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骑鹤的三模成绩,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在马陵一中激起的波澜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与上一次二模冲进前百带来的震惊不同,这一次,所有人都清醒地认识到其恐怖的含金量——这是在缺失一门主科成绩的情况下,纯粹依靠其他五门功课的绝对实力碾压出的排名!

这已不是简单的“进步”,而是一种宣告,一种让所有竞争者感到绝望的实力彰显!

最先扬眉吐气的,是班主任刘彩凤。

这几天,她走路都带着风。以前办公室里偶尔还能听到李树廷等人酸溜溜的议论,如今已彻底被其他班级老师由衷的赞叹取代。

“刘老师,你们班那个张骑鹤,这次可是真的一飞冲天了!物理零分啊!这含金量,太高了!”

“是啊刘老师,这已经不是黑马了,这是要化龙的征兆啊!你是怎么培养的?”

“老秦校长这次肯定要给你记一大功!”

刘彩凤心里像喝了蜜,但更多的是为张骑鹤感到骄傲。她深知,这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

而与这风光形成惨烈对比的,是丁云峰和孙志杰的彻底沉寂与沦为笑柄。

他们背负着处分和恶名,备受冷眼。

每当听到有人议论张骑鹤,丁云峰就羞愤得无地自容。巨大的落差像毒蛇啃噬着他,但他连直视张骑鹤的勇气都已丧失。

这场惊人的逆袭,甚至触动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某天课间,张骑鹤正埋头演算一道物理题,一个有些怯懦的身影出现在他课桌旁。抬起头,发现是高三(3)班的学生吴远。

张骑鹤对他有印象,高二时,吴远曾在宿舍里拿他父母的事情开过火的玩笑,当时年轻气盛的张骑鹤没忍住,和他打了一架,两人都受了点处分。之后便再无交集。

吴远此刻脸色涨红,眼神躲闪,双手紧张地搓着衣角,低声道:“张……张骑鹤同学,能……能跟你说两句话吗?”

张骑鹤有些意外,放下笔,平静道:“有事?”

吴远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声音带着愧疚:“对……对不起!为高二时在宿舍……我说那些混账话,跟你道歉!当时是我不对,嘴太欠了!”

张骑鹤愣了一下,没想到时隔近一年,对方会为这件事专门来道歉。

看着吴远诚恳又不安的样子,心中的那点芥蒂早已随着时间和自身的巨变烟消云散。他摆摆手,语气平和:“事情都过去了,算了。”

见张骑鹤如此大度,吴远更加惭愧,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道:“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憋在心里。当时……是丁云峰和孙志杰他们,故意在我面前说你家的风凉话,激我,我才……才跟着起哄的。他们就是想看你笑话……我,我当初太蠢,被他们当枪使了。”

他顿了顿,由衷地道:“看到你现在这么厉害,考得这么好,我是真服气了!也真心跟你道歉!希望你高考顺利!”

说完,吴远如释重负,对张骑鹤鞠了一躬,匆匆离开了。

张骑鹤看着他的背影,目光微凝。

原来当初的冲突,背后还有丁云峰他们的推波助澜。

心中冷笑,这些伎俩,如今看来更是可笑至极。

对于吴远的道歉,他选择了接受和原谅。

人总会成长,与其纠结过往恩怨,不如专注前方更重要的目标。这份豁达,也源于他如今绝对的实力自信。

这场惊人的逆袭,很快引起了校领导的关注。

老校长秦思源拿着成绩单,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宣传契机!

一个学生在遭遇不公(物理零分)后,仍凭借顽强毅力和绝对实力再次崛起,这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正能量!

立刻指示负责宣传的副校长和单聪:“马上写一篇高质量的通讯稿!重点突出张骑鹤同学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学习能力!要生动,要有深度!这次,我们要争取上《淮市日报》的教育版!要让全市看看我们马陵一中的育人成果!”

副校长和单聪领命,精心打磨,一篇题为《缺失一门仍进百强:涅盘学子的黑马宣言》的通讯稿很快出炉。

文章以张骑鹤三模物理零分却总分强势入围前百的戏剧性一幕开篇,回溯其家庭变故后的奋起,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其惊人的学习效率和意志品质,将他塑造成一个在逆境中创造奇迹、意志如铁的榜样。

文章更是巧妙地将个人奋斗与马陵一中“不放弃、促成长”的教育理念结合。

几天后,这篇通讯稿果然出现在了《淮市日报》的教育版块上,虽然版面不大,但《淮市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其权威性和覆盖面在全市独一无二。

这篇文章,如同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更广泛的涟漪。

张骑鹤这个名字,瞬间超越了校园范畴,成了全市教育系统内小范围热议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他学校的老师拿他来激励学生:“看看人家马陵一中的张骑鹤,少考一门都能进前一百!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而这颗“炸弹”的余波,也悄然荡入了另一个家庭——董家。

人民商场总经理董振中,在办公室翻阅《淮市日报》时,目光定格在那篇报道上。

反复读了几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久久无言。

文章里的张骑鹤,形象光辉、励志,几乎无可挑剔,甚至带上了几分传奇色彩。

如果文章所述属实,这张骑鹤已非池中之物,其心志和能力远超同龄人,未来潜力巨大。可是……

一想到女儿看张骑鹤的眼神和妻子的担忧,董振中心里依旧七上八下。

家里气氛依旧僵持。

华敏因上次冲突,对女儿看管更严,言语敏感。

董知瑜则以沉默和苦学对抗,母女冷战,家中低气压盘旋。

“不行,必须弄清楚。”

董振中放下报纸,需要确切的消息,需要一双眼睛近距离观察。他想到了绝佳人选——老婆华敏那个在市电大附高读高三的侄女,华静静。

华静静毕业后直接升市电大,学不学、考不考对她来说都无所谓,毫无压力,性格古灵精怪,和董知瑜关系尚可,是理想的“观察员”。

电话沟通后,华静静对这个“陪表姐备考”兼“侦察”的任务大感兴趣,次日一早,就兴致勃勃地提着个小行李箱出现在了董家门口。

“姑父!姑姑!知知姐!我来啦!我来给你们家增添点青春活力!”

她嘴甜地叫着人,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毫不掩饰对沉闷家庭气氛的好奇。

华敏对娘家的侄女还算喜欢,见她来了,脸色稍霁,安排她住下。

为了方便“观察”,华敏特意让华静静和董知瑜同住一个房间。

董知瑜对表妹的突然到来和同住安排有些意外,但也没多想,只是淡淡打了个招呼。

白天,华静静发挥她活泼的性子,试图活跃气氛,拉着董知瑜聊天,分享市里的“八卦”,但董知瑜多数时间都埋首书本,回应简洁。

夜晚,才是华静静“工作”的真正开始。

洗漱完毕,熄了灯,房间里只剩下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两人并排躺在各自的床上。安静了一会儿,华静静翻了个身,面向董知瑜的床,用带着睡意又似乎很随意的语气,开始试探。

“知知姐,你睡了吗?”

“还没。”董知瑜的声音在黑暗中很平静。

“哎,我今天看到《淮市日报》了,上面有篇文章,写你们班那个张骑鹤的,写得可神了!说他物理考零分都能进年级前一百,真的假的啊?”华静静的声音里充满了“好奇”。

“嗯,真的。”董知瑜的回答简短。

“我的天!那他本人是不是也特高冷特厉害那种?平时在班里是不是都不怎么搭理人?有没有女生敢跟他说话啊?”华静静继续深入,语气天真无邪。

黑暗中,董知瑜沉默了两秒。华静静这些问题,看似八卦,实则指向性太明显了。

她心中了然,语气依旧平淡:“他学习很专注,话不多。同学正常交流都有。”

“哦……”

华静静拖长了音,似乎不死心,“那……知知姐,你跟他熟不熟啊?我看报纸上把他写得那么好,你俩都是学霸,应该挺有共同语言的吧?他会不会找你讨论题目什么的?”

这才是核心问题。

董知瑜在黑暗中睁着眼,清晰地回答:“讨论学习问题,很正常。班里同学都会互相请教。”

“嘿嘿。”

华静静轻笑一声,带着点促狭,“只是讨论学习啊?我看报纸上把他写得跟小说男主角似的,又帅又厉害,知知姐你就没点……别的想法?”

这话已经相当直白了。董知瑜的心跳漏了一拍,但声音却冷了下来:“华静静,高三了,我没空想这些无聊的事。很晚了,明天还要早读,睡吧。”

说完,她直接翻过身,背对着华静静,用行动终止了这场“卧谈会”。

华静静在黑暗中吐了吐舌头,知道今晚的试探到此为止了。表姐防守得密不透风,一点口风都没露。但她非但不气馁,反而觉得更有挑战性。

“看来姑父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啊……这俩人肯定有事儿!哼,我就不信挖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