微光点(仿佛是最细微的调味料颗粒)凝聚而成的身影,缓缓浮现。

那身影看不清面容,只能隐约辨出人形,它没有散发出任何威压,却仿佛是整个五味殿法则的聚合体,它的出现,让九尊灶台的法则波动都为之微微一滞。

一道不含任何感情、如同既定规则般的声音,回荡在殿内每一个生灵的识海:

“觐见者。”

“吾乃此殿殿灵,奉‘食为天’之主遗志,执掌五味殿,筛选‘宴’之参与者。”

“欲得宴席资格,需通过‘品心’之试。”

“心映五味,道显于前。合乎标准者,可入内殿,观摩宴席残韵,觅得一丝造化。”

“不合者,逐。”

殿灵的声音冰冷而绝对,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品心……”望舒仙子轻声重复,清冷的眸子看向那白玉长案,似乎明白了什么。

璇玑真人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殿灵虚影拱手道:“晚辈愿先试之。”

殿灵没有回应,只是那白玉长案上,忽然荡漾起一圈涟漪,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下了石子。一道柔和的光芒自长案上升起,笼罩住璇玑真人。

璇玑真人身躯一震,闭上双眼,脸上神色变幻不定,时而欣喜,时而凝重,时而挣扎。片刻之后,光芒散去,他踉跄后退一步,脸色微微发白,额头竟有冷汗渗出。

那白玉长案上,并未出现任何具体事物,但殿灵的声音已然响起:

“道心:求知。执着于星象推演,欲窥万物轨迹,却失之于‘味’之本真体验,过于依赖外算,内味不足。评定:下品。可观摩,无缘承道。”

璇玑真人脸色一黯,虽早有预料,但被直接评定为“下品”,心中仍是失落,默默退到一旁。

接着,玉衡子、玉清道人等人依次上前接受“品心”之光照射。

玉衡子被评定为:“道心:谋算。精于布局,权衡利弊,然心思过重,算计掩盖了本心对‘味’的纯粹感受。评定:中下。”

玉清道人则是:“道心:超然。秉持昆仑正道,心怀天地,然过于追求‘形而上’之道,轻视了‘形而下’之味的根基。评定:中品。”

轮到那年轻散修,他紧张得浑身发抖,在光芒笼罩下,脸上竟露出了如同回到母亲怀抱般的安宁与满足。光芒散去后,殿灵沉默了片刻,才道:

“道心:质朴。心思纯粹,知足常乐,对‘味’有最原始的向往与珍惜。然根基浅薄,见识有限。评定:中上。”

这个结果出乎不少人意料,一个筑基散修,道心评定竟在玉清道人之上!可见这“品心”之试,与修为并无直接关系,更重在道心本质与“食”之道的契合度。

最后,轮到望舒仙子。她步入光芒,清冷的面容在光晕中显得有些不真实。她闭目良久,周身那原本圆融了许多的剑意自然流转,竟与那“品心”之光隐隐共鸣。

光芒散去,望舒仙子睁开眼,眸中清光更盛。

殿灵道:“道心:冰魄初融。剑心通明,渐悟‘至味无味’之理,开始以剑心映照百味,调和刚柔。评定:上品。可入内殿,有望承得一丝道韵。”

望舒仙子微微颔首,并无太多喜色,似乎对此结果早有预料。

至此,除李逍遥外,众人皆已试过。结果最好的望舒仙子也仅是“上品”,仅得“有望”承得道韵。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于李逍遥身上。这位深不可测的存在,他的“心”,又会映照出何等光景?能超越“上品”吗?

李逍遥在众人的注视下,慢悠悠地走到白玉长案前,甚至还伸出手指,敲了敲那温润的案面,发出清脆的响声。

“品心?”他抬头看向那殿灵虚影,笑了笑,“我的心,怕你这张桌子,承不住。”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狂妄!无比的狂妄!

这五味殿乃至太古大能“食为天”所留,这白玉长案更是核心之物,殿灵执掌法则,他竟敢说承不住他的心?

殿灵那由光点构成的身影似乎波动了一下,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规则之下,众生平等。试过便知。”

一道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浓郁、都要深邃的光芒,自长案上轰然升起,如同实质的光柱,将李逍遥完全笼罩!

然而,这一次,异变陡生!

那光芒在笼罩住李逍遥的瞬间,并非像之前那样映照其道心显化,而是猛地一颤,仿佛遇到了某种无法理解、无法承载的存在!

白玉长案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嗡鸣”声,光滑如镜的案面上,竟开始浮现出无数细密的裂纹!那裂纹之中,并非黑暗,而是流淌出了混沌的色彩,仿佛有无数世界在其中生灭,无数滋味在其中演化、爆炸、归墟!

殿灵那原本毫无感情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波动,甚至带上了一丝…… 惊惧!

“不……不可能!你的心……不是心!”

“是……是‘源’!是‘无’!是……是‘道’本身?!”

“承载不能!法则冲突!五味殿……要崩溃了?!”

在所有人骇然欲绝的目光中,那笼罩李逍遥的光柱轰然破碎!白玉长案上的裂纹急速蔓延,整个五味殿开始剧烈震动,九尊灶台光芒乱闪,上方的混沌云霭疯狂翻涌!

李逍遥立于震荡的核心,周身依旧平淡,仿佛只是吹散了一缕扰人的尘埃。他看着那几乎要碎裂的白玉长案和波动不休的殿灵,无奈地摇了摇头:

“早说了,你承不住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