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 > 第204章 校园角落的微妙眼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4章 校园角落的微妙眼神

陈宇默站在窗边,手指还抵在文件袋的封口处。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纸张的一角被掀动了一下,发出轻微的响声。他没有继续撕开胶条,也没有把袋子收回去。

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节奏平稳,像是有人抱着东西走过来。他抬起头,看见柳如烟从拐角处走出来。

她穿着浅灰色的外套,手里抱着几本书,走路的时候肩膀微微前倾,像是怕书会滑下去。她看到陈宇默站在那里,脚步顿了一下,然后停下。

两人之间隔着几步的距离。她没说话,只是看着他。

那一眼很安静,但陈宇默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被碰了一下。她的眼神不像夏初冉那样直接,也不像何晴那样带着催促。她只是看着,目光里有他知道的东西。

他想起那天晚上,自己坐在空教室里改演讲稿,一遍又一遍地删掉句子又重写。手机屏幕亮起来,是网上的评论截图,有人用他的名字做梗图,配着嘲讽的文字。他盯着看了很久,直到听见敲门声。

是她进来的。没问太多,只说了一句“我帮你查了几个案例”,然后把一叠打印好的资料放在桌上。那些资料后来成了他分享会上引用的数据来源。

还有一次,他在后台准备发言,手心出汗,喉咙发紧。她递来一瓶水,拧好了盖子,放在他手边。一句话都没说,但那瓶水一直没动,直到他讲完下来。

现在她就站在这里,还是不说话,只是看着他手里的文件袋。

陈宇默的手慢慢松开了封口。他把整个袋子拿下来,捏在手里,边缘已经被他捏得有点皱。

柳如烟轻轻点了点头,像是确认了什么。然后她转身走了,脚步没有加快,也没有回头。

陈宇默一个人留在原地。窗外的风吹得更明显了些,带着一点花香。他不知道那是从哪边传来的,只觉得空气变得不一样了。

他低头看手中的文件袋,封面的红字已经有些褪色,可能是之前被雨水打湿过。他记得那天在操场,编导把这东西交给他时,说过一句话:“我们想找一个能说出真实想法的人。”

那时候他没接话,只想着网上那些骂声会不会再回来。

但现在他想的是,如果不说,是不是等于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他把文件袋翻了个面,背面有个小星星图案,印得不太清晰。他以前没注意这个细节。

一阵轻风扫过走廊,带来一阵细微的震动。他抬头看向窗外,一只淡黄色的蝴蝶正从花坛那边飞上来,翅膀一张一合,在空中停了一会儿,像是在找落脚的地方。

它飞得很慢,最后悬在离他指尖不远的位置,翅膀还在动,但没有立刻离开。

陈宇默屏住呼吸,不敢抬手,也不敢往前凑。他就这么站着,看着那只蝴蝶在眼前停留了几秒,然后轻轻一振翅,飞向另一侧的树荫。

他望着它飞走的方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不是所有事都要想清楚才能开始。

他把文件袋放进书包侧袋,动作比刚才稳了许多。拉链拉上时发出“咔”的一声,像是做了个决定,但又不算完全定下来。

他转身朝楼下走,脚步比来时重了一些。阳光穿过楼梯间的栏杆,在地上投出一道道影子。他踩过那些光斑,一步一步往下。

走到一楼出口时,他停了一下。外面是校园主路,学生三三两两走过,有人在笑,有人在打电话。他站在门内,看着外面的场景,没有马上出去。

他摸了摸书包侧袋,确认文件袋还在里面。位置没变,也没打算拿出来。

他往右拐,沿着教学楼外墙走。这条路通向一片老树区,平时人少,树冠连成一片,遮住了大部分天空。

他走到一棵梧桐树下,背靠树干站定。树皮粗糙,贴在衣服上有点扎。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里有树叶的味道,还有一点泥土的气息。他想起柳如烟刚才那个眼神,不是催促,也不是鼓励,更像是……等待。

他睁开眼,看着树顶的缝隙。阳光从枝叶间漏下来,在他脸上划出几道细长的光痕。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了。

不是因为节目有多重要,也不是因为名气能带来什么。而是他意识到,有些人一直在等他往前走一步。

她们不是为了看他出名,也不是为了热闹。她们只是相信,他能把一些话说出来,而这些话可能对别人有用。

他伸手进书包,再次掏出文件袋。这次没有犹豫,直接撕开了封口。

里面是一张纸质邀请函,还有一份简单的流程说明。他快速扫了一眼,重点落在第二页的备注栏:“嘉宾可提出录制期间的合理需求,节目组将尽力配合。”

他盯着这句话看了几秒,手指在纸面上轻轻划过。

然后他把文件重新折好,放回袋子里,再塞进书包夹层。这次放得更深了些,像是要把什么东西藏得更牢。

他离开梧桐树,朝着宿舍方向走。路上遇到几个认识的同学,点头打了招呼,都没停下。

快到宿舍楼时,他忽然拐了个弯,走向旁边的自习室大楼。门口贴着开放时间表,现在还没关门。

他走进去,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翻开新的一页。

笔尖停在纸上,他没立刻写。而是先掏出文件袋,摆在桌角,正面朝上。

他盯着那行标题看了两秒,然后写下第一句话:

“如果要参加,我想先列个清单。”

他写得很慢,每一句都停下来想一会儿。写到第三条时,笔尖顿住了。

窗外传来一阵铃声,是晚课开始的信号。远处有学生跑过,脚步声由近及远。

他没抬头,也没停下笔。

继续写道:“不能回避的问题,但可以要求剪辑前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