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谍战:哈尔滨1941 > 第132章 “幽灵”现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幽灵”这个代号,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周瑾瑜心中激起了持续的涟漪。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触摸到了“影子协议”运输体系的核心。但仅仅知道存在这样一支神秘部队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具体的信息——他们的运输频率、路线、时间,尤其是下一次行动的具体安排。

这无异于要在茫茫黑夜中,捕捉一个真正幽灵的轨迹。

周瑾瑜将突破口放在了铁路系统。既然“幽灵”部队上次动用了铁路运输,那么只要他们再次行动,就必然会在庞大的铁路调度网络中留下痕迹,无论这痕迹被隐藏得多么深。

他再次找到了那位在铁路局工作的老同学,这次带了一瓶更好的酒和一小包难得的咖啡粉作为谢礼。两人依旧在那家熟悉的小酒馆碰面。

“老同学,上次听你说了那趟怪车的事,我这心里就一直放不下。”周瑾瑜给对方斟满酒,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和一丝作为警察的职业敏感,“你也知道,我们干这行的,就爱琢磨这些蹊跷事。后来还有没有类似的特殊情况?”

老同学抿了口酒,摇摇头:“那种级别的,再没遇到过。不过……”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要说奇怪的事,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大概十天前吧,货运调度那边接到过一个内部协调指令,要求在未来一周内,确保从新京(长春)方向过来的某几段支线夜间通行能力,特别是途经张广才岭边缘地带的,要求减少甚至暂停夜间普通货运,为‘特殊物资’让路。”

“特殊物资?”周瑾瑜心头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知道是什么特殊物资吗?哪个部门的?”

“指令上没写具体部门,只说是‘军务’,优先级很高,但又不是公开的军事运输计划。”老同学压低声音,“而且要求的是夜间通行,避开白天。你知道的,那条支线平时车就不多,晚上更是鬼影子都没一个,绕来绕去都是荒山野岭,搞这么神秘,也不知道运啥见不得光的东西。”

新京方向过来,夜间通行,张广才岭边缘支线,特殊物资……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让周瑾瑜的呼吸几乎停滞。这和他之前掌握的线索高度吻合!“幽灵”部队的运输很可能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需求和保密等级,选择不同的路线和时间。这次,他们似乎选择了一条更为偏僻、更利于隐蔽的山区支线。

“具体是哪几天?走哪条支线?”周瑾瑜追问,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急切。

老同学看了他一眼,有些犹豫:“瑾瑜,这……这属于调度内部信息,透露出去不太好……”

周瑾瑜立刻换上无奈的表情,叹了口气:“唉,不瞒你说,老同学,我最近在查一桩案子,可能跟一批来历不明的军火走私有关,线报说可能要走铁路。我也是想排除一下,看看是不是跟你们这‘特殊物资’撞车了,免得打草惊蛇,或者……惹到不该惹的人。”他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一种既想破案又怕捅娄子的谨慎。

这个理由似乎说服了老同学。他想了想,最终还是抵不过老交情和那瓶好酒的诱惑,凑近周瑾瑜,用极低的声音说了几个日期和一段具体的支线名称和区间。

“就这些了,你可千万别往外说,就当咱哥俩闲聊。”老同学不忘叮嘱。

“放心,我心里有数。来,喝酒,多谢了!”周瑾瑜举起杯,心中的激动几乎要满溢出来。关键的时间、路线,到手了!

然而,仅仅知道这些还不够。“幽灵”部队具体会在哪一天、哪个时刻通过?押运兵力多少?运输的是否就是“影子协议”相关的“特种烟”?这些核心信息,铁路调度层面也不可能掌握。

他需要更内部、更源头的信息。

接下来的两天,周瑾瑜动用了另一条埋藏更深的线——一个在关东军司令部后勤部门担任文职翻译的中国人,代号“黄鹂”。此人早年受过地下组织的恩惠,一直心怀感激,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会提供一些不涉及核心机密但具有指向性的信息。

联系“黄鹂”需要极其谨慎。周瑾瑜没有使用任何已知的联络点,而是选择了一种古老的方式——死信箱。他将加密的询问信息(主要询问近期是否有非公开、高保密等级的特别运输计划,涉及新京方向及张广才岭区域),藏在了马家沟教堂特定长椅下的一块松动砖块后面。

等待是焦灼的。一方面,他需要“黄鹂”的确认来佐证铁路同学的信息;另一方面,时间不等人,如果“幽灵”部队真的会在近期行动,他必须尽快制定应对策略。

第三天,周瑾瑜再次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群散去后,他借口停留,迅速检查了死信箱。

砖块下有新的东西!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纸条。

他强压住激动,将纸条收入怀中,若无其事地离开。

回到刑事科自己的办公室,反锁好门,他才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上面是用密写药水书写的信息,经过显影,几行字迹浮现出来:

“确认。司令部后勤课近期接到非正式通知,协调‘风’字部队(无正式番号,直属高层)于三日后(19日)夜间,自新京经拉滨线、图佳线部分支线,运输‘特殊试验器材’至指定区域。沿途戒严,权限极高。详情不明,谨慎。”

“风”字部队!无正式番号,直属高层,运输“特殊试验器材”!时间:三日后夜间!路线也与铁路同学提供的支线信息吻合!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完美地串联、印证!

周瑾瑜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心脏却因为这最终确认而剧烈地跳动起来。兴奋、紧张、还有一丝面对未知危险的凛然,交织在一起。

“幽灵”部队,终于不再是模糊的概念。它有了一个临时代号——“风”,有了确切的行动时间,有了清晰的运输路线。

这意味着,他获得了接触“影子协议”实体的可能性!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然而,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如何利用这次机会?直接报告组织,调动力量拦截?且不说老段的报告可能已经让他的情报可信度大打折扣,就算组织相信,大规模调动武装力量在日军严密戒严的铁路线上进行拦截,成功率有多高?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他自己亲自去?更是天方夜谭,他根本无法离开岗位,也无法接近戒严的铁路线。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开始在他脑海中酝酿——引导抗联部队,进行一次“偶然”的伏击。在不暴露他自己的前提下,让抗联“恰好”出现在“幽灵”部队的必经之路上,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夺取“特殊试验器材”,也就是“影子协议”的实物证据!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情报传递的环节,伏击部队的可靠性,行动的突然性,撤退路线的安排……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不仅计划失败,抗联部队会遭受灭顶之灾,他自己也可能暴露。

但是,这是目前看来,唯一有可能揭开“影子协议”恐怖面纱的机会。为了阻止那远超常规的毁灭性计划,为了无数可能因此丧生的同胞,这个险,值得冒!

周瑾瑜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哈尔滨灰蒙蒙的天空。三天后,“幽灵”将沿着那条隐秘的铁路支线,将死亡阴影运往未知的目的地。

而他,必须在这三天内,制定出一个完美无缺的“拦截计划”。时间,刻不容缓。

(第一百三十二章 完)

【下一章预告:周瑾瑜开始构思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拦截计划”,试图引导抗联部队伏击“幽灵”运输队。他将如何传递情报才能确保自身安全?抗联方面会相信并配合这次行动吗?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风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