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八条神骏蛟龙牵引的华贵銮驾,如同移动的水晶宫阙,平稳而威严地分开下方万顷碧波,荡开层层涟漪。

整个仪仗队伍煊赫无比,旌旗招展,伞盖如云,护卫的虾兵蟹将盔甲鲜明,步伐整齐,巡海夜叉开道,蚌女宫娥手持香花宝扇随行,所过之处,祥光瑞霭经久不散。

如此阵仗,早已惊动了沿途的东海生灵,无数色彩斑斓的鱼群远远避让,又忍不住好奇地簇拥观望;各色水族精怪从珊瑚丛中、海藻林间探出头来,窃窃私语,皆在猜测是哪位了不得的大人物驾临,竟能让东海龙王如此恭敬,亲自执礼前导。

敖广则始终陪侍在銮驾旁侧,身形略微落后半步,以示尊卑。他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混合着恭敬与热情的笑容,言语间极尽恭维之能事,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銮驾上的焦富清晰听闻:

“巡察使请看,自我东海遵从天庭教化,整饬水政以来,如今可谓是海晏河清,波澜不兴。四方水族各安其业,实乃托玉帝陛下洪福,亦是天庭威德远播之象。”

他伸手指点着沿途经过的一片片繁盛珊瑚城郭、规划整齐的海底灵田、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巡海兵将队伍,继续道,

“我东海上下,对天庭,对玉帝陛下,那是忠心耿耿,唯命是从!但有天旨降下,无不竭力奉行,从无半分懈怠。能沐浴天恩,为天庭镇守这东方水域,实乃小王与东海万千水族之无上荣光……”

他滔滔不绝,字里行间描绘出的,尽是一派太平盛世、万邦来朝的景象,言语中充满了对现状的满足与对天庭的感恩戴德。

而对于当年奉天庭严旨,配合镇压“焦富”于东海海眼那件旧事,他则是讳莫如深,巧妙地将话题始终围绕在当下的“忠诚”与“治绩”上,仿佛那段不愉快的过往从未发生过,或者说,那仅仅是一次奉命行事的、无需也不必再提的公务。

焦富端坐于宽大舒适的銮驾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窗外流光溢彩的海底世界,对于敖广这番精心准备的“汇报”,他偶尔微微颔首,却并不多言,只是静静地听着,如同一位耐心的听众。

行不多时,那闻名三界的东海龙宫便赫然在望。

但见一片无比恢弘壮丽的建筑群矗立在深海之中,其规模之宏大,构造之精巧,装饰之奢华,远胜于西海的瑰丽与北海的粗犷,确有一番独占四海鳌头的磅礴气象与深厚底蕴。

此刻,龙宫正门早已洞开,两排盔明甲亮、手持利刃的虾兵蟹将如同雕塑般肃立,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龙宫内的文武臣工,按照品阶高低,排列得整整齐齐,见到銮驾到来,在龟丞相的带领下,齐齐躬身行礼,动作划一。

与此同时,专门的礼乐队奏响了庄严而欢快的迎宾仙乐,声浪悠扬,回荡在龙宫内外。这迎接的规格,堪称龙王所能给出的最高礼节,即便是天庭一品大员亲至,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盛大的欢迎仪式后,宴席直接设在了龙宫最为开阔、也最为辉煌的“水晶殿”内。

殿顶由整块巨大的天然水晶雕琢而成,抬头便可望见上方游弋的鱼群和荡漾的水波,光线透过海水和水晶殿顶,洒下柔和而迷离的光辉。殿内玉柱盘龙,金阶铺毯,极尽奢华。

而玉案之上所陈设的珍馐百味、琼浆玉液,更是将东海的富庶与待客的诚意展现到了极致。

其品类之丰盛,制作之精良,甚至超过了以富庶着称的西海和以特色见长的北海,乃至一些连见多识广的焦富都未曾见过、散发着浓郁纯净水灵之气的深海奇珍异果,被巧手的厨役做成各种精美形态,可谓穷尽想象,极尽奢华之能事。

宴席之间,敖广更是亲自把盏,为焦富斟酒布菜,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俨然以臣属自居。

一众龙子龙孙,如温文尔雅的太子,娇俏的龙女,以及东海龙宫的文武重臣,也纷纷按序上前,向焦富敬酒,说着各种吉祥祝福的话语,殿内气氛被烘托得热烈而“融洽”,仿佛宾主尽欢,毫无隔阂。

宴毕,残席撤下,换上由东海特产“云雾仙茶”泡制的香茗,清香袅袅,沁人心脾。焦富依照巡察流程,神色一正,开始询问东海各类水政数据。包括主要水脉的详细图录、近百年行云布雨的精确记录、辖区内重要水族部落的名册与分布、以及龙宫赋税收缴与支出的账目等等。

敖广对此早有准备,闻言不慌不忙,向身旁的龟丞相略一示意。

那老成持重的龟丞相立刻捧来一大摞早已整理妥当、装帧精美的玉简与卷宗副本,恭敬地呈到焦富面前的案几上。敖广本人更是对着焦富的询问,对答如流,各项数据信手拈来,清晰明确,分毫不差。

他不仅能准确说出东海几条主要水脉近千年来的流量变化与灵机波动,还能详细列举出某些重要区域降雨量的历年精确对比,甚至对几个大型水族部落近几十年的迁徙路线、人口增减原因都了如指掌,分析得头头是道。

这一番表现,显然是下了一番苦功精心准备,务求在巡察使面前,展现出一个治理有方、数据透明、条理清晰、一切尽在掌握、无可挑剔的东海龙王形象。

焦富静静听着,看着敖广那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却又在细节处彰显用心的模样,心中不禁暗道:

“难怪这敖广能在天庭诸多仙神面前,比他那几个兄弟更吃得开,更受倚重,甚至时常被玉帝召见咨询水事。单是这份为人处世的圆滑周到,未雨绸缪的细致准备,以及对治下情况的熟悉程度,就远非敖闰、敖顺可比。”

如此一来,他心中对敖广的印象,倒是更佳了几分,原本因海眼之事可能存在的一丝芥蒂与冷意,也在此番近乎完美的接待与汇报中,消散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