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刚蒙蒙亮,安和城城楼的木门就被推开了。

小林抱着卷得紧实的全景图走进来,身后跟着扛着木桌的两个士兵——这张桌是临时从伙房挪来的,桌面虽有道裂痕,却足够铺开整张图纸。

刚摆稳,门外就传来熟悉的动静:老周的铁锹磕着石阶,阿溪指尖的水珠滴在石板上,烈哥的火折子“滋啦”一声燃着,青羽的衣摆带起一阵风,四人几乎是踩着晨光凑到了桌前。

“别磨蹭,先从山坳开始——那儿是核心,得先把架子搭稳。”

老周率先伸手,粗糙的指尖按在图纸上山坳的位置,炭笔在他手里转了个圈,立刻圈出两道弧线,“我沿山坳两侧筑十道‘阶梯土墙’,每道高两丈、宽一丈,墙顶留半尺深的槽——专门种棱镜草。”

他抬头看向烈哥,铁锹把往桌边一磕,“你小子的火异能得跟上,在槽边埋‘火石’,黑铁裹着那种,敌人来了你一点,火顺着石缝钻进草根,棱镜草就成‘火墙’,烧得他们连靠近的胆子都没有。”

烈哥指尖的火苗晃了晃,在火石位置画了个小圈:“火石我早让工匠备了,昨晚试了块,烧半个时辰都不熄。但有个问题——火太旺容易把草烤枯,得阿溪帮着控温。”

阿溪立刻俯身,指尖在土墙根部画了道蜿蜒的线,像条小蛇:“我在墙根埋‘暗水脉’,一头接山涧,一头通槽底,你点火我就通水,水渗进土里刚好降温,保证草不枯、火不灭。”

青羽一直没说话,这时忽然伸手,指尖在山坳外的小路上划了道斜线:“光有火墙不够,得加层陷阱。我在小路两侧种‘风杨’,这树长得快,枝桠脆得很,我用异能让枝桠交叉缠成‘假路’——敌人一踩,枝桠断了,人直接摔进老周挖的土坑。”

他顿了顿,风刃在指尖凝出个小尖,往土坑位置一点,“坑底铺荆棘,老周你用土异能让荆棘扎根,再往上覆层薄土,谁也看不出来。等敌人摔进去,棱镜草的光刚好照下来,就是瓮中捉鳖。”

小林看着图纸上渐渐成型的“山坳防御链”,指尖在火墙与陷阱间连了条线:“再加个信号——青羽你在风杨上绑根红绳,敌人踩断枝桠时,红绳就掉下来,城楼上的哨兵一看见,立刻敲钟示警。”

老周拍了下桌子:“这主意好!既隐蔽又管用,省得咱们总盯着。”

几人刚把山坳的方案敲定,目光就移到了南边的河谷——图纸上那条蓝色的线,是安和城的水源地,也是防御最容易出纰漏的地方。

阿溪盯着河谷边缘,指尖的水珠在纸上晕开个小圈:“这里得种‘水藤’,我前几天去河谷看过,苗长得壮,三天就能栽满岸。这藤能顺着水长,我用异能催它结‘刺果’,果子熟了就掉水里,顺着水流漂,敌人要是从水里摸过来,藤缠腿、果扎手,根本近不了岸。”

老周立刻接话,在河谷边画了几道短横线:“我在岸边长筑三道‘月牙土坝’,坝身留指粗的孔——水藤的根能扎进孔里吸水,藤叶又能顺着坝爬,刚好把坝裹成‘绿墙’。就算敌人从岸上攻,土坝挡着,水藤缠着,也够他们喝一壶。”

烈哥忽然凑过来,火折子往土坝上一点:“我在坝顶涂层‘慢燃火油’,平时不燃,敌人一砍坝,刀碰火星就着,烧得他们不敢碰坝。”

阿溪赶紧摆手:“别太急,火油离水藤太近,万一烧着藤怎么办?”

烈哥挠挠头,把火油的位置往坝外挪了挪:“这样总行了吧?离藤三尺远,只烧敌人不烧藤。”

众人都笑了,小林在火油位置画了个小叉:“就按这个来,下午让士兵先筑一道坝试试。”

眼看东、南两个关键区域的方案都有了眉目,几人的目光却卡在了西边的林地——图纸上那片密密麻麻的绿,是安和城的“天然屏障”,可树密路杂,既不好筑墙,又怕异能用重了伤了自家的树。

青羽皱着眉,指尖的风旋转得越来越快:“总不能让林地成缺口吧?上次黑铁城的人就是从树里摸进来的,要是这次没防住,之前的方案都白搭。”

老周也犯了难,铁锹把在地上戳来戳去:“筑土墙吧,树太密,挖不动根基;种植物吧,又怕跟原有树木抢养分——难搞。”

烈哥把火折子往桌上一放,有些不耐烦:“实在不行,我烧几棵树,清出片空地筑墙!”

话刚说完,就被阿溪瞪了一眼:“那是安和城的防风林,烧了冬天风沙怎么办?你想让城里人种不了地?”

烈哥脸一红,没再说话。

小林盯着林地的图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边——他忽然想起上个月去黑铁城废墟时,见过一种缠在树上的藤,明明爬得满树都是,却没伤着树干分毫。

“等等!”他猛地抬头,眼睛亮了,“有个东西能用上——‘缠树藤’!”

几人都愣住了:“缠树藤?那玩意儿软趴趴的,能防敌?”

“能!”小林伸手在林地的树上画了圈,“咱们把缠树藤栽在每棵树的根部,让它顺着树干爬,青羽你用风异能让藤枝交织成网,网眼刚好能卡住人的腿。

老周你在树下埋‘暗土刺’,跟藤网连在一起——敌人一碰到藤网,土刺就从地里冒出来,缠住他们的脚。这样既不用砍树,又能形成防御,还不伤原有林木。”

老周一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这个!缠树藤城外坡上就有,我下午就带人去挖,保证明天就能栽上。”

青羽也松了口气,风旋渐渐散去:“藤网的密度我来控,远看跟普通藤蔓没区别,敌人根本发现不了。”

烈哥又凑过来,眼里闪着光:“我在藤网表面涂层‘磷粉’,晚上发光,既能照路,又能提醒咱们敌人来了——磷粉燃点低,不烧藤。”

阿溪笑着补充:“我再用异能给藤叶裹层‘水膜’,万一烈哥的磷粉着了火,水膜能立刻灭火,省得烧着树。”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原本卡壳的林地方案,转眼就变得周全。

几人又接着议北边的荒地——那里土薄,种不了树,就规划种“刺棘”,老周筑矮土埂分块,烈哥埋小火粒防野兔,阿溪引细水浇苗;

议城楼的警戒——青羽在四角设“风哨”,风一有异动就响,比士兵轮岗还灵敏;议应急方案——要是某处防御被破,老周立刻补土墙,阿溪用水藤缠敌,烈哥放火阻路,青羽带士兵绕后,形成“围堵圈”。

太阳渐渐升到头顶,伙房的士兵送来干粮,几人都没顾上吃——图纸上的炭笔痕迹越来越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每个角落都有了植物与异能的搭配:

山坳的“火墙+风哨+土坑”,河谷的“水藤+土坝+刺果”,林地的“缠树藤网+暗土刺+磷粉”,荒地的“刺棘+土埂+小火粒”,还有连接各区域的“信号绳+风哨+应急队”,像一张织得密不透风的网,把整个安和城裹在了中间。

老周终于放下炭笔,拿起块干粮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这方案……比我之前筑过的任何土墙都靠谱!”

阿溪也拿起干粮,指尖的水珠滴在纸上,刚好晕在“安和城”三个字上:“等建好了,咱们就真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小林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接下来要一步步落地的“安稳”。

他拿起炭笔,在图纸最上方写下“防御体系·草案定稿”七个字,然后抬头看向四人:“吃了饭,咱们就分工——老周带人造土坝、挖藤苗,阿溪准备水藤和水脉,烈哥备火石、磷粉,青羽去林地规划风网位置。咱们抓紧时间,争取十天内把框架搭起来!”

“好!”四人异口同声地应着,手里的干粮嚼得更急了——窗外的阳光洒在图纸上,那些炭笔勾勒的线条,仿佛已经变成了真实的防御屏障,在安和城的土地上,慢慢舒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