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谁为文明按下重启键 > 第253章 湖心石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色晶石柔和的光芒洒满整个地下空间,如同永恒的月辉。空气冰冷而纯净,带着水汽与岩石的气息。中央的地下湖水面无波,静谧得仿佛一块巨大的蓝色水晶,倒映着穹顶的“星辰”。

然而,苏婉和秦风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被湖泊对岸岩壁上那巨大的石刻牢牢吸引。

那并非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一幅宏大的叙事浮雕,覆盖了整片高达十余米的岩壁。石刻的风格古朴而抽象,线条历经岁月打磨略显模糊,但整体格局依然清晰可辨。

“我们过去看看。”苏婉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她搀扶着秦风,两人沿着湖畔崎岖不平的岸边,小心翼翼地向着对岸挪动。

每一步都耗费着秦风巨大的力气,他的脸色在白色光芒映照下显得更加苍白,冷汗不断从额角滑落。但他咬紧牙关,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向了那面石刻,仿佛那上面蕴含着能够缓解一切痛苦的良药。

终于,他们来到了石刻下方。仰头望去,浮雕的细节更加震撼人心。

石刻的最上方,刻划着一个巨大的、结构精密的球体或某种设施,周围环绕着无数细密的、如同基因链般的螺旋线条,又像是蔓延的根须或神经网络。它散发着光芒(石刻通过环绕的射线状线条表现),如同一个仁慈的造物主,向下方洒落“种子”或“代码”。

“这……可能就是‘起源之心’,或者它所代表的文明核心。”苏婉仰着头,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在“起源之心”的下方,石刻分成了几个明显的区域。一部分描绘着欣欣向荣的景象:奇特的植物生长,形态各异的生物(有些依稀能看出是现代生物的雏形,有些则完全陌生)和谐共处,还有代表着“人类”的简化形象,正在建造城市,仰望星空。这部分充满了生机与秩序。

但紧接着,画面急转直下。代表病毒的、那些扭曲的螺旋线条和尖锐的棱刺状图案开始出现、蔓延。它们最初似乎是“起源之心”播撒的一部分,但逐渐变得狂暴、失控。象征着毁灭的波浪、破碎的山脉、倒塌的建筑占据了石刻的大片区域。那些“人类”形象在病毒图案中挣扎、变形,有的化作了狰狞的怪物(形态与现在的变异体有相似之处),有的则在光芒中消逝。

“病毒的播散……文明的衰退……变异的发生……”秦风低沉的声音响起,他依靠着拐杖,手指虚点着石刻上的关键部分,仿佛在复盘一场远古的战役。

石刻的第三部分,则显得更加晦涩。它描绘了少数“人类”形象,他们似乎找到了与病毒共存的方式。他们的身体周围环绕着温和的螺旋线条,与那些狂暴的病毒图案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聚集在一个较小的、散发着稳定光芒的符号周围(那符号与林默之前传递信息时提到的“稳定锚点”符号极其相似),似乎在守护着什么。而在更远处,巨大的球体(“起源之心”)光芒变得黯淡,甚至出现了一些裂痕,被大量扭曲的病毒线条所缠绕、侵蚀。

“看这里,”苏婉指着那少数身体环绕温和线条的人形,“这很可能就是‘可控共生’的早期雏形!他们成功了,在灾难中找到了出路!”她的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古老的证据,极大地佐证了她一直坚持的理论。

最后,石刻的底部,描绘着一条隐秘的路径,通向地底深处一个发光的点。而这条路径的起点,似乎就在这个洞穴的某处。

“这条路径……指向哪里?是更深层的秘密,还是离开这里的出口?”秦风的目光锐利,分析着石刻传递的最后信息。

两人沉浸在巨大的信息冲击中,久久无言。这面石刻,如同一部凝固的史诗,验证了苏婉的猜想,揭示了病毒的起源(作为某种“催化剂”或“工具”),文明的兴衰轮回,以及那一线渺茫的生机——“可控共生”。

“周云……他想要的,是掌控‘起源之心’的力量,重复石刻中‘播撒’的过程,但他选择的是剔除不可控性,创造绝对服从。”苏婉的声音带着一丝明悟后的冰冷,“他看到了灾难,却没看到,或者说拒绝看到‘共生’的可能。他走向了歧路。”

秦风点头,他的目光从石刻上收回,看向苏婉,眼神坚定:“所以,我们的路,是正确的。必须阻止他,必须找到‘起源之心’,完成净化。”

就在两人因这重大发现而心潮澎湃之际,秦风突然猛地转头,犀利的目光扫向身后静谧的湖泊和来时的那条通道,手中的匕首瞬间握紧。

“有动静。”他压低声音,全身肌肉紧绷,进入了战斗状态。

苏婉心中一凛,立刻收敛心神,紧握小刀,警惕地顺着秦风的目光望去。

白色光芒笼罩下的洞穴依旧寂静,湖水无波。但一种微妙的、被窥视的感觉,如同冰冷的蛛丝,悄然爬上了两人的脊背。

这片埋藏着远古秘密的净土,似乎并非只有他们两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