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 > 第86章 抗日游击队(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午在“得意楼”和兄弟们大吃一顿后,张骑鹤回到宿舍略作休息。

下午两点刚过,他便起身准备出发。

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金陵市工业新区的“阪和精工”,一家日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也是他那位“结拜大哥”谢青柠实习的地方。

就在张骑鹤穿鞋时,坐在床上发呆的吴远帆抬起头,慢吞吞地问:“鹤哥……你要出去啊?”

“嗯,去工业区办点事。” 张骑鹤系着鞋带。

“哦……”

吴远帆眨了眨眼,似乎在思考,然后道:“我在宿舍也无聊。能……跟你一起去看看吗?”

看着吴远帆那单纯又带着点期待的眼神,张骑鹤笑了笑:“行啊,正好有个伴。”

吴远帆嘿嘿笑了一声,动作麻利地爬下床开始穿鞋。

两人在校门口打了辆出租车。

司机一听要去“阪和精工”,立刻啧啧赞叹:“哟,去阪和啊?那可是大公司!小鬼子办企业是有一手,规矩严,待遇好!咱们市里的重点外资企业!”

张骑鹤闻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投向窗外飞驰的街景。

一旁的吴远帆则目露向往,扒着车窗好奇地张望,仿佛要去朝圣一般。

车子在工业新区一栋崭新的、挂着“阪和精工(金陵)有限公司”日文和中文标识的现代化厂房前停下。

气派的厂区,整洁的环境,确实有几分大企业的派头。

果然如司机所说,日企的规矩极严。

进门先被保安拦下,详细登记身份证件,说明来访事由,并要具体到拜访部门和人员。

然后保安打电话到谢青柠所在的“信息系统部”确认,得到确切答复后,才发给两人临时访客证,并再三叮嘱:“必须按照指定路线去办公楼,绝对不能在生产区域乱跑!”

穿过宽阔的厂区,走进窗明几净的行政办公楼,在前台小姐礼貌而疏离的指引下,张骑鹤和吴远帆登上电梯,来到四楼。

四楼很安静,铺着地毯的走廊两侧是一个个会议室和办公室。

根据门牌指示,他们找到了“信息系统部项目研讨室”。

会议室的门是磨砂玻璃的,隐约能看到里面有人影晃动。

张骑鹤没有直接推门,而是透过走廊的窗户向里望去。

只见谢青柠正站在一块巨大的白板前,手握马克笔,神情专注地讲解着什么。白板上写满了复杂的流程图、英文缩写和数学公式。

此时的谢青柠,与几天前凉亭里那个颓废落寞的“大哥”判若两人!

穿着一套合身的浅灰色职业套裙,剪裁得体,显得干练利落。

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晰的脸部线条。

脸上那副遮住半张脸的深色墨镜早已摘下,眼神锐利有神,透着自信和专注的光芒。

眉眼间还能看出一丝疲惫的痕迹,整个人的精气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仿佛一把出了鞘的利剑,散发着专业和强大的气场。

她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手势有力,俨然是会议的主导者。

会议桌旁围坐着四男两女,看起来都是实习生或刚毕业的员工,正认真地听着,不时低头记录。

张骑鹤悄悄对吴远帆吩咐一声:“远帆,我们从后门进去,坐在后面听,别出声。”

吴远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两人轻手轻脚地从后门溜进会议室,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坐下。

谢青柠看到他们进来,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对张骑鹤露出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然后便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主持她的会议。

张骑鹤凝神细听,很快搞清楚了他们在讨论的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供应链协同交付系统”的开发项目,目前正进行到关键的子模块设计阶段。

小组争论的焦点在于一个负责“异常订单处理与路径优化”的核心子模块的设计方案。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坚持认为:“第五模块必须独立开发,要包含完整的异常检测、规则引擎和动态路径计算功能,这样才能确保系统的鲁棒性和灵活性!”

另一个短发女生反驳道:“这样太复杂了!开发周期至少延长两个月!而且规则引擎很容易变成‘屎山’代码,后期维护成本极高!我建议简化,只做基础异常识别,复杂的交给人工审核!”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其他成员也纷纷加入战团,讨论陷入僵局。

谢青柠作为组长,并没有轻易表态,而是引导大家分析各种方案的优劣,但显然也暂时没有找到最优解。

吴远帆坐在旁边,眼神已经开始放空,显然这些“异常订单”、“规则引擎”、“鲁棒性”之类的术语对他而言如同天书。

张骑鹤凝神细听,嘴角不由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又是这样……典型的工程师思维陷阱。前世见过太多团队栽在这上面,为了10%的边缘情况,投入90%的资源,最后拖垮整个项目。最优解,往往不是技术最牛逼的解,而是性价比最高的解。”

虽然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但前世多年的商业经验和项目管理的宏观视野,让他对业务流程和系统架构有着深刻的理解。

就在讨论间歇,场面暂时陷入沉默时,张骑鹤突然举起了手,语气平静地开口。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是个外行,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这个不请自来的“访客”身上。谢青柠也有些意外,抬起头,看向张骑鹤。

张骑鹤不慌不忙地道:“我听了半天,大概明白各位的争论点在于第五模块的复杂度。既然这个‘异常订单处理和路径优化’模块如此复杂,开发维护成本这么高,那为什么我们不换个思路——能不能绕过它?”

他停顿了一下,看到所有人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才继续清晰地表述出来。

“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考虑,直接从第四模块‘订单校验与分类’,通过一个简单的状态标记和接口,把确认为‘异常’或‘高风险’的订单,直接抛给第六模块‘人工审核与特殊处理’队列呢?”

“让专业的审核人员去快速判断和处理这些少数异常情况。而绝大部分正常的订单,则继续走第五模块预设的、优化后的标准路径。这样,第五模块的设计可以大大简化,只需要专注于‘标准路径优化’和‘基础异常标识’,核心逻辑清晰,开发周期能缩短一大半。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反而可能更快。”

“说白了,就是用‘人工智能’辅助‘人工智能’,处理机器不擅长或者成本极高的边缘情况。好钢用在刀刃上。”

张骑鹤这番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仿佛看怪物一样看着张骑鹤!

这个思路……太刁钻,但也太有道理了!

它跳出了技术人员纠结于“如何让机器更完美”的思维定式,从一个更宏观的“业务效率最大化”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近乎“作弊”的简化方案!

这就好比一群人正在绞尽脑汁设计一个全自动、能处理所有奇葩需求的超级智能咖啡机,突然有个外人说:“为啥不直接放个简单的咖啡机,旁边再配个服务员处理特殊要求呢?”

谢青柠更是浑身一震!

她看向张骑鹤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丝豁然开朗的狂喜!

困扰了小组好几天的难题,竟然被这个“二弟”用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轻轻地点破了!

寂静,持续了足足十几秒。

然后,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讨论声!

之前争吵的双方都兴奋起来,开始沿着张骑鹤提出的新方向探讨可行性!

谢青柠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对张骑鹤投去一个复杂而感激的眼神,然后迅速组织讨论:“这位……张同学提出的思路非常有启发性!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流程……”

张骑鹤微微一笑,靠在椅背上。他知道,自己这“神来之笔”,已经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就是等会议结束后,和这位“大哥”好好谈谈“合作”的事了。

而一旁的吴远帆,依旧眼神放空,似乎还没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

他只看到鹤哥说了几句话,然后整个房间的人好像都……更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