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策早有所料,当即奉上锦盒:愿以此物为质,请明公准许我统领旧部,为君征战。念在先父薄面,望予成全。

袁术见匣中之物,霎时瞳孔骤缩。

传国玉玺!

那缺角镶金的镇国之宝,令他呼吸急促。

多年传闻终得一见。

伸手欲抚,又猛然惊醒。

献此重宝,可谓奇功一件。

考虑到孙策年纪尚轻且实力单薄,即便攻下一郡之地,自己也有计策接管,于是应允道:也罢,我令黄盖等人率你父亲遗留的一千老卒暂归你指挥,望你承袭父风,奋勇破敌。

孙策暗自长舒,终是取回父亲旧部。

只是传国玉玺就此易手,孙氏再难触及。

终究留有几分不甘。

玉玺啊玉玺,今日暂且割爱,他日必当夺回!

你本属孙氏,我孙策立誓,此生若不夺回,誓不为人!

权衡利弊后,孙策忍痛献出玉玺,随即率千名孙坚旧部渡江南下,开启霸业征程!

成了!成了!

首张纸浆出水了,动作轻些,别搅乱,滤水要稳......

继续抄纸,手法需柔需快需轻......

湿润的纸页自抄纸帘翻揭而下,层层叠压,水珠顺着重力不断滴落。

众人不敢松懈,全神贯注直至压榨去水,方将成叠纸页逐一揭开,贴于焙墙之上。

鬃刷轻抚,纸面渐平!

转眼间焙墙已覆满新纸。

随着焙墙升温,潮湿的纸页逐渐蒸干水汽,化作挺括素笺。

虽未最终揭取,但观其色泽匀净、厚薄均匀,匠人们心知此番改良已近成功。

只待彻底干燥后试墨,若无晕染之弊,便是大功告成,众人皆有封赏。

揭纸备墨!

恭请大公子试笔!

曹昂见工匠呈上新纸,展平后挥毫写下龙腾华夏四字。

素笺吸墨均匀,笔锋过处墨迹凝而不散,浓淡相宜。

妙极!

见此情形,众人喜不自胜。

成了!

好!好!好!新纸功成,造纸坊上下俱有封赏!曹昂难掩激奋,连声赞叹。

坊间工匠闻言,喜悦之情更甚于曹昂。

来人,速将新纸呈送父亲,禀告新纸已成,天下文脉当兴!

侍从当即取纸卷封,快马疾驰报讯。

未几,曹操携陈宫而至。

父亲!

明公!

众人纷纷行礼,曹操摆手道:免礼,诸位辛苦!

曹操踱步巡视造纸坊,逐一检视各道工序,眼中兴致愈浓。

当他瞥见成摞的白纸堆叠如砖,顿时眸光熠熠:“妙极!自此便有无尽上品白纸,书写绘图皆属当世无双!”

“往后竹简皆可替换为纸册,既省去搬运之累,又能随身携带,访友行军再无忧矣!”

一卷竹简所载,不过薄薄一纸——如此轻便,堪称变革。

陈宫拱手道:“主公创此伟业,曹氏必名留青史。此物更是逐鹿中原、振兴华夏的根基。”

“当全力扩产,压降工本,令官府学堂尽享其利。”

“造!给吾昼夜赶工!”曹操抚掌高喝,“另设新坊,增产白纸!裁毕的纸即刻送至叶先生处,万不可延误。”

曹昂应声:“儿臣这就督办,今日所产尽数送往。”

自此,记录叶辉言谈授课再无需遮掩,更不必编造曹家村无纸的借口。

“公台,今夜当与先生共饮。”时值隆冬,造纸已成,然宏图方启,曹操心中仍存忐忑,欲寻叶辉解惑。

陈宫点头:“砖房事宜已近尾声,正可借先生雅处稍憩。”

二人虽手握权柄,实则如临深渊。唯有在叶辉院中,方能卸下重担,如寻常人般 ** 言欢。

——

未入院门,肉香已扑面而来。

“曹掌柜,陈账房,速来入席!”叶辉的声音隔墙传来,“早算准你们会为造纸之事登门。”

曹操与陈宫相视一笑:“先生真乃神机妙算!”

跨过月洞门,但见院中八仙桌旁围列各式木椅。铜火锅在炉上翻滚,肉块随红汤沉浮。侧案青蔬层层铺展,皆是暖棚新摘的时鲜。

两侧搭起北方常见的土炕大棚,顶部架设木架,铺着玻璃坊新制的透明玻璃。

冬日暖阳透过玻璃洒落,鄄城内外顿时温暖如春。

趁热吃吧,天寒地冻的,早点吃暖和些!叶辉招呼二人入座。

许褚与典韦早按捺不住,直接围住另一个铜锅大快朵颐。只听几声,两人已吞下满碗菜肴,动作之快令人咋舌。

为此叶辉特意备了两口火锅——若与这二位同锅共食,只怕还没尝出滋味,锅中就已空空如也。

哈哈哈,叶先生盛情,岂敢不从?开动!

曹操搓着双手,麻利地抄起筷子,转眼间便堆了冒尖的一碗。但见鹿脯夹羊肉,莼菜裹鱼丸,竟是半点也不客气。

先生......今日该讲官渡之战了吧?陈宫咀嚼间含糊问道。

热气蒸腾间听传奇,方是吃火锅的真趣。若无故事佐餐,这沸腾的铜锅也少了三分滋味。

叶辉笑着摇头,将一颗滚烫的牛肉丸送入口中。汁水迸溅的瞬间,鲜香盈满唇齿:大战将启,却要先说一人。

又是插叙。好在天色尚早,曹操与陈宫也不急,便各自涮着肉片静待下文。

诸位可还记得先前提过的人物?叶辉忽然发问。

曹操与陈宫同时停箸。叶辉过往提及之人,不是兵败身亡便是归降敌营......

先生莫卖关子了!陈宫斟满酒樽。

管他张三李四,先生快讲便是!典韦啃着羊腿嚷嚷。

见众人不耐,叶辉轻叩桌面:可还记得——传国玉玺?

孙伯符!陈宫眼中精光乍现,曹公欲战袁绍,必先平定南方。刘表守户之犬不足惧,唯小霸王孙策......

他忽然噤声——以孙策之勇,若趁北方大战时袭取徐州,直如饿虎扑羊。

陈主簿果真机敏。叶辉举杯轻笑。此时窗外北风呼啸,棚内火锅蒸腾的白雾模糊了众人面容。

**确实,孙策的存在让曹操寝食难安。

今天我们就来细说孙策如何白手起家,在江东站稳脚跟,最终扫平各郡!

此前只是简单带过,未详述过程。这次为了让曹操与陈宫等人更透彻理解官渡之战的背景,叶辉特地剖析了孙策的发家史。毕竟此事关乎后续三国混战与吴蜀联盟的走向。

酒过三巡,众人方听完孙策的崛起历程。

想不到孙策年纪轻轻,竟如此骁勇善战!

他麾下的少年将领虽未入二十四名将之列,却也是个顶个的狠角色!

江东藏龙卧虎,不可小觑啊!

众人越听越心惊,不禁为曹操担忧。北方袁绍厉兵秣马即将南下,来势汹汹;南方又杀出孙策这匹黑马,曹操当真进退维谷。

先生,孙策可曾趁曹袁北方激战之际背后偷袭?许褚打着饱嗝问道,铜铃般的眼睛眨也不眨。

叶辉耸肩:他本有此意,可惜——人死了。

什么?孙策死了?!

满座哗然。这般年轻骁勇的雄主,坐拥死忠部将,更有江淮名士辅佐,本该成就霸业,竟突然殒命?

意外吧?叶辉抿了口酒,全天下都没想到,连孙策自己都不曾料会死得如此窝囊。

先前说过,此人酷爱行险,每战必冲锋在前。正因如此,短短数年便拿下扬州。但身为一方诸侯,这个习惯终成致命伤——

某次 ** 时,他单骑脱离部众,竟被许贡三门客伏杀。

这......

一代枭雄死于故敌门客之手?眼看就要与袁绍合围曹操,居然......

陈宫若有所思地瞥向曹操。三门客真有这般能耐?曹操抚须不语,眼中精光闪动——他心知肚明,这八成是郭嘉的手笔。

果然勇猛易折!

先生早说过,孙策适合当先锋将,非诸侯之材。

典韦许褚争论间,叶辉的酒杯轻轻磕在案几上。

一股强劲的气流迎面扑来,迫使许褚和典韦同时后退数步,二人脸上都露出惊骇之色。

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孙策身亡,江东政权危矣!陈宫沉声道:

孙策之子尚在襁褓,太平年月尚可扶持幼主,但在这乱世之中,怕是难以守住基业。

曹操轻轻点头。

扬州若乱,孙策死后必然分崩离析。

叶辉却笑道:非也,江东政权依旧稳固。孙策虽亡,其子虽幼,但诸位莫要忘记,孙坚不止一个儿子。

兄终弟及!

这个念头立刻在曹操和陈宫心中闪现。

自周代以周礼治国,便确立了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但在更早的商朝,实行的却是兄终弟及之制——大位不传子嗣,而由弟弟继承,有时甚至会出现兄弟数人相继执政的情况。

孙策死后由弟弟继位,完全合乎古制。

如此说来,江东政权依然稳固。

孙权继位后,在周瑜、张昭辅佐下统御江东,又有鲁肃、张纮等人协助理政,江东局势暂时稳定。

曹操上表朝廷封孙权为将军,以此安抚江东,消除了一大威胁。叶辉继续道:

此后曹操与袁绍皆无后顾之忧,全力准备决战。

于是叶辉开始讲述着名的官渡之战!

张辽对阵张合!

高览迎战许褚!

袁军万箭齐发,直逼曹操大营。十万大军围困曹军时,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楼车。

鏖战月余,曹军粮草将尽,曹操几欲退兵......徐晃奇袭粮道,重创袁军......袁绍未采纳许攸之计,许攸深夜投奔曹操......

曹操奇袭乌巢,焚毁袁军粮仓,夜袭得手。袁绍听信郭图谗言欲杀张合、高览,致使二将投奔曹操......曹军全面 ** ,袁绍溃败逃往邺城......程昱献上十面埋伏之计......最终在仓亭大获全胜,再破袁绍三十万大军。袁绍败回邺城后,从此卧病不起......

官渡大捷!

仓亭再胜!

直打得袁绍呕血病榻。

曹操听得心潮澎湃,难以自制,仰天长啸。

没人比他更懂得战胜袁绍意味着什么。

从小到大,他始终活在袁绍阴影之下,被人视若跟班。

官渡一役,彻底扭转了局面,他终于战胜了这个宿敌。

痛快!

曹操闭目伸臂,似要拥抱满天星辰。

陈宫等人也听得眼眶微红。

这一仗,曹操赢得实在艰辛。

在如此绝境中,硬是等到袁绍内部生变,最终抓住战机,以弱胜强,反败为胜。

天下第一诸侯被打到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