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沉入黑石山的轮廓后,赤漠的温度像是被按下了 “急降键”—— 原本还维持在 18c左右的空气,不到半小时就跌破了 10c,呼啸的西北风卷着沙粒,狠狠砸在山洞的岩壁上,发出 “呜呜” 的声响,连恒温睡袋表面都凝结了一层细密的白霜。林舟正整理着白天开采的铁矿石碎屑,手指突然触到睡袋外侧的凉意,心中猛地一紧:“不对劲,赤漠夜间温差再大,也不会降得这么快,今天的温度异常得蹊跷。”
他立刻拿出便携式温度计 —— 这是之前万倍返还物资中附带的户外装备,屏幕上的数字还在不断跳动:8c、7c、6c…… 短短一分钟内,温度又降了 3c。赵宇刚从外面检查完声光驱兽器,推门进来时裹紧了身上的防风外套,牙齿忍不住打颤:“外面太冷了!驱兽器的外壳都结了冰,我看沙丘上的沙粒都冻成了硬块,再这么降下去,恐怕要到零下了!”
林舟快步走到洞口,撩开遮挡的胡杨树枝向外望去 —— 黑暗中,原本松散的沙丘表面泛着一层微弱的白光,那是沙粒冻结后反射的月光;远处的胡杨树摇晃得愈发剧烈,树枝上挂着的荧光路标,光芒都比平时黯淡了几分,显然是低温影响了续航。“这不是普通的夜间降温,可能是赤漠罕见的‘寒潮过境’。” 林舟回忆起《荒漠求生大全》里的记载,赤漠每几年会出现一次突发性寒潮,降温幅度可达 20c以上,伴随的强风会持续数小时,足以冻结露天的水源,甚至摧毁临时搭建的庇护所。
他低头看了眼温度计,此刻已经降到了 2c,而且下降速度丝毫没有减缓。“必须立刻取火,而且要搭建一个持续稳定的火堆,否则不仅我们会冻伤,连熔炉里剩余的铁水残渣都会冻结,明天根本无法继续锻造工具。” 林舟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知道,在这种极端低温下,单纯依靠恒温睡袋和防风外套远远不够,只有持续的火焰才能维持体温,同时保护已有的生存资源。
赵宇也意识到了危机,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我们白天收集了不少胡杨木枯枝,还有铁矿石碎屑,这些都能当燃料。不过胡杨木现在可能受潮了,直接点燃恐怕不容易。” 他说着,指了指墙角堆放的胡杨树枝 —— 白天的风沙过后,部分树枝表面沾了一层湿气,在低温下已经有些发脆。
林舟却早有准备,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密封的布袋,里面装着干燥的白绒草碎末和胶脂草汁液熬制的固体燃料:“之前采摘白绒草时,我特意留了些干燥的碎末当引火物;胶脂草汁液凝固后,燃烧时间比普通固体燃料长 3 倍,正好能用来引燃潮湿的胡杨木。”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山洞中央清理出一块空地,用石块围出一个直径一米的防火圈 —— 这是为了防止火星溅到周围的铁矿石或工具上,引发意外。
取火的第一步是搭建引火装置。林舟将白绒草碎末铺在防火圈中央,捏成一个拳头大小的蓬松团,再把凝固的胶脂草燃料切成小块,围绕着草团摆成一圈。“白绒草纤维疏松,容易点燃;胶脂草燃料燃烧时会释放高温,能快速烘干胡杨木的湿气。” 他解释着,从工具袋里拿出一根金属打火棒 —— 这是之前锻造斧头时,用剩余的铁水浇筑的简易工具,硬度足够产生火花。
赵宇则在一旁准备后续的燃料:他将干燥的胡杨木枯枝劈成均匀的细条,按照粗细分类摆放,最细的放在最外层,方便引燃后逐步添加粗枝;同时,他还将部分铁矿石碎屑撒在防火圈周围 —— 铁矿石的导热性好,能吸收火焰的热量,再缓慢释放出来,起到保温的作用,减缓火堆热量的流失。
“嗒嗒嗒”—— 林舟握着金属打火棒,用力在一块铁矿石上摩擦,火星不断溅落在白绒草碎末上。起初,火星只是在草团上留下点点红痕,很快就熄灭了;林舟调整了摩擦的角度,让火花更集中地落在草团中央,同时轻轻吹气,保持草团周围的空气流通。终于,在第七次摩擦时,一团微弱的火苗在白绒草中升腾起来,橘红色的火焰虽然细小,却在低温中显得格外珍贵。
“成功了!” 赵宇兴奋地低呼,立刻拿起一根最细的胡杨木枝条,小心地靠在火苗旁。胶脂草燃料此时也被引燃,释放出带着淡淡香气的烟雾,火焰瞬间升高了几厘米,烘干了胡杨树枝表面的湿气。林舟则不断用树枝调整火堆的形状,将细枝搭成 “井” 字形,留出足够的通风口,让火焰能充分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