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谁为文明按下重启键 > 第124章 夜瞳的指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云施加的压力持续不断。林默囚室内的光线闪烁和次声波干扰变得更加频繁,试图瓦解他的心理防线。小七面临的“温和刺激”也开始升级,加入了模拟的威胁性声音和光影效果,考验着她维持意识控制的能力。苏婉则要应对越来越刁钻、旨在引发逻辑矛盾和情绪波动的测试题。

然而,压力的熔炉并未将他们压垮,反而加速了那隐秘意识网络的巩固。尤其是在研究所进入模拟的“夜间”周期,大部分活动减弱后,这种连接变得尤为清晰。

当林默强迫自己在干扰中入睡(或者说是一种深度的冥想状态)时,他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了那股连接。不是声音,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明确的方位感和一股催促他“观察、记忆”的意念流。这意念流带着夜瞳特有的、古老而疲惫的气息,也夹杂着小七的担忧和苏婉的冷静分析。他瞬间明白,这是夜瞳在利用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继,将他们三人的意识短暂地串联了起来!

这是一个极其脆弱且短暂的连接通道,无法进行复杂交流,但足以传递最关键的信息和情绪支持。

夜瞳的意念(沉重而缓慢): “时间……不多……我的干扰……会被察觉……记住……路径……”

一股模糊的、关于研究所部分区域的结构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林默的脑海。这信息并非详细地图,而是重点标注了几个关键点:他所在囚室区域的大致方位、通往某个“废弃能源管道”的可能的检修通道位置、以及一个代表着“高度危险”但也可能是“出口”方向的区域标记。这些信息碎片化,却至关重要。

苏婉的意念(冷静、快速): “林默,相信感知。小七安全,我们在学习控制。周云依赖中央控制系统,找节点……”

小七的意念(微弱但坚定): “林叔叔……我能‘看’到一点……坏人的巡逻……有规律……晚上……人少……”

短暂的连接持续了不到一分钟,便如同风中残烛般摇曳欲熄。但在断开前,一股强烈的、共同的决心汇聚在一起:等待时机,准备逃离。

连接中断后,林默躺在硬板床上,心脏狂跳。这不是幻觉!他们真的在绝境中建立起了联系!夜瞳提供的方位信息虽然模糊,但给了他一个努力的方向。他不再是一个人在黑暗中盲目挣扎。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默变得更加“配合”。他开始在送餐时,用指甲在塑料餐盒上留下不易察觉的划痕,记录着他推测的时间和观察到的一些细微动静(比如特定时间远处传来的某种设备启动声)。他更加专注地感受通风气流的细微变化,聆听各种声音的来源方向,试图将夜瞳传来的碎片信息与现实环境对应起来。

有一次,当次声波干扰特别强烈时,他甚至故意表现出烦躁和不适,用力拍打墙壁,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掌却仔细感受着墙壁传来的震动,判断隔壁是否是实心结构还是可能存在通道。

小七那边,在夜瞳和苏婉的远程指导下,她的“表演”越发逼真。她能在测试中精准地控制自己表现出来的“恐惧阈值”和“恢复速度”,让数据看起来既自然又符合一个敏感孩子应有的反应,同时巧妙地隐藏了自己意识核心的成长。她甚至开始尝试主动感知附近巡逻警卫的情绪波动,寻找他们换岗时可能出现的松懈时刻。

苏婉则利用复杂的测试作为掩护,她的思维像一台高速计算机,不仅应对着问题,更在分析着测试系统本身的逻辑漏洞和可能存在的后门。她试图在脑海中构建研究所控制系统的模型。

周云确实察觉到了异常。数据变得“太完美”了,尤其是小七的,仿佛经过精心雕琢。而林默从最初的抗拒到后来的“平静接受”,也显得有些不自然。他加强了监控,增加了巡逻密度,特别是夜间。

“他们在计划着什么。”周云对自己的首席助理说,眼神冰冷,“虽然不知道他们如何沟通,但这种默契度在提升。看好那个‘母体’(夜瞳),我怀疑她在搞鬼。另外,对林默的准备可以提前了,是时候进行更深入的‘访谈’了。”

压力在暗中持续升级,但抵抗的种子已经发芽。在夜瞳的指引和彼此支撑下,林默、苏婉和小七,这三个被物理隔绝的个体,正悄无声息地编织着一张逃脱的网。研究所的夜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一场精心策划的突围,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