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谁为文明按下重启键 > 第562章 生命网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默个人在能量隐匿上的突破,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燃了一盏小小的风灯,虽然光芒微弱,却清晰地照亮了前行的路径——一条迥异于以往任何技术路线,根植于生命本身哲学的生存之道。

这盏风灯的光,迅速被团队捕捉并试图放大。

苏婉第一时间召集了核心会议。林默分享了自己心态转变后带来的本质变化,青木长老则从理论层面阐述了“生命自然流动”与“系统绝对有序”之间的根本性对立。杰克团队之前陷入瓶颈的“混沌伪装”项目,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思路方向。

“我们之前的思路错了。”杰克在会议上直言不讳,带着技术工作者特有的坦诚,“我们试图用复杂的算法和精密的仪器去‘制造’混沌,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行为,其产物很可能带着人造的‘指纹’。真正的出路,或许不是‘制造’,而是‘引导’和‘融入’。”

他的目光投向了青木长老,更确切地说,是投向了生态农场里那片生机勃勃又充满自然随机性的生命网络。

“青木长老的生态农场,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具备高度混沌特征的生命能量场。如果我们能将基地的整体能量运行,与这个已经存在的、自然的生命网络进行更深度的耦合,让基地的能耗波动‘隐藏’在农场生命场的自然波动之下……”

这个设想极其大胆,意味着要将维系数千人生存的庞大基地的能源命脉,与一个相对脆弱的生物系统进行深度绑定和同步。

“风险很大。”秦风首先提出质疑,“农场的生态系统虽然稳定,但抗冲击能力有限。一旦基地能源需求出现剧烈波动,或者农场本身遭受病虫害等打击,整个隐匿体系可能会瞬间崩溃,甚至对农场造成毁灭性影响。”

“而且耦合的精度要求极高。”杰克补充道,“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极其灵敏的调控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农场生命场的细微变化,并据此动态调整基地的能源分配和运行模式,确保基地的‘信号’始终被自然的‘噪音’完美覆盖。这比设计一个固定的屏蔽场要困难无数倍。”

挑战是空前的,但希望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不再是拙劣的模仿,而是真正的共生与融合。

“再难,也要尝试。”林默最终拍板,“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最有可能骗过‘系统’扫描的道路。秦风,防御方案需要考虑这种新模式下的能源供应特点,确保在隐匿前提下,基地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最小保障能力。杰克,集中所有资源,攻克耦合调控系统的技术难关。青木长老,农场的稳定和扩张就拜托您了,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更坚韧的‘生命背景板’。”

“老朽责无旁贷。”青木长老肃然应道。

任务分配下去,整个基地如同精密的仪器再次高速运转,但这一次,运转的核心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对抗与隔绝,转向了融合与共生。

杰克团队放下了复杂的能量模型,转而开始深入研究农场生态系统的能量波动数据,寻找其内在的规律与随机性的平衡点,试图理解这种“生命的混沌”。

青木长老则带领生物团队,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和强化农场内共生菌群网络的连接,培育更具韧性和能量活性的新品种作物,旨在扩大和稳定这个自然生命场的强度和范围。

苏婉则开始着手调整基地的管理模式,将能源消耗大户的活动尽可能安排在农场生命场最活跃的时段,并制定了一系列在“隐匿模式”下的应急生活预案。

林默自己,则成为了整个计划最关键的一环——活的“调节器”。他凭借着自己对生命能量流动日益精深的感知和掌控,以及自身与农场生命场逐渐增强的共鸣,开始尝试主动引导和“润滑”基地能源流与自然生命场之间的耦合。他不再强行控制,而是如同一个高明的舞者,跟随着生命场的自然韵律,引导着能量的交互,确保两者和谐同步,不产生突兀的“杂音”。

这个过程对他的精神力和控制力是极大的考验,但他乐在其中。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当基地的运行真正与那片蓬勃的生命网络同频共振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感油然而生。那面冰冷的“镜痕”所映照出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强大的光点,而是一片模糊的、生机盎然的“生态区域”。

小七的感知也印证了这一点。

“基地的感觉……越来越淡了。”她告诉苏婉,“好像真的变成了周围环境的一部分,那些游移的‘扫描’经过的时候,停留的时间好像变短了。”

希望,在生命的脉络中悄然滋长。他们正在将自己,编织进一张由无数生命构成的、浩瀚而混沌的伪装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