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谁为文明按下重启键 > 第362章 初译天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希望前哨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专注的阶段。实验室俨然成了一座特殊的“密码破译中心”,而破译的对象,是遥远坐标源可能发出的任何信号,破译的密钥,则是里奥意识中那个对外部同源信息产生映射的“光点”。

苏婉、杰克和小七组成了核心破译小组。他们系统地构建着一个“信号模板库”——将坐标源那次三次衰减信号,以及根据其数学特征推导出的几种可能的变体(如不同间隔、不同次数、不同强度的衰减组合),都编码成极其温和的能量印记。

每一天,他们都会选取不同的“信号模板”,在维持“生命共鸣场”的基础上,极其轻柔地“播放”给里奥意识中的“光点”听,并通过小七的感知和精密传感器的数据,记录下“光点”内部产生的每一种细微的“印记”反应。

小七的描述词汇也变得愈发丰富和精准:

“这个信号(模板A)进去,光点里面出现的‘影子’是…一圈一圈很淡的波纹…”

“换这个(模板b)…影子变成了一小串…断开的点点…”

“咦?这个(模板c)…影子好像…拉长了?像一根很细的线…”

他们逐渐积累起一套初步的“信号-印记”对应关系数据集。数据显示,“光点”对不同模式的信号模板,确实会产生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统计学上显着)的不同内部反应。这表明它的“记录”并非随机,而是具备一定的模式识别和区分能力!

“我们或许无法理解这些‘印记’在异星信息体系中的具体含义,”杰克看着初步分析报告,难掩兴奋,“但我们可以建立一种 统计关联!只要‘光点’能稳定地区分不同信号,那么未来,当坐标源再次发出我们未知含义的信号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光点’产生的‘印记’与哪个模板最相似,来推断其可能的模式类别!”

这就像是不懂外语的人,通过观察本地人对不同词语的反应(微笑、皱眉、困惑)来大致猜测词语的情感色彩一样。这是一种间接的、但极具价值的解读方法。

就在他们为这一方法论的确立而感到鼓舞时,一直持续监测坐标源的天文团队,传来了一个既令人振奋又带来紧迫感的消息——那个遥远的x射线源,再次出现了信号变化!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衰减,而是出现了一种 频率极低的、幅度缓慢变化的波动,持续了约十分钟,然后再次归于稳定。

新的信号模式!

破译小组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将记录下的新信号数据快速处理,生成对应的能量印记,然后怀着紧张而期待的心情,将其引入里奥的意识场。

实验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七和监测屏幕上。

小七闭目感知了许久,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分辨一种更复杂的“印记”。

“这个…不一样…”她轻声说,“之前的‘影子’都很简单…这个…好像…好多简单的‘影子’叠在一起?有点…有点乱…”

监测数据也显示,“光点”对新信号产生的内部反应,其能量结构比应对之前任何模板时都要复杂,仿佛同时映射了多种基础模式。

苏婉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单一指令!这可能是一段… 复合信息?或者是一种… 状态报告?”

他们迅速将新信号进行分解,尝试将其与已有的模板库进行匹配。经过复杂的算法比对,他们发现,这段缓慢波动信号,可以近似分解为三种他们已记录的基础衰减模式的某种非线性叠加!

“光点”那看似“混乱”的印记,正是对这种复合结构的直接反映!

“它…它在告诉我们更多信息!”杰克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具体内容,但我们确认了它能传递更复杂的信息结构!而且,我们的‘光点’能够识别这种复合结构!”

第一次,他们不再是被动地记录星空彼岸的陌生动静,而是真正意义上, 初步解读 出了一次信号变化的部分结构特征!

这无疑是自发现坐标以来,最具突破性的进展。他们找到了一种与高阶存在进行“信息层面”交互的、极其初步但切实可行的路径。

消息在核心层传开,带来了混合着成就感和更深忧虑的复杂情绪。他们能够开始解读了,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与那个未知存在的“对话”,在一种单方面解读的情况下,悄然开始了。

阿雅看着分析报告,只说了两个字:“加快。”

加快破译,加快理解,也要加快…为任何可能到来的、真正的“对话”做好准备。因为他们解读出的下一段信息,可能是问候,也可能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