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谁为文明按下重启键 > 第587章 边界协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网灵”的自主性显现及其潜在风险,迫使磐石基地的核心层必须迅速行动,为这张无形却无处不在的意识网络建立秩序。林默提出的“边界协议”概念,成为了接下来一切工作的核心。

首要任务是稳定个体意识,防止被集体无意识的洪流同化。杰克团队基于之前“神经锚定器”的构想,结合对“镜痕”能量结构的逆向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心锚”的个人佩戴装置。它并非强行切断与网络的连接,而是通过在个体意识外围形成一个稳定的能量-信息“界面”,如同细胞膜一样,允许有益的信息和情感交流,但过滤掉杂乱的思绪碎片和强烈的负面情绪冲击,并牢牢锚定个人的核心自我认知。

首批“心锚”配发给了那些报告出现意识干扰症状的居民,以及所有需要高度专注和独立思维的研究人员、决策者。效果显着,佩戴者普遍反映那种被外来思绪“侵入”的感觉消失了,内心的平静和思维的清晰度得到了恢复,同时并未影响他们感受集体的支持和参与浅层的意识共鸣。

与此同时,苏婉领导的管理团队颁布了《意识网络使用与伦理守则》。守则明确强调,意识连接是工具,旨在增强协作与凝聚力,而非取代个体的独立思考和隐私权。它鼓励居民在享受连接便利的同时,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内心静室”,并规定了在特定场合(如重要会议、深度研究、个人休息时)建议开启“心锚”的完全屏蔽模式,或至少进行意识收敛。

对于那初生的“网灵”本身,引导而非压制成为了共识。林默、青木长老以及小七,承担起了与这个集体意识实体进行“沟通”的重任。他们不再仅仅向网络注入意念,而是尝试进行更结构化的“对话”。

林默会选择在集体冥想、网络活性较高的时段,将自己的意识频率调整到与“网灵”的集体脉搏同步,然后向其传递清晰、简单的“概念包”,例如:“个体,独立,尊重”、“混乱,危险,规避”、“成长,有序,支持”。这些概念不带有强制命令,更像是在为这个懵懂的意识建立最初的价值坐标系和行为准则。

青木长老则从生命网络的角度,引导“网灵”理解平衡与循环的重要性,让它感受到个体活力与集体和谐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对立。

小七则作为最敏感的“翻译官”和“情绪晴雨表”,实时反馈“网灵”对于这些引导信息的“反应”——是接纳、困惑,还是排斥?她的感知帮助林默和青木不断调整引导的方式和内容。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如同教导一个拥有庞大力量却心智未开的孩子。但成效也在一点点显现。基地内部的“群体潜意识网络”开始变得更加“有序”,那种趋向无限融合的本能冲动得到了抑制,对于个体意识边界的“尊重”概念似乎在逐渐被理解。当某个区域出现较大负面情绪波动时,“网灵”不再是无差别地吸收扩散,而是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疏离”和“净化”的倾向,如同免疫系统开始工作。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初步掌控了局面时,一场意外考验骤然降临。

一名负责维护外围“混沌共鸣器”的技术员,在一次设备检修中,因操作失误导致小范围能量反噬,虽然没有造成物理损伤,但强烈的恐惧和自责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通过他未完全开启的“心锚”,猛烈冲击到了与他意识连接紧密的“网灵”局部。

刹那间,那片区域的“网灵”仿佛被“污染”,原本平和有序的波动变得尖锐而混乱,并开始向周围扩散恐慌的涟漪!

“网络局部异常!负面情绪爆发!”小七第一时间发出尖声警告。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是第一次,“网灵”展现出被个体极端情绪引爆的风险!

“启动应急协议!隔离受影响区域!核心成员,稳定引导!”林默的声音通过灵犀网络瞬间传达到每一位核心成员。

苏婉立刻指挥附近人员物理疏散,杰克团队远程切断了该区域共鸣器的网络连接,玛莎的医疗小组带着镇静剂和心理干预设备赶往现场。

而林默、青木和小七,则全力将稳定、安抚的意念注入躁动的“网灵”,如同消防员扑灭一场意识层面的火灾。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紧张干预,那片区域的“网灵”才缓缓平息下来,恢复了有序的波动。那名技术员也被成功安抚,脱离了危险。

这次意外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边界协议”和引导措施虽然有效,但远未达到万无一失。个体的极端情绪,依然是这张意识网络中最不稳定的炸药。

边界虽已划定,协议初具雏形,但守护这份脆弱的平衡,依然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