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抗战:我靠系统召唤百万雄师 > 第131章 龙战于野 绝境反击与全域鏖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龙战于野 绝境反击与全域鏖战

米国总统沉吟片刻,指尖重重敲击桌面,拍板定调:“给东瀛提供五十架F-35战机和两百枚‘战斧’巡航导弹,资金从他们的瀛洲石油开采收益中扣除;

传讯安南、暹罗等南洋诸国,即刻启动‘亚太盟友武器援助计划’,派遣军事顾问团携战术手册赴前线协助作战。

令中央情报局密切监视龙国境内舆情动向,深挖地方势力矛盾,必要时扶持反制力量,从内部瓦解其抵抗根基!”

消息传至东瀛皇城紫宸殿,天皇裕仁面色惨白如浸冰的宣纸,双手死死攥着染血的战报,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如骨,指腹青筋暴起。

他猛地将战报掷于金砖地面,对着躬身侍立的首相咆哮道:“米国的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何时能抵近瀛洲海域?龙国东海舰队一旦回援,本土的岸防炮群连三小时都撑不住,西南诸岛的守军更是如同待宰羔羊!”

首相伊藤博文额头贴地,语气沉重如坠铅块:

“陛下息怒,米国已应允派遣第三舰队驰援,但提出两个条件——其一,我东瀛需先调集本土自卫队及预备役共二十万兵力,在本州岛西岸与冲绳诸岛构建三道纵深防线,至少拖延龙国军队攻势七日;

其二,需将横须贺军港无偿移交米军接管,作为其西太平洋永久军事基地,允许其部署核潜艇与战略轰炸机。”

“纳尼?”天皇瞳孔骤缩,浑身气血翻涌,随即颓然坐倒在雕龙御座上,锦袍下摆因颤抖而褶皱丛生,

“只要能保住东瀛列岛,区区两个条件何足挂齿!即刻拟诏,照办便是!告诉米军,我东瀛上下愿倾举国之力配合,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将龙国军队挡在海外!”

与此同时,安南河内的顺化宫军事会议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满墙的军事地图。

国防部长武元甲手持放大镜,目光死死盯着东京湾海战的态势标注,脸色凝重如覆霜雪:

“龙国舰队战力远超预估,东瀛联合舰队在东京湾全军覆没,陈峰所率的远洋舰队已掉头回援,我军若贸然出兵,会不会重蹈东瀛覆辙,成为下一个被重创的目标?”

“武部长太过谨慎了!”总参谋长黎德英猛地拍案而起,军靴踏在地板上发出沉闷声响,

“米国已承诺三个月内分批交付百架F-16战机、两百辆m1A2主战坦克,北约诸国也将援助一批便携式防空导弹。

如今龙国腹背受敌,北有漠北联军牵制,西南遭印军大军猛攻,东南面临我军与东瀛的夹击,首尾不能相顾,正是我军收复岭南故地的绝佳时机!”

一番慷慨陈词之下,安南军方最终拍板:派遣三个主力师共五万兵力,配备三十辆t-90坦克与十二门远程火箭炮,从谅山方向出兵,配合印军夹击龙国西南边境。

东京湾海战的捷报传回龙国中枢,并未带来半分喘息之机,反而让本就紧绷的战局愈发严峻——

印军十万大军在西南边境发起疯狂猛攻,安南、暹罗等国组成的南洋联军蠢蠢欲动,陈峰的回援舰队在东海遭遇拦截,滇中、桂州、岭南三大前线阵地相继陷入苦战,烽火狼烟弥漫千里。

滇中前线的怒山山脉,峰峦叠嶂间的战壕如蛛网般纵横交错。龙国守军依托山地地形,与印军展开惨烈厮杀。

印军凭借三倍于己的兵力优势,集中两百辆t-90主战坦克与百门155毫米自行火炮,对我军阵地发起轮番猛攻。

炮弹如雨点般坠落,阵地上的泥土被反复翻耕成焦黑的粉末,烧焦的树干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弹孔,断裂的树枝间缠绕着破碎的军装与凝固的血迹。

尸体层层叠叠堆积在战壕里,鲜血顺着山坡蜿蜒流淌,在低洼处汇聚成暗红色的小溪,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与血腥味。

前线指挥官周建明趴在战壕侧壁的弹坑后,头盔上沾满了泥土与暗红色的血渍,额角的伤口还在不断渗血。

他用袖子胡乱擦拭一把,紧握着望远镜,目光如炬地盯着远处蜂拥而来的印军士兵,对着通讯器嘶吼:

“各阵地注意!弹药存量告急,务必节约使用,待印军靠近五十米再开火!机枪手重点守住左右两翼缺口,火箭筒分队分成三组,交替掩护打击印军坦克的侧装甲!”

话音刚落,三辆印军坦克如钢铁巨兽般碾过战场,履带碾压着尸体与残骸,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炮口不断喷出火舌,我军的前沿战壕被逐个摧毁,泥土飞溅间夹杂着士兵的惨叫声。

一名年仅十九岁的火箭筒手沈烈,抱着89式火箭筒,趁着一辆坦克爬坡减速的瞬间,猛地跳出被炸毁的战壕,膝盖重重磕在石头上,钻心的疼痛让他额头冒出冷汗,但他咬牙稳住身形,瞄准坦克履带扣动扳机。

“轰”的一声巨响,火箭弹精准命中目标,坦克履带瞬间断裂,车身失去平衡侧翻在地,舱门打开的瞬间,沈烈再次扣动扳机,将里面的乘员全部击毙。

但与此同时,印军的重机枪子弹如暴雨般袭来,他的胸口、腹部被打成筛子,鲜血喷涌而出,身体软软倒在血泊中,手指却仍死死扣着火箭筒的扳机,眼睛圆睁盯着敌人来袭的方向。

“为沈烈报仇!”战壕里的战士们怒吼着跳出掩体,端起步枪冲向印军,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刺刀碰撞的清脆声响、士兵的嘶吼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阵地上到处是扭打在一起的身影。

上等兵江涛被三名印军士兵按在地上,喉咙被死死扼住,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张嘴咬断敌人的颈动脉,温热的鲜血溅满他的脸庞;

班长秦岳被五名敌人包围,他拉响胸前的手榴弹,朝着战友们大喊“守住阵地”,随即与敌人同归于尽,爆炸的冲击波将周围的泥土掀飞数米高。

经过八个小时的惨烈激战,我军原本坚固的三道防线失守过半,剩余兵力不足千人,弹药也即将耗尽,每人手中的步枪仅剩三五发子弹,不少士兵只能捡起敌人的武器继续战斗。

周建明靠着战壕壁坐下,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兄弟们,我们身后就是祖国的山河,就是父老乡亲的家园,绝不能让印军鬼子前进一步!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这道防线!”

战士们纷纷靠过来,用染血的手掌拍着彼此的肩膀,齐声呐喊:“与阵地共存亡!”

喊声响彻山谷,震落了枝头的残雪,随后便端起手中的武器,目光坚定地望着敌人即将发起进攻的方向。

桂州前线的局势同样危在旦夕。

安南军队配合印军,从友谊关方向发起突袭,龙国守军腹背受敌,防线被撕开一道宽约三公里的缺口。

指挥官赵卫东站在临时指挥所内,看着不断传来的战报,眉头紧锁成川字:

“印军在正面牵制我军主力,安南军队从侧翼偷袭,缺口处的临时防线已多次被突破,必须尽快增援,否则整个桂州防线都将崩溃!”

他当机立断,对着通讯器下达命令:

“调派预备队第二营火速前往缺口处,利用地形构建临时防御工事,务必坚守两小时;同时,选拔一百名精锐战士组成突击队,配备消音步枪与军用匕首,深夜奇袭安南军队指挥部,打乱他们的进攻部署!”

深夜时分,月黑风高,突击队趁着夜色掩护,悄悄潜入安南军队阵地后方。

茂密的丛林中,战士们踩着厚厚的落叶,动作轻盈如猎豹,避开敌人的岗哨与探照灯。

靠近指挥部帐篷时,一名战士不小心踩断树枝,惊动了巡逻的安南士兵,无声的搏斗瞬间上演。

刀刃划破皮肉的闷响在黑暗中此起彼伏,突击队成员凭借灵活的战术与顽强的意志,接连解决掉二十余名巡逻兵,成功潜入指挥部帐篷,将正在开会的安南前线指挥官及其幕僚全部击毙,随后炸毁了指挥部的通讯设备与作战地图。

但此次奇袭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一百名突击队成员仅余四十七人返回,半数队员永远倒在了异国他乡的丛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