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逆袭:庶女的开挂人生 > 第125章 伪信搅局立储前,互贸签约定民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伪信搅局立储前,互贸签约定民心

萧璟渊回京的第二日,一封 “萧璟渊与漠北边军将领的谋逆密信” 突然出现在宗室保守派首领 —— 福亲王萧景弘的案头。信中 “萧璟渊” 的笔迹写道:“待立储大典当日,边军围皇宫,逼陛下禅位,事成后封诸将为王”,落款日期是漠北清剿残部期间。

福亲王本就不满萧璟渊 “母妃卑微却掌大权”,见信后如获至宝,立刻联合三名宗室亲王,闯入皇帝寝宫:“陛下!萧璟渊手握三大军力,竟暗中勾结边将谋逆!此信为证,若再立他为储,江山危矣!”

皇帝接过密信,指尖抚过字迹,眉头紧锁 —— 他虽信任萧璟渊,可信中笔迹与萧璟渊平日奏折字迹极为相似,且落款日期确实在漠北战事期间,不由得心生疑虑。一旁的太监总管(苏砚微早已暗中联络,告知警惕宗室搅局)低声道:“陛下,五殿下刚回京,尚未与边将见面,此事恐有蹊跷,不如召苏夫人与风澈先生入宫,用魂色术核验笔迹真伪。”

福亲王见状,立刻阻拦:“魂色术乃旁门左道,岂能作数?若传出去,说陛下靠妖术断案,恐失民心!” 他话音刚落,殿外传来苏砚微的声音:“福亲王此言差矣 —— 魂色术能还原笔迹书写时的魂力轨迹,若为伪造,必能查出破绽,这不是妖术,是多界民生条例中认可的‘物证鉴定之法’。”

苏砚微带着风澈走入寝宫,行礼后接过密信:“陛下,臣请即刻核验。若此信为真,臣愿与璟渊一同领罪;若为伪造,还请陛下严惩搅局者,以安民心。”

风澈取出 “魂色鉴定瓷板”,将密信铺在板上,注入魂力 —— 瓷板泛出淡蓝光,浮现出 “书写者的魂力轨迹”:轨迹紊乱且急躁,与萧璟渊平日 “沉稳均匀” 的魂力轨迹截然不同;更关键的是,轨迹末端浮现出 “福亲王府亲信的魂力印记”(此前风澈为追查宗室异动,已记录过其亲信的魂力特征)。

“陛下请看!” 风澈指着瓷板,“此信为福亲王府亲信伪造,并非五殿下所写!且信中‘边军将领’的名字,有三人早已在漠北残部袭扰中阵亡,不可能与五殿下通信!”

福亲王脸色惨白,还想狡辩,却被皇帝厉声打断:“够了!朕念你是宗室长辈,一再容忍,你竟为一己私欲,伪造密信构陷皇子,动摇江山根基!” 皇帝当即下旨:“福亲王萧景弘削去亲王爵,软禁府中;参与此事的三名亲王降为郡王,不得参与朝政 —— 宗室再有人敢搅立储,以谋逆论处!”

解决了宗室搅局,萧璟渊与苏砚微立刻着手与西洋反垄断势力范德堡签订 “西洋互贸永久协议”。签约仪式设在 “多界民生坊”,朝中重臣、西域部落代表、南洋商户首领均受邀见证。

范德堡刚拿出拟好的协议,就被苏砚微指出关键问题:“范先生,协议中‘西洋商户在中原瓷窑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三成’,这条需修改 —— 中原民生瓷窑关乎百姓生计,外资投资比例应不超过两成,且需接受朝廷民生部门监管,确保瓷具定价不脱离百姓承受范围。”

范德堡面露难色:“苏夫人,两成投资比例过低,恐难吸引西洋商户……” 苏砚微微微一笑,递过一份 “多界瓷贸收益报告”:“范先生请看,去年江南烧制点的民生瓷出口西洋,利润率达三成,且中原承诺‘凡投资民生瓷窑的西洋商户,可优先获得西域暖玉矿的采购权’—— 暖玉矿是西洋贵族追捧的奢侈品原料,这比提高投资比例更有吸引力,不是吗?”

萧璟渊补充道:“此外,协议需新增‘抗殖民条款’—— 若未来再有西洋殖民势力试图干预中原互贸,中原与西洋反垄断势力需联手抵制,共同维护互贸秩序。”

范德堡沉吟片刻,起身鼓掌:“五殿下与苏夫人考虑周全,既保障了中原民生,也为西洋商户留了足够利润空间。我同意修改协议!”

签约仪式上,双方在协议上盖章,西域部落代表当场与范德堡签订 “暖玉矿 - 瓷具互贸补充协议”,南洋商户也承诺 “扩大中原民生瓷在南洋的销售网络”。消息传开,京城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举着 “民生互贸、天下太平” 的标语欢呼 —— 萧璟渊通过 “外交护民生”,再次巩固了民心。

三日后,皇宫举行立储大典。清晨的阳光洒在太和殿广场,文武百官、多界匠人代表、百姓代表分列两侧,萧璟渊身着苏砚微准备的 “蟠龙纹锦袍”,缓步走上太和殿台阶。

皇帝坐在龙椅上,声音洪亮:“朕在位三十载,深知储君乃江山根基、民生保障。五皇子萧璟渊,平漠北残孽、阻西洋殖民、稳多界民生,仁厚爱民,众望所归 —— 今日,朕正式册立萧璟渊为皇太子,授监国玉玺,代朕处理朝政,待朕百年后,继承大统!”

太监总管手捧监国玉玺,递到萧璟渊手中。萧璟渊接过玉玺,转身面对百官与百姓,高声道:“朕(此时已可称朕)定不负陛下信任,不负百姓拥戴!未来必以‘民生为本’,延续太子萧璟明的民生遗志,让中原百姓有饭吃、有瓷用、有安稳日子过,让多界互贸公平有序,让江山长治久安!”

话音刚落,广场上响起震天动地的欢呼:“皇太子万岁!民生万岁!” 西域部落代表献上 “抗风沙瓷制的贺礼”,南洋商户代表献上 “香料与民生瓷的互贸契约”,江南匠人代表捧着 “蟠龙纹民生瓷碗”,齐声喊道:“愿随皇太子,共护民生!”

苏砚微站在百官之列,看着萧璟渊手持玉玺、接受万民拥戴的身影,眼中泛起泪光 —— 从漠北避嫌到京城破局,从民生筑基到储位落地,这一路的权谋与危机,最终都化为民心的暖流。风澈与沧澜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夫人,如今储位已定,多界民生安稳,咱们也算不负太子(指已故萧璟明)的嘱托了。”

立储大典后,萧璟渊下的第一道监国圣旨,就是 “重启多界民生法典编撰”,由苏砚微主持,风澈、沧澜、玛雅伊察等参与,将漠北冻矿、江南瓷窑、西洋互贸的民生经验,尽数纳入法典,确保 “民生政策代代相传”。

江南景德镇的瓷窑里,匠人师傅们正烧制 “监国皇太子纪念瓷”,瓷碗上刻着 “民生为本、天下共荣” 八字;漠北冻矿的矿工们,收到了朝廷发放的 “暖玉矿制御寒瓷具”,纷纷表示 “定好好采矿,为民生出力”;西洋港口的互贸船上,中原民生瓷与西洋银矿正有序装卸,范德堡看着繁忙的码头,对身边人说:“中原的皇太子,是真正懂民生、懂互贸的君主,未来的西洋与中原,定会更繁荣。”

皇宫御花园里,萧璟渊与苏砚微并肩散步,看着满园春色,萧璟渊握着她的手:“砚微,若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未来的江山,需要咱们一起守护。” 苏砚微点头,望向远处的百姓居住区,那里炊烟袅袅,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 这,就是他们用权谋与心血守护的民生盛世,也是储位之争最终的、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