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 > 第51章 综艺邀约,新旅程启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章 综艺邀约,新旅程启航

天光刚亮,宿舍里还飘着点洗衣液的味儿。陈宇默睁开眼,窗帘缝里漏进一道斜斜的日头,照在桌角那个相框上。他没急着起身,躺着看了会儿天花板,听见隔壁床铺的弹簧响了两下,才慢悠悠坐起来。

脚踩到地板那刻,整个人像是重新接上了电。洗漱、换衣服、倒掉昨晚那杯泡面水,动作利索得不像前一晚还在阳台站到深夜的人。他拉开椅子坐下,顺手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时弹出几条未读消息提醒。

一条是节目组发来的结算单,另一条是个陌生号码的语音留言提示:“您好,这里是《欢乐大挑战》执行导演组,请查收邮件。”

他点了播放,声音挺干练,说他们看了他在《青春滋味》的表现,觉得有反差感,想邀请他参加新一季录制,主打“跨界生活体验”,可以做饭,也能玩游戏,形式更轻松。

陈宇默听完没立刻回,反而翻了会儿这节目的往期视频。画面里嘉宾们在菜市场被任务卡逼得团团转,有人炒糊了锅底还被罚跳舞,笑点密集,节奏也快。他嘴角不自觉扯了一下,心想:这不就是把厨房和游戏厅焊一块了?

正看着,手机震了下。微信弹窗跳出一个名字——何晴。

“听说你接了《欢乐大挑战》?”

他手指顿住,回了个问号过去:“我还没答应呢,谁传的?”

对方回得飞快:“制片人是我朋友,昨天吃饭提了一嘴。我说这人选得好,结果她问我愿不愿意搭一把。”

接着又来一条:“你要真去,咱俩能不能凑个双人环节?比如边做菜边答题,答错一道就往锅里加一勺辣酱,观众肯定爱看。”

陈宇默盯着屏幕看了两秒,想起上次合作时她一边颠锅一边抽空抢答的模样,连烫都顾不上躲。那时候他还嫌她太拼,现在倒觉得,这种劲儿挺难得。

他敲字:“行啊,到时候你定规则,我负责吃辣。”

她秒回个笑脸,后面跟一句:“那就这么说定了?等我这边合同签完就联系你,别临时跑路。”

“跑哪儿去?”他打字,“刚回学校躺平两天,你就给我安排新活儿。”

“这不是看得起你嘛。”她回,“再说了,你不觉得咱们缺个正式合作的机会?之前都是赶场子碰上的。”

这话让他停了下手。仔细想想,他们确实没真正搭档过一整档节目。每次见面不是评委席对坐,就是后台匆匆聊几句。有默契,但没机会摊开来说。

他回:“那就试试看。不过丑话说前头,我要是答错了题,可不会乖乖往嘴里塞变态辣。”

“放心,”她回,“我会让你输得体面点。”

他笑着把手机搁桌上,抬头看了眼窗外。操场上有学生晨跑,教学楼陆续亮灯,一切安静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可他知道,这几天的事已经悄悄改变了些什么。

他重新打开文档,在原来那行“基础刀工训练计划”下面,添了一句:“拓展方向:综艺表现力训练”。

写完点了保存,心里忽然踏实了。不是非得证明给谁看,而是觉得,既然还能站在镜头前说话,为什么不继续说下去?

他起身走到阳台,风吹过来带着点晨露的湿气。楼下自行车棚有人推车出门,铃铛响了一声,清脆地划破清晨。他靠着栏杆站了一会儿,目光落在对面晾衣绳上挂着的几件衬衫,随风轻轻晃。

昨晚那种“终于回来”的感觉还在,但现在多了点别的东西——像是门刚推开一条缝,外面有光透进来,等着他走出去。

手机又震了下。这次是邮件确认函,标题写着《〈欢乐大挑战〉嘉宾意向书》,附件里是详细的行程安排和保密协议。

他点开扫了几眼,发现首录时间定在十天后,地点是城郊的综合拍摄基地,第一期主题叫“生存七十二小时”,要求嘉宾自带食材、自建灶台,还得完成一系列体力任务。

有意思。他心想。

正准备回复确认,微信又跳出来一条消息。

还是何晴。

“对了,你觉得‘厨神VS戏精’这个标签怎么样?节目组想给我们炒个话题。”

他乐了,回:“你确定要这么叫?不怕观众以为我是来演小品的?”

“怕什么,”她说,“反正你锅铲耍得比台词熟。”

他又笑了下,打字:“行,标签你定,但我有个条件。”

“你说。”

“第一顿饭,必须我掌勺。你想吃什么,我做给你。”

消息发出去后,他合上电脑,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阳光已经铺满了半间屋子,桌上的相框闪了下光。

他拿起外套准备出门买早餐,刚走到门口,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何晴回了三个字:

“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