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谁为文明按下重启键 > 第300章 分歧与共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哨兵Ξ”、“深空信标”、“帷幕”。

这三个从存储棒外层剥离出的关键词,如同三块投入“希望前哨”平静水面的巨石,在核心层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和分歧。

在仅有玛莎、克罗宁、苏婉、阿雅四人参加的最高决策会议上,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苏婉将她初步解读出的信息和基于此的推测,尽可能清晰而冷静地陈述完毕。她强调了“帷幕”那未知的监控和“清理”能力,以及“非授权访问尝试已记录”的警告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克罗宁是第一个爆发的。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上面的水杯都跳了起来,粗犷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和愤怒:“荒谬!太荒谬了!外星人?哨兵?还有他妈的什么‘帘子’(帷幕)在后面看着我们?苏婉博士,我承认你搞出来的净水和种菜的本事!但这些东西!”他指着苏婉写在板子上的那几个词,“这些东西你让我怎么信?就凭一个破棒子里几句莫名其妙的话?谁知道那是不是北塔那帮疯子临死前嗑药产生的幻觉!”

他的质疑代表了前哨中相当一部分务实派的心声。对于这些在废土中挣扎求生、习惯了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异体和掠夺者搏杀的人来说,星际尺度的阴谋和看不见的监控者,实在太过遥远和虚幻。

玛莎眉头紧锁,她没有像克罗宁那样激动,但眼神中也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审慎:“苏婉,我并非不相信你和阿雅带回的信息。但这一切……确实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认知。你如何确定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而不是某种……更高明的误导或者……我们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

阿雅站在苏婉身侧,沉默地看着争论的双方,没有立刻说话。她的手始终按在腰间的武器上,这是一种习惯,也表明她时刻准备着应对任何因理念冲突而可能引发的实际危险。

苏婉深吸一口气,她知道这是必须面对的关卡。她没有被克罗宁的怒火吓倒,也没有因玛莎的质疑而气馁。

“克罗宁先生,玛莎女士,”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我理解你们的怀疑。我们没有任何直接的、物理性的证据,比如一具外星人的尸体,来证明这一切。”她话锋一转,“但是,请想一想‘溪谷镇’——全镇居民无声无息地消失,没有战斗,没有尸体,只有精准的破坏和那个神秘的符号。想一想北塔观测站——内部人员被‘擦除’,自毁程序启动前那诡异的‘空间畸变’记录。还有,我们亲身经历的,雪山基地那个沉睡的、绝非人类造物的‘哨兵Ξ’。”

她环视众人,目光最终落在克罗宁身上:“这些事件,用我们已知的任何理论——病毒、内斗、自然灾害——都无法完美解释。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力量层级。否认它,并不会让威胁消失,只会让我们在真正的危机降临时,毫无准备。”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沉重:“林默牺牲自己修复了系统,给了这个世界一个喘息的机会。但他的牺牲,可能也像黑暗中点燃的火炬,让我们暴露在了更广阔的、充满未知危险的星空之下。我们继承了他的遗志,就不能,也绝不敢,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

提到林默,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一变。克罗宁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什么,但最终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林默的牺牲,是所有人心中的一座丰碑,也是苏婉理念最沉重的背书。

玛莎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这时,阿雅终于开口了,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实战份量:“无论信息真假,北塔毁灭是事实,山区出现未知势力痕迹是事实。基于‘存在潜在高阶威胁’这一可能性进行防御准备,是必要的生存逻辑。争论真相,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她的话非常务实,跳开了对信息真伪的无休止争论,直指核心——做好准备,总比被动挨打强。

这番话显然更能被克罗宁这样的人接受。他嘟囔着:“加强防御我没意见!但要是把资源都浪费在那些虚无缥缈的‘外星人’身上……”

“资源分配需要权衡。”苏婉接过话头,“我们不需要立刻建造星际战舰。当前的重点,是提升我们的预警能力、信息防护能力和极端情况下的生存几率。例如,基于‘帷幕’可能存在的监控特性,我们需要建立完全物理隔离的信息处理中心,研究非传统的通讯加密方式。同时,继续加强阿雅正在推进的快速反应小队和纵深防御体系。”

她提出了一个务实的、循序渐进的方案,将宏大的威胁化解为具体、可执行的防御和科研项目。

玛莎看着苏婉,又看了看依旧板着脸但似乎不再激烈反对的克罗宁,以及沉稳可靠的阿雅,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好吧。”玛莎最终说道,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我们无法证实,但也无法证伪。那么,就以‘存在未知高阶威胁’为假想前提,进行有限的、有针对性的准备。苏婉,由你牵头,成立一个‘特殊项目组’,专注于信息解读、非传统威胁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资源优先级别……定为乙等。阿雅,防御体系的升级和快速反应小队的建设照常进行,优先级甲等。克罗宁,传统防御工事和武器生产不能放松,同样甲等优先级。”

这是一个折中而明智的决定。既回应了苏婉揭示的潜在威胁,又没有因此打乱前哨现有的生存和发展节奏,兼顾了保守与进取。

克罗宁对这个安排似乎还算满意,至少他负责的部分依旧是最高优先级。他咕哝了一句:“行吧,别耽误正事就行。”算是默认了。

最高层面的分歧,暂时达成了危险的共识。

会议结束后,苏婉和阿雅并肩走在聚居区的小路上。

“谢谢。”苏婉轻声道。她知道,刚才阿雅那番务实的话,对说服克罗宁起到了关键作用。

阿雅摇了摇头:“事实如此。”她顿了顿,看向苏婉,“那个‘帷幕’……如果它真的存在,并且记录了我们的访问……”

“我知道。”苏婉的眼神变得锐利,“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更加小心。解读存储棒深层数据的工作,需要在绝对物理隔离的环境下进行。而且,我们需要开始思考,如果‘帷幕’真的降临,我们……能做什么?”

她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远方的雪山,又仿佛穿透了大气层,望向了那深邃的、隐藏着“深空信标”与“帷幕”的星空。

共识已经达成,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团队,乃至整个“希望前哨”,都将在这种对未知的警惕与探索中,走向一个更加不确定,但也可能更加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