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谁为文明按下重启键 > 第585章 迷雾初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混沌-I型”共鸣器的成功测试,为磐石基地的防御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林默的果断决策和苏婉的高效协调下,基地的资源开始向“混沌共鸣器”的优化与量产倾斜。杰克团队根据首次测试数据,迅速改进了能量调制算法,提升了混沌场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新一代的“混沌-II型”很快下线。

首批生产出的十二台“混沌-II型”共鸣器,被优先部署在了基地外围的关键能量节点和几个最重要的“基石”据点入口处,包括“节点一号”。这些装置不再需要持续消耗林默或核心团队的心神,它们如同自动化的哨兵,静静地潜伏着,一旦感知到符合“系统”扫描特征的探测波,便会自动激活,在局部区域制造出一片动态的、无法被解析的信息迷雾。

效果立竿见影。

小七的日常监控报告显示,那些原本日益频繁、如同苍蝇般恼人的游移扫描,在接触到这些被“混沌迷雾”笼罩的区域时,其标记行为变得极其困难且不准确,反馈回去的确认信号充满了矛盾和噪音。扫描本身并未停止,但其效率和“兴趣”似乎显着降低了。就仿佛一个搜寻者,在面对一片始终看不清内部的浓雾时,虽然不会放弃,但投入的注意力和频率自然会下降。

“它们……好像变得没那么‘执着’了。”小七这样描述她的感受,“路过的时候还是‘看’,但更像是……例行公事?不像以前那样,总想盯着看清楚。”

基地外围的压力得到了实质性的缓解。居民们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技术细节,但都能隐约感觉到那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窥视感减弱了许多,整个基地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宁。这种安宁,对于恢复生产和进行深度研究至关重要。

然而,就在外部威胁似乎暂时被“混沌迷雾”遏制住的时候,基地内部的“适应性进化”在催化场和日益深厚的集体意识共鸣双重作用下,开始展现出更加惊人,也更为复杂的形态。

这一次,不再是少数个体的特异能力觉醒,而是一种更广泛的、趋向于“连接”与“共享”的进化倾向。

青木长老的生态农场再次成为了观察的焦点。他发现,不仅李瑶这样的特异能力者与作物之间的“共生引导”更加顺畅,连一些普通的工作人员,在长期相处后,也能对作物的状态产生远超以往的直觉性理解。他们似乎能模糊地“感受”到一片田地的“情绪”——是饥渴,是满足,还是正在遭受某种细微的病菌侵袭。

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农场。在居住区,玛莎的医疗团队记录到,一些关系亲密的家庭或朋友之间,出现了一种非语言的、近乎心灵感应的微妙默契。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传递比语言更丰富的信息。甚至在集体冥想时,那种意识的同步性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数千人的呼吸和意念仿佛融合成了一个庞大的、缓慢脉动的生命体。

林默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灵犀网络”核心成员之间那种需要主动维持的深度连接,而是一种更底层的、自发性的“群体潜意识网络”正在形成。这个网络以“集体无意识之海”为基础,将每一个居民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享着某种超越个体认知的信息和情感流动。

“我们的文明……正在朝着一个真正的‘意识共同体’方向演化。”林默站在指挥中心,望着下方灯火通明、生机勃勃的基地,对身旁的苏婉感叹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震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是催化效应和集体意识共鸣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生命在高压环境下寻求最优生存模式的必然吗?”

苏婉默默点头,她也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纽带正在变得日益牢固。“这能极大提升我们的凝聚力和效率,但……也意味着个体的独立性将进一步削弱。未来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外部,“混沌迷雾”悄然弥漫,暂时迷惑了冰冷的窥探者。

内部,一张由数千意识编织的、活生生的网络正在自主生长,悄然改变着文明的形态。

磐石基地如同一个蛰伏在迷雾中的奇异生命体,一边用自己产生的混沌隐藏自身,一边在内部进行着无人能料的蜕变。

迷雾已起,蜕变正在进行。而遥远的黑暗中,那冰冷的“目光”在短暂的困惑后,是否会找到新的方式来穿透这片迷雾?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