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胜利的余温尚未散去,硝烟味仍隐约掺杂在清冷的空气中,但“希望前哨”的氛围已然不同。如果说之前苏婉三人是凭借“奇迹”(净水、绿苗)和“新奇”(声波装置)赢得了生存空间和部分人的追随,那么这场干净利落的防御战,则真正为她们的理念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基石”。

人们看待她们的目光里,最后一丝疑虑被由衷的敬佩和依赖所取代。那套曾被克罗宁斥为“玄乎”的预警防御体系,如今成了前哨赖以生存的保障。苏婉的每一句话,在公共会议上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分量。

战斗结束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玛莎当着所有人的面,正式任命苏婉为前哨的“技术与发展顾问”,地位与她这位治安官和克罗宁这位元老并列。没有人提出异议,甚至连克罗宁也只是抱着胳膊,闷声说了一句:“能打跑狼崽子,就是本事。” 这已是他能给出的最高赞誉。

阿雅虽未接受任何具体职务,但她“无声死神”的威名已传遍前哨。孩子们看她的眼神带着畏惧与崇拜,守卫们则带着绝对的尊敬。她依旧沉默,但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前哨武力的定海神针,她的意见(虽然极少表达)在防御事务上拥有决定性的权重。

小七则成了前哨的“幸运星”和“小先知”。她那看似玄妙的预警能力被实战证实后,人们不再视其为孩童的呓语。当她走在聚居区内,会有妇人慈爱地摸摸她的头,会有守卫郑重地向她点头致意。她不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也成为了被信赖的、守护集体的一员。

然而,团队的三人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夜晚,在她们那间依旧简陋的小屋里,气氛沉静而务实。

“这只是开始,”苏婉用炭笔在旧图纸上勾勒着,上面是依据战斗数据优化后的防御网络扩展图,“‘血狼’不会甘心失败,他们可能会带来更多人,更强大的武器。我们的预警范围还需要扩大,反应速度需要更快。”

阿雅仔细擦拭着那把立下大功的狙击步枪,闻言点了点头,言简意赅:“需要更多高处狙击点,和隐蔽机动路线。”她已经开始在脑海中规划下一步的防御纵深建设。

小七坐在床边,晃着小腿,听着大人们的讨论。她忽然小声说:“那些跑掉的‘狼’……心里很‘生气’,还有点……‘害怕’苏婉阿姨和阿雅阿姨。但是……还有一个地方,感觉……更远的地方,有‘很大很大’的……‘乱糟糟’的感觉,说不清楚。”她努力描述着那种模糊而庞大的感知,超出了她以往的经验。

苏婉和阿雅对视一眼,神情凝重。小七的感知极少出错,这暗示着可能还存在更庞大、更未知的威胁。这让他们刚刚取得的胜利,显得更像是一场更大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我们需要更强。”苏婉放下炭笔,语气坚定,“不仅仅是防御。我们需要更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了解其他幸存者势力,甚至……尝试与一些非敌对的智慧变异体接触。”她说出了那个更超前、也更危险的想法。这是“可控共生”理念必然要面对的下一阶段。

阿雅没有反对,只是默默地将擦好的步枪组装完毕,动作流畅而精准。她的态度明确:无论前路如何,她都会是开拓之刃与守护之盾。

小七似懂非懂,但她能感觉到苏婉和阿雅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担忧。她靠进苏婉怀里,小声说:“我会努力‘看’得更远,更清楚。”

她们知道,基石虽已铸就,但大厦远未建成。她们用一场胜利赢得了话语权和实践理念的空间,但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复杂的内部整合、更严峻的外部挑战,以及那条通往“共生”道路上必然布满的荆棘与未知。

第二天,苏婉向玛莎和克罗宁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前哨防御与发展规划草案》,其中不仅包括防御体系的升级,还首次正式提出了“对外探索与情报搜集”、“有限度生态恢复试验”以及“建立与其他幸存者据点通讯”的长期目标。

这份草案在前哨核心层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克罗宁对“与怪物接触”的部分依旧强烈反对,但对加强防御和对外探索表示支持。玛莎则看到了草案中蕴含的、让前哨真正走向强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最终,在苏婉的坚持和玛莎的权衡下,草案的大部分内容获得了通过。前哨的资源开始向技术研发、情报搜集和人才培养倾斜。一个以苏婉为核心,阿雅提供武力保障,小七提供特殊预警,并吸纳了前哨中有潜力的年轻人(如杰克、里克)的“发展小组”正式成立。

团队的理念,不再仅仅是三个人的坚持,而是开始转化为一个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她们播下的种子,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浇灌后,终于开始在这片名为“希望”的土地上,抽枝散叶,试图成长为能够庇护更多人的参天大树。

前路依旧漫长且危险,但希望的火炬,已然被牢牢握在了手中。苏婉、阿雅和小七,站在新的起点上,准备引领着这个初具雏形的“新纪元”火种,走向更加不可预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