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谍战:哈尔滨1941 > 第142章 保险柜里的秘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周瑾瑜准时来到了位于哈尔滨市中心、戒备森严的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本部——特高课的大楼。

这是一栋灰扑扑的四层楼房,外墙没有任何标识,窗户窄小,透着一股阴森压抑的气息。门口站岗的日本兵眼神凶狠,检查证件和公文时一丝不苟,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周瑾瑜穿着警察厅的制服,出示了相关文件和证件,经过严格的盘查和登记,才被一名面无表情的日本低级军官引了进去。大楼内部光线昏暗,走廊深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消毒水和旧纸张混合的怪味,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更添几分诡秘。

他被带到了位于二楼的一间大档案室。这里已经有好几个人在忙碌,除了两名特高课的文职人员,还有警察厅其他科室派来的两名代表,算是协同监督。他们的任务是对一批即将移交封存的旧档案进行最后的清点核对。

档案室里堆满了落满灰尘的木质档案箱和铁皮柜,空气浑浊。特高课负责此事的是一名叫中村的少尉,态度冷淡,公事公办地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主要是强调无关区域不得进入,所有档案不得带出,核对完毕签字确认等。

工作很快展开。周瑾瑜和其他人一样,搬过一箱箱档案,按照目录清单,一份份地清点、核对、记录。他的动作不快不慢,神情专注,看起来和其他认真工作的同事没什么两样。

但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感官提升到了极致。他的眼角余光时刻留意着档案室的布局、人员的走动规律、以及通往其他区域的门禁情况。他知道,清水一郎的办公室和专属档案区,肯定不在这片对外开放的普通区域。

机会出现在中午。中村少尉接了个电话后,对众人说需要离开一会儿,让他们继续工作,不要随意走动。这是一个短暂的窗口期。

周瑾瑜耐心等待了片刻,确认中村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而另外两名警察厅的同事正埋头于成堆的文件,无暇他顾。他借口要去洗手间,自然地走出了档案室。

走廊里空无一人。他根据之前暗中搜集到的特高课大楼内部结构信息,以及刚才进来时的观察,朝着记忆中专属于高级军官的核心区域方向走去。他的心跳略微加速,但脚步沉稳,表情平静,即使遇到人,他也准备好了“找洗手间迷路了”的借口。

越往里走,戒备越森严。走廊拐角处有哨兵,需要出示特殊证件才能通行。周瑾瑜自然没有,但他早有准备。他绕到另一条辅助通道,这里通常是勤杂人员运送物品的路线,监控相对宽松。他利用一个清洁工暂时离开手推车的空隙,迅速闪身进入了一个标着“设备间”的房间。

房间里堆放着一些梯子、工具和备用灯具。他快速反锁上门,从怀里掏出一套准备好的特高课低级文员制服——这是他之前通过特殊渠道秘密搞到的,虽然冒险,但为了今天,值得一搏。他迅速换上了这套制服,将自己的警察制服塞进一个工具包底层。

再次出现在走廊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行色匆匆、低着头捧着一叠无关紧要文件的特高课文员。这身皮给了他一定的掩护,虽然风险依然巨大,但比穿着警察制服在这里乱闯要安全得多。

他凭借着记忆和判断,朝着清水一郎办公室所在的区域摸去。一路上遇到了几个行色匆匆的日本军官和文员,没人特别注意他这个“同事”。终于,他来到了那条铺着暗红色地毯、格外安静的走廊。走廊尽头那扇厚重的、带着黄铜把手的橡木门,就是他的目标——清水一郎的办公室。

办公室门紧闭,旁边还有一个独立的、装着厚重铁门的房间,门上没有任何标识,但那特殊的锁具和严密程度,昭示着它就是特高课核心档案室的一部分,很可能就是清水存放私人重要文件的保险柜所在。

如何进去?硬闯是自杀。周瑾瑜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在走廊中段,有一个清洁工具间。他闪身进去,耐心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如同在刀尖上煎熬。他必须在中村返回之前完成行动并安全撤离。

机会终于来了。一名穿着和服、端着茶具的年轻日本女子(可能是秘书或佣人)从清水办公室旁边的房间出来,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似乎是要去准备茶水。她并没有锁门!

周瑾瑜当机立断,在她身影消失在拐角后,立刻从工具间出来,快步走到那个房间门口,轻轻推开一条缝。里面是一个小休息室或者秘书室,空无一人。他闪身进去,反手轻轻带上门。

休息室里面还有一扇门,通向的应该就是那个装着铁门的档案间。这扇门锁着,但并非那种复杂的密码锁或高级弹子锁,而是一种老式的、结构相对简单的挂锁,可能是为了方便内部人员临时存取非绝密文件。

周瑾瑜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巧的工具包里(伪装成文具盒)取出两根细长的特制钢针。开锁是他的基本功之一,在潜伏训练中受过严苛的训练。他屏住呼吸,将钢针探入锁孔,手指感受着内部锁芯极其细微的震动和阻力。

外面走廊偶尔传来脚步声,每一次都让他的神经紧绷到极点。汗水从他的额角渗出,但他手上的动作依旧稳定、精准。

“咔哒”一声轻微的脆响,在寂静的房间里如同惊雷。锁开了!

周瑾瑜轻轻取下挂锁,推开铁门。里面空间不大,靠墙立着几个灰色的铁皮档案柜,而在最里面,一个墨绿色的、异常厚重的德国造保险柜静静地立在那里,冰冷的金属表面反射着从门缝透进来的微弱光线。

就是它!清水一郎的私人保险柜!

周瑾瑜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目标近在咫尺!他快速扫视了一下这个狭小的空间,确认没有隐藏的警报装置(以清水的自负,可能觉得外面的层层守卫就是最好的警报),然后走到了保险柜前。

这是一个典型的转盘式机械密码锁保险柜。周瑾瑜没有试图去破解复杂的密码组合,那需要大量时间和运气,他根本没有。他采用的是另一种更直接、但也更考验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方法——听音辨位结合细微的物理破坏。

他再次拿出工具,其中有一件是特制的、前端极其细小坚硬的合金探针,以及一个医生用的听诊器(经过改良,传导更灵敏)。他将听诊器贴在保险柜门上,右手极其缓慢、轻柔地转动密码盘,左手用探针在锁眼附近极其细微地试探、感受着内部机簧的张力变化。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和时间的过程,需要绝对的专注和稳定的手感。他必须从密码盘转动时极其微弱的“咔哒”声和探针反馈的细微阻力中,判断出锁舌的位置和状态。

时间仿佛凝固了。外面的世界似乎已经远离,他的全部精神都凝聚在耳朵的听觉和指尖的触感上。汗水浸湿了他的内衣,顺着脊椎往下流。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

突然,他手指感受到一个极其细微的、不同于之前的阻滞感,同时听诊器里传来一声几乎无法察觉的、与其他声音略有差异的轻响。

就是这里!

他稳住呼吸,用探针在那个位置施加一个巧妙的、持续而轻微的力道,同时右手继续以某种特定的节奏极其缓慢地转动密码盘。这不是在破解密码,而是在寻找密码锁在特定状态下可能存在的、极其微小的制造公差或者磨损带来的漏洞,类似于用一种特殊的技巧“哄骗”锁舌。

这需要运气,更需要无数次练习形成的、近乎本能的直觉。

“嘎达……”

一声比之前挂锁开启更沉闷、更令人心安的响声从保险柜内部传来!

周瑾瑜深吸一口气,轻轻拉动把手。厚重的保险柜门,无声地向外开启了一条缝隙!

成功了!

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墨水和一丝淡淡防虫药味的气息从柜内涌出。周瑾瑜没有犹豫,立刻侧身挤了进去,同时将柜门虚掩,只留一道可供观察外面的缝隙。

保险柜内部空间不小,但没有想象中的金银财宝,正如他预料的那样,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摞摞厚厚的、用牛皮纸袋封装好的档案卷宗。每一份卷宗上都贴着标签,写着日文编号和简要内容。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这些标签——“北满抗联活动研判”、“苏联远东情报网渗透记录”、“内部人员背景核查”……这些都是特高课的核心机密,任何一份流传出去都可能掀起轩然大波。

但他的目标不是这些。他的手指快速而轻柔地翻动着,寻找着可能与他、与“影子协议”、与更深层秘密相关的文件。终于,在柜子最底层,一个没有任何标签、显得格外厚重的、用深蓝色硬纸板封装的档案袋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抽了出来。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秘密与重量。

他轻轻解开缠绕的棉线,打开了档案袋的封口。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日文文件、照片和一些看似无关的剪报。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筛子,快速过滤着这些信息。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页文件的底部,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份名单的首页。标题是日文,写着:“深度潜伏者 清除 予定リスト”(深度潜伏者清除预定名单)。而在名单的第一行,清晰地打印着一个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化名,旁边贴着的,正是他本人穿着警察制服、目光沉静的一寸黑白照片!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完)

【下一章预告:周瑾瑜强压内心的惊涛骇浪,继续翻阅这份致命的名单。他发现自己早已是敌人清除计划的首位目标。然而,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惊天秘密,还隐藏在这份名单的背后。那个熟悉的印章,将彻底颠覆他的认知,将他推向信仰崩塌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