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玄玉佩:废柴的逆天之路 > 第89章 藏经阁的意外收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藏经阁的木门带着陈年的檀香,林风推门而入时,午后的阳光正透过雕花木窗,在泛黄的书页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阁内寂静无声,只有几位外门弟子在书架前踟蹰,指尖划过书脊时格外轻,仿佛怕惊扰了这满室的墨香。

他按照楚瑶的指点,径直走向西侧的“基础心法区”。一排排竹简和线装书整齐排列,最上层的《青岚诀注解》泛着旧时光的光泽,显然被无数弟子翻阅过。林风抽出其中一本,刚翻开第一页,掌心的玄玉佩突然微微发烫,书页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竟像是活了过来,顺着他的视线往脑海里钻。

“这是……”林风愣住了。

书页上记载的是《青岚诀》第三重“纳灵式”的关窍,他之前总在“引灵入体”这一步卡壳,无论怎么运转灵力,都觉得灵气在经脉里滞涩如泥。可此刻,随着玉佩的温热蔓延开,那些文字旁突然浮现出淡淡的金色纹路,像有人用灵火在纸上画了条灵力流转的轨迹——从指尖到丹田,再分至四肢百骸,每一个节点的走向都清晰无比,甚至连他之前淤塞的几处经脉,都被特别标出了“缓行”的注解。

“原来如此……”林风茅塞顿开。他一直以为是自己灵力不够精纯,才卡在此处,却不知是《青岚诀》本身的缺陷——这一式的灵力路线过于刚直,对经脉淤塞者而言,无异于强闯险关。而玉佩浮现的纹路,竟是在原有路线上拐了三个细微的弯,避开淤塞处,让灵气如溪流般迂回前行。

他抱着注解走到阁内的静修区,盘膝坐下,按照玉佩指引的新路线运转《青岚诀》。驳杂的灵气涌入体内,经玉佩提纯后化作金液,顺着新路线缓缓游走,果然顺畅了数倍!不过半个时辰,他便彻底掌握了“纳灵式”,丹田内的灵力又浑厚了几分。

“这玉佩……竟还能解析功法缺陷?”林风抚着胸口的玉,心中震撼更甚。玄老只说过它能提纯灵力、辅助修炼,却没提过还有这般妙用。

正思忖间,身后传来轻缓的脚步声。林风回头,见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老者正站在书架前,手里捧着一卷《上古阵法残篇》,目光落在他身上时,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小友观书入神,连老夫走近都未察觉,倒是难得。”

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却清亮得不像普通老人。林风认出他是藏经阁的看守长老,姓秦,平日里很少见他与人说话,今日却主动搭话,倒是稀奇。

“秦长老。”林风起身行礼,“弟子方才参悟心法,有些入迷了。”

秦长老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自己则挨着他在蒲团上落座,指尖敲了敲他放在膝头的《青岚诀注解》:“这注解是三百年前的旧物了,里面的关窍解法,对如今的弟子而言,早已不算最优。小友能从中悟出东西,倒是有心。”

林风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长老的意思是……这注解还有缺陷?”

“算不上缺陷,只是‘过时’了。”秦长老翻开手中的《上古阵法残篇》,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九曲连环阵’,三百年前的布法是‘以石为基、以灵为引’,可如今灵气稀薄,再用旧法,阵法威力至少折损三成。功法同理,时代变了,修炼的法子也得变。”他抬眸看向林风,“小友的灵力运转,似乎与注解上的路子不太一样?”

林风没想到对方竟能看穿他的灵力轨迹,略一犹豫,还是坦诚道:“弟子偶得一枚古玉,能助弟子稍作调整灵力路线。”

秦长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没追问玉佩的事,只是笑道:“古玉有灵,能遇上个懂它的主人,也是缘分。”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递给林风,“这是老夫年轻时整理的《青岚诀补遗》,里面记了些前人没写进注解的‘偏门’走法,或许对你有用。”

竹简入手微凉,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开篇便是“灵力如水,遇阻则绕,而非强冲”,与他方才从玉佩中悟到的道理不谋而合。林风越看越心惊,里面的解法比注解上的更精妙,甚至有几处,竟与玉佩浮现的金色纹路完全一致!

“长老这份……”

“送你了。”秦长老摆摆手,重新捧起《上古阵法残篇》,“藏经阁的书,本就是给有缘人看的。小友三日后续航灵塔,这份补遗或许能帮上忙。”他顿了顿,补充道,“灵塔九层,每层都有‘灵压’考验,越是强行抵抗,灵压便越重。你那古玉既能调整灵力路线,或许能从中找到卸力的法子,不妨试试。”

林风握着竹简,心中暖意涌动。他与秦长老素不相识,对方却不仅点化他,还赠他心法补遗,这份善意,比玉佩的妙用更让他触动。

“多谢秦长老。”

秦长老笑了笑,没再多言,捧着阵法残篇起身,缓步走向书架深处,灰布长衫的身影很快便融入了书架的阴影里,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风重新坐下,将《青岚诀补遗》与玄玉佩放在一起。玉佩的温度与竹简的微凉交织,竟让他想起玄老说的“大道独行,却也需借东风”。外门三年,他总觉得自己是孤身一人,可进了内门考核,先是楚瑶提点,再是秦长老赠书,连这枚沉默的玄玉佩,都在默默为他指引方向。

夕阳西下时,林风收起竹简,向秦长老的方向遥遥一礼,转身离开了藏经阁。暮色中的青岚宗笼罩在淡淡的光晕里,内门山峰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他握紧胸前的玉佩,掌心的补遗竹简透着墨香——灵塔之试,他已有了底气。

这底气,不仅来自玉佩的玄妙,更来自这一路遇到的善意与指点。或许,所谓逆天之路,从来不是一个人闷头硬闯,而是带着这些温暖的印记,一步步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