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岚岚讲鬼故事 > 第9章 封印之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四合时,林毅独自站在茅山脚下,仰望隐没在云雾中的道观轮廓。从江城到茅山,他一路疾驰,连换三趟车,终于在日落前赶到。胸口的胎记从离开赵教授家后就一直隐隐发热,仿佛在催促他前行。

山风掠过林毅的脸颊,带来松脂和泥土的气息。四年了,自从师父去世后,他就再没回过这里。道观里现在只剩下几个年迈的道士看守,香火早已不如从前鼎盛。

林毅摸了摸腰间的镇魂铃,确认它安稳地系在那里。这件法器自从认主后,似乎与他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即使不触碰也能感知到它的存在。铃身偶尔会微微发热,像是在与他交流。

师父,如果您在天有灵,请指引弟子找到答案。林毅低声祷告,抬脚踏上山路。

石阶上落满松针,踩上去发出细微的碎裂声。林毅的脚步声惊起几只山雀,扑棱棱地飞向渐暗的天空。越往上走,空气中的檀香味越浓,还夹杂着香烛燃烧的气息。

道观的山门出现在眼前,朱漆有些剥落,但茅山正宗四个鎏金大字依然庄严肃穆。林毅深吸一口气,抬手叩响门环。

一声,侧门开了条缝,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清虚师叔。林毅恭敬行礼。

老道眯起昏花的眼睛,辨认了片刻,突然激动起来:玄尘的徒弟?是林毅吗?

正是弟子。

清虚道长连忙拉开门:快进来!怎么这个时候上山?他警惕地看了看林毅身后的山路,就你一个人?

林毅点头:弟子有些急事,需要查看师父的遗物。

老道神色一凝,似乎明白了什么:为了那件事来的?他压低声音,玄尘圆寂前说过,你总有一天会回来寻找答案。

林毅心头一震:师父...他预料到了?

清虚道长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示意林毅跟上:来吧,我带你去玄尘的密室。

穿过几进院落,道观里静悄悄的,只有大殿传来隐约的诵经声。清虚道长带着林毅来到后院一间不起眼的厢房前,从怀中掏出一把古旧的钥匙。

这间屋子玄尘从不让人进,连打扫都是亲力亲为。老道打开门锁,他走后,按规矩我们整理过他的遗物,但有些东西...他顿了顿,有些东西我们看不懂,就原样保留了。

门开了,一股混合了檀香、墨香和草药味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林毅眼眶发热——这是师父的味道,四年了,一点都没变。

清虚道长点亮油灯:你慢慢看,我去准备些斋饭。他欲言又止地看了林毅一眼,玄尘说过...如果你回来了,就把这个交给你。

老道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林毅后便退出了房间,轻轻带上了门。

油灯的光晕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林毅环顾四周,房间陈设极为简朴——一张木床,一个书案,两个大书架,还有墙角的一个蒲团。这就是师父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林毅先打开了锦囊,里面是一张折叠的纸条和一枚小巧的玉印。纸条上是师父熟悉的笔迹:

毅儿,若你读到这些字,说明为师所料不差。你命格特殊,乃应劫之人。玉印可开密室暗格,内有你需知的一切。记住,无论真相如何,守住本心方为大道。——师玄尘

玉印温润如水,刻着复杂的云纹。林毅摩挲着它,仿佛能感受到师父留下的温度。他走到书案前,仔细检查每一个抽屉和隔板,终于在案底摸到了一个隐蔽的凹槽。

玉印嵌入凹槽的瞬间,书架后方传来一声轻响。林毅绕到书架后,发现一块墙砖微微凸出。他用力一推,砖块向内陷去,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个紫檀木匣,匣子上赫然刻着那个熟悉的心形图案——与林毅胸口的胎记一模一样!

林毅的手微微发抖,捧出木匣。匣子没有锁,但严丝合缝,他费了些力气才打开。里面是一卷竹简和一本手抄册子,竹简已经发黄,看起来年代久远;册子则较新,是师父的笔迹。

林毅先翻开册子,第一页就让他呼吸为之一窒:

庚申年七月十五,于山脚松林捡到一男婴,约两月大,胸口有心形胎记。婴孩不哭不闹,见我便笑,似有宿缘。带回观中抚养,取名林毅...

师父...原来我是您捡来的?林毅喃喃自语,继续往下读。

后面的记载更加惊人——师父在他五岁时发现他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十岁时第一次无意识中引动了道观里的法器共鸣。从那以后,师父开始暗中调查他的身世,最终在一部茅山秘典中找到了线索。

林毅急切地翻到后面,师父的字迹变得潦草,似乎记录时心情激动:

...《茅山秘典》载:北宋淳化二年,第七代天师玄阳真人集茅山全派之力,封印幽冥之主于阴阳交界处。封印将千年为期,届时需有阴阳同体之人重塑平衡...

玄阳真人以自身为引,心口结印,临终预言:千年之后,当有应命之人,心印相通,可续封印,亦可解之...

林毅脑中轰然作响。千年之后...现在正是封印到期的时刻!而他胸口的胎记,竟然与千年前的茅山天师心口结印相同!

他颤抖着展开那卷古老的竹简。竹简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依稀可辨:

...幽冥之主非杀非灭,只能封印...玄阳天师以心印为钥,镇魂铃为引...后世若有心印者,当持镇魂铃,择其道...

竹简末尾附着一幅简图:一个人站在阴阳交界处,一手持铃,胸口心形标记发光,面前是一道模糊的门户。

这就是我的命运吗?林毅自言自语,我是千年前就预言的应命之人

镇魂铃突然在他腰间震动起来,发出轻微的嗡鸣。林毅取下铃铛,发现它正散发着柔和的金光。与此同时,他胸口的胎记也开始发热,两种光芒似乎在互相呼应。

恍惚间,林毅仿佛看到一幕场景——千年前的茅山之巅,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手持镇魂铃,面对滚滚黑气,毅然将铃铛掷向空中,同时一掌拍向自己心口...

玄阳天师...林毅不自觉地喊出这个名字,仿佛他亲眼见证了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