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转瞬即逝的异常能量脉冲,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在知情者心中留下了久久不散的涟漪。苏婉和阿雅对此事保持了绝对的沉默,但行动的节奏和力度却在无声中再次提升。
地下“静滞室”的建造进入了最后的关键阶段。苏婉几乎住在了工地,亲自监督每一块屏蔽板的安装,测试每一道能量导流层的效果。她知道,这里不仅是未来解读数据的堡垒,更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前哨对抗“帷幕”那种无形威胁的唯一掩体。杰克和里克等少数知情参与者,也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压力,工作中透着一股近乎虔诚的专注。
阿雅的快速反应小队训练增加了新的科目——在模拟强电磁干扰、感官欺骗(通过特殊设备制造幻听幻视)甚至短暂失能状态下的战术配合与撤离。队员们起初极为不适,但在阿雅冷酷而精准的指导下,他们开始艰难地适应这种超越常规的作战环境。阿雅很清楚,如果“帷幕”的攻击方式涉及信息层面或直接作用于意识,那么肉体的强健和武器的精良只是最基础的保障。
小七似乎也受到了那夜无形波动的影响。她不再做模糊的噩梦,但偶尔会在白天出现短暂的失神,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极其遥远的地方。一次,她在帮苏婉整理温室的记录本时,手中的笔突然掉落,她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指尖,小声对苏婉说:“苏婉阿姨,刚才……好像有很细很细的‘丝线’……从很远的地方……碰了我一下……凉凉的……然后就不见了。”
苏婉心中一惊,表面却不动声色,轻轻握住她的手:“可能是累了,休息一下就好。”她将小七的描述默默记下,这听起来不像攻击,更像是一种……极其隐秘的扫描或接触尝试?目标是小七独特的感知能力?这让她对“帷幕”的警惕达到了新的高度。她更加注重对小七精神状态的稳定,引导她进行更基础的冥想练习,目标是构筑内在的“屏障”,而非向外“延伸”。
前哨的整体防御也在玛莎的统筹下悄然升级。克罗宁负责的物理防御工事更加注重抗冲击和抗能量侵蚀,他甚至捣鼓出几种基于苏婉早期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偏转或吸收特定能量攻击的简陋附加装甲,安装在关键位置的防御塔上。
然而,就在这种全力备战的氛围中,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了。
这天下午,小七按照苏婉的教导,在房间内进行基础的冥想练习,试图收敛心神,巩固内在。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一切都显得平静而祥和。
突然,小七的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无形的电流击中。她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陷入恐惧或失神,反而猛地睁大了眼睛,瞳孔深处仿佛有星光瞬间闪烁又湮灭。她的小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极度困惑、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理解?
她转过头,看向正在旁边桌前研究能量波形图的苏婉,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奇异顿悟感的语气,清晰地说道:
“苏婉阿姨……‘帘子’(帷幕)……它不是‘墙’……”
苏婉猛地抬起头,心脏几乎漏跳一拍。
小七微微歪着头,似乎在努力组织脑海中那些碎片化的、超越语言的信息:“它……是很多很多……‘规则’……织成的……像……像蜘蛛网?但是……不动?不对……是动的,很慢很慢……它在……‘过滤’……”
过滤?
这个词如同闪电般劈中了苏婉!
“过滤什么?”她强压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引导。
小七皱紧了眉头,努力感知着那转瞬即逝的灵感:“过滤……‘光’?不对……是……‘信息’?还是……‘可能性’?……”她的小脸垮了下来,带着挫败感,“我说不清楚……但是,它好像……不喜欢‘乱’的东西……喜欢……‘整齐’的?它把不‘整齐’的……都……扫开了?”
“扫到哪里去了?”苏婉追问,声音微微发颤。
小七茫然地摇了摇头:“不知道……‘外面’?还是……‘没有了’?”
“溪谷镇”和北塔观测站的“擦除”!“不喜欢‘乱’的东西”!“扫开”!
小七这无意识间、基于其独特感知天赋捕捉到的、关于“帷幕”本质的碎片化描述,虽然模糊不清,却与她们已知的线索惊人地吻合!它将“帷幕”从一个抽象的、充满敌意的监视者,形象化为一个基于某种未知“规则”运作的、进行“过滤”和“清理”的庞大机制!
它不是一堵实心的墙,而是一张巨大的、缓慢运动的“规则之网”!
这个认知,颠覆了苏婉之前所有的假设!
如果“帷幕”的本质是“规则”和“过滤”,那么它的目的可能并非单纯的恶意毁灭,而是维护某种它定义的“秩序”?而被“擦除”的“溪谷镇”和北塔,是因为触碰或成为了需要被“过滤”掉的“乱”的“信息”或“可能性”?
那它们(哨兵Ξ、深空信标)和“帷幕”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是被“过滤”的对象,还是“规则”的一部分?
更多的疑问如同潮水般涌来,但这一次,苏婉感到的不再是纯粹的恐惧,而是一种混合着震撼和一丝……探索欲的兴奋。她们终于触碰到了那庞大存在的一丝本质!
她立刻将这个惊人的发现记录了下来,并找来了阿雅。
阿雅听完小七断断续续、充满比喻的描述和苏婉的初步分析后,沉默了很久。最终,她看着小七,眼神复杂,说了简短却意义深远的一句话:
“看清了网,未必能挣脱。但至少,知道了该从哪里下刀。”
小七的这次意外“共鸣”,没有带来直接的威胁,却为团队对抗那无形“帷幕”的策略,撕开了一道微小的、指向本质的裂隙。
她们面对的不再是纯粹的、无法理解的黑暗,而是一个或许可以分析、可以理解的“系统”。尽管这个系统庞大到令人绝望,但“理解”本身,就是反抗的第一步。
无声的涟漪,终于触碰到了深潭之下的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