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雾屿方程式 > 第182章 Part 182 危险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雾屿方程式

第二卷:雾屿交错

part 182 危险者

江屿的世界,危机重重?

吴雾清楚——

他的世界是是江明远坠楼案背后深不见底的漩涡,是植物人病房催缴费用的冰冷账单,是黑豹拳场飞溅的血沫和骨头碎裂的闷响,是深巷的职高混混与网吧门口紫红头发的不良青年眼里闪过的忌惮,是静波市刑警队不为人知的地下线人。

的确是混乱到危机重重,也是高风险熵值的黑暗丛林。

可吴熙精心校准过坐标轴的世界就真的是安全无虞的吗?

少女脖颈处残留的樱花烙印还在隐隐发痛,心底仍旧埋藏着偷题作弊的屈辱和恐惧,还有江屿掌握着的无数妈妈违规补课和泄题证据,以及西郊湿地公园里那道悬在黎曼猜想深渊上的危桥。

“沈洲学长。”吴雾清澈的鹿眼迎上沈洲的目光,平静得像被冰雪覆盖的湖面:“感谢提醒,但我用贝叶斯定理,计算过风险系数了。”

沈洲似乎没料到会是这样的开场白,他的目光再次瞥向窗外野性难驯的少年——

爵士乐裹着冷气吹起墨绿色遮阳棚边缘,江屿依旧在百无聊赖地抛接银色打火机,恣意游走的幽蓝火焰危险地舔着他骨节分明的手指,倒影在玻璃上的眉眼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

可吴雾胸腔里被精密计算和严苛规则束缚了十七年的心脏,此刻正为窗外危险的光影,跳动得毫无章法:“根据贝叶斯定理,结合江屿过往行为模式,当前环境变量,以及我的应对策略,预估‘被江屿的世界牵连并遭受不可逆伤害’的概率为 p(A)。”

“p(A) ≈ 7.3%。”少女清冷的嗓音在咖啡香中清晰响起,带着斩钉截铁的坚定:“但如果因此选择规避江屿的世界,就会导致‘人生轨迹彻底偏离自我意志,成为预设程序傀儡’。”

“这个概率,记为 p(b)。p(b) ≈ 93.7%。”吴雾自信地仰起头,阳光勾勒出她小巧却倔强的下巴:“沈洲学长,在 p(A) 与 p(b) 之间,我相信任何一个真正成熟理智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并且,至少这是我自己选的路,我就会心甘情愿地负责到底。”

“7.3%?”沈洲蹙起温润的眉峰,他无意识捏紧了骨瓷杯柄,杯沿残留的奶沫拉花在指尖挤压下轻微变形:“这个数字……小雾学妹是基于什么模型得出的?样本量是多少?变量控制——”

未尽的提问消散在少女倏然起身的动作里,吴雾的笑意纯然又决绝,眸光清醒又锐利:“沈洲学长,谢谢你。”

校服裙摆掠过的气流微微掀起原木桌上的笔记本纸页,沈洲凝视着少女面向碎金般光晕里的身影,恍惚看见去年cmo冬令营领奖台上,那个被吴熙按着背诵标准答案的提线木偶。

沈洲忽然释然地笑了笑,他明白所有的劝导已然失去意义——

吴雾绝不是他曾以为的那个没有主见的温顺乖乖女,少女骨子里的疯狂和倔强,不逊于23年桀骜到当众摔碎cmo水晶奖杯的暴徒,她注定会选择一步步踏入这个名为‘江屿’的风暴眼。

他说错了。

原来,自己和他们两个,才不是一路人。

俊秀如竹的青年站起身,拿起公文包,沈洲最终只是温和地叮嘱了一声:“小雾学妹,保重。预祝明天选拔赛顺利。”

“沈洲学长,”吴雾蓦然开口,并非是在挽留,而是真诚的请求:“如果学长在冬河大学应用数学学院,有得到什么与江明远教授有关的讯息,拜托学长一定要告诉我。”

阳光勾勒着少女纤细的轮廓,吴雾的鹿瞳里是清晰的逻辑链——

「当莫比乌斯环失去交点,你我皆是ζ函数的囚徒」。

妈妈和江明远的主要人脉都在数学界,如果连他们二位都成了ζ函数的囚徒,求助或警告的对象,也一定在自己的社交圈内。

全国最顶尖的冬河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里的各位教授及院士,大概率属于妈妈和江教授的社交圈。

“小雾学妹,”沈洲目光浸满难以言喻的复杂:“......被资本和权力挟持的谜题,贸然去触碰,可能会引火烧身。或许你我应该选择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吴雾的梨涡忽然绽放,清甜得如同初夏枝头初熟的浆果,“沈洲学长,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告诉我们,再精密的系统也有其无法自证的命题。”

少女清冷的声线染上几分暖意:“就像黎曼猜想,它悬而未决的零点,既可能是深渊,也可能是——通往新大陆的航标。”

“况且,胜负未定之前,如何断定我们的做法是否称得上‘明哲’二字呢?”

“沈洲学长,”吴雾深吸一口气,将杯中冷掉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的余味在舌尖蔓延,却带来了一种挣脱束缚后的清醒:“对你我而言,父母辈的行为已经注定把我们牵涉进这局棋。”

“学长就这么确定——莫比乌斯流转桥的市政工程项目,真的风险可控?......你刚刚明明在平板上计算过桥梁的空间曲面结构。”

沈洲温润的表情彻底凝固,像一尊精心雕琢却骤然出现裂痕的玉像。

数学不会说谎。吴雾背起粉色书包,带子在纤细的肩头勒出一道柔韧的弧度:“我认为,处理问题就如同解数学方程,掌握的未知数越多,完美解决的概率就越高。”

沈洲心中微动,少女的每句话都像精准嵌入齿轮的楔子——

他无法否决自己用最擅长的数学计算出的高风险率,也无法忽视母亲对莫比乌斯流转桥项目‘若成,则是数学与工程的完美联姻;若败,恐怕是整个企业的墓碑’的评论。

“小雾学妹,”沈洲镜片后的目光褪去了沉静如水的从容:“你比我想象中更聪明,也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