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 > 第75章 导演致歉,补偿安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导演致歉,补偿安排

调度办公室的门关上后,屋里的声音一下被隔开了。外面通道的脚步声和设备车滚轮的响动都远了,只剩墙上挂钟滴答走着。导演站在桌边,没急着说话,而是把手里那份文件轻轻放下,是刚才在通道里宣布决定时用的会议纪要。

他抬眼看着陈宇默:“我们谈几句。”

陈宇默站在靠墙的位置,手还是插在裤兜里,姿势没变。他点了点头,没应声,但眼神示意对方可以继续。

“刚才那番话,是说给所有人听的。”导演语气放低了些,“现在这句,是我自己想说的。”他顿了一下,直视着他,“对不起,是我没管好团队,让你经历了这些。”

空气安静了一瞬。陈宇默没立刻回应,目光落在桌上那份排练表的复印件上——正是之前被非法调取的那一份。纸角有些卷,像是被人反复翻看过。他伸手将它往旁边推了推,动作不重,也不轻。

“您已经做了该做的事。”他说。

“可做对的事,不代表就能抹掉别人受的罪。”导演声音沉了些,“你是嘉宾,不是来替我们查案的。结果你一边录节目,一边还得防着后台出问题,甚至差点在台上倒下。这不是你的责任,是我们系统的漏洞。”

他停顿片刻,像是在斟酌接下来的话:“我知道道歉换不回你那几天的煎熬,但这个歉,我必须当面给你。”

陈宇默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平静,没有情绪起伏。

导演接着说:“补偿方案我已经跟制片组碰过了。下一期给你加一个独立表演单元,五分钟起步,内容你自己定,形式不限,灯光、音效、道具全配合。你可以唱歌、讲段子、演小品,哪怕是站着念诗都行。”

陈宇默挑了下眉:“念诗也行?”

“我说了,不限形式。”导演笑了笑,“只要你愿意,还能拉人合作,或者干脆单人撑全场。”

“会不会影响其他嘉宾的安排?”他问。

“不会。”导演摇头,“时间是从广告植入间隙里挤出来的,原本那段是品牌口播,现在改成互动问答,压缩两分钟,再加上原有时段微调,足够腾出空间。而且这是你应得的,没人会觉得不合理。”

他又补充道:“不只是舞台上的调整。宣传方面,官方剪辑版会重新梳理叙事线,重点突出你在节目中的表现。预告片、海报、短视频推送,都会加大你的镜头占比。不会再出现‘主角来了却看不见人’的情况。”

陈宇默听着,没急着表态。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鞋尖,沉默了几秒。

“其实我不太在乎曝光。”他开口,“但我希望以后,有人看到这个节目,能知道——认真做事的人,不会被埋进后台的灰尘里。”

导演点头:“我懂。所以这次不只是补你一个人,也是在立个规矩:谁砸了台子,谁就得滚;谁守住了底线,谁就值得被看见。”

两人之间短暂地静了下来。墙上的钟又走了几格。

“你还记得第一次来录制时的情景吗?”导演忽然问。

陈宇默抬了下头。

“那天你迟到五分钟,穿着件旧卫衣,进门就说‘不好意思,地铁故障’。”导演嘴角浮起一丝笑,“我当时还在心里嘀咕,这人是不是不太重视我们节目。结果你一上台,节奏、反应、临场发挥全在线,连即兴接梗都能带飞全场。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你不是来混脸熟的。”

陈宇默也笑了下:“那时候我还真怕你们觉得我不够专业。”

“现在反过来了。”导演语气认真起来,“是我们没能给你提供一个专业的环境。你说你想让认真的人被看见,其实你也做到了——因为你坚持查到底,才让真相浮上来。不然王均可能还会继续动手脚,下一个受害者说不定就是别的嘉宾。”

他顿了顿:“所以这不只是补偿,也是一种尊重。你配得上更好的对待。”

陈宇默深吸一口气,终于把手从裤兜里拿出来,轻轻搭在桌沿:“那我就不客气了。表演环节我想做个脱口秀,讲讲这几天的经历,加点讽刺,也提醒观众,舞台上光鲜的背后,有时候真不一定干净。”

“可以。”导演直接答应,“稿子不用提前送审,现场自由发挥都行。只要别违法乱纪,你想说什么都放开讲。”

“那我可能会说,有些幕后人员比前台还爱抢戏。”陈宇默语气淡淡,带着点调侃。

“那你得注意措辞啊。”导演笑着摆手,“别把整个技术组都得罪了。”

“我分得清。”他说,“想害人的是一个,默默干活的是大多数。我只是不想让好人寒心。”

导演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叹了口气:“你知道吗?像你这样还能保持清醒的人,不多了。很多人一旦受害,要么报复回去,要么彻底冷漠。你能说出‘不让好人寒心’这种话,说明你心里还有光。”

陈宇默没接这话,只是低头看了看手表。

就在这时,导演口袋里的对讲机响了。

他掏出来看了一眼,眉头微皱:“主控室催了,彩排流程要确认,新环节得尽快对接技术组。”

“那你先去忙。”陈宇默退开一步,让出门的位置。

“你呢?要不要一起去?顺便看看能不能敲定灯光配合。”

“我再待会儿。”他说,“这份排练表……我想收起来。”

导演看了眼桌上那张纸,点了点头:“拿去吧。本来就不该出现在这里,更不该被不该看的人看到。”

陈宇默没说话,弯腰把纸折成整齐的小块,放进随身的帆布包里。拉链合上的声音很轻,但清晰。

导演临走前拍了下他的肩膀:“谢谢你没选择沉默。这个节目,因为有你在,才算真正完整。”

门打开又关上,屋里只剩他一个人。

他站了一会儿,走到窗边。外面是节目基地的装卸区,几辆货车正在卸道具箱,工人喊着号子,叉车来回移动。阳光照在金属车厢上,反射出一片亮白。

他看了一会儿,转身朝门口走去。

走廊比刚才热闹了些,工作人员来来往往,有人抱着文件夹快步走过,有人蹲在地上调试线路。经过一个转角时,两个场务正讨论着什么,提到“新环节”三个字。

他停下脚步,轻声问:“你们说的是下期新增的那个表演?”

其中一人抬头:“是啊陈老师,听说是您的专场,我们都等着看呢。”

“准备搞点有意思的?”另一个笑着说。

“试试看吧。”他点点头,继续往前走。

越靠近候场区,人越多。化妆间门口排着队,几个嘉宾在等造型师。他没进去,在旁边的休息椅坐下,掏出手机看了眼消息。

屏幕刚暗下去,对面楼梯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抬头一看,是导演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流程单。

“刚和技术组定完细节。”他走过来,把纸递给他,“这是初步安排,你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陈宇默接过,扫了一眼,发现自己的名字被标成了醒目的红色,位置排在中段偏后,正是黄金时段。

“挺好。”他说,“就这么定吧。”

导演在他旁边坐下,语气轻松了些:“说实话,我现在反而有点期待下一期了。不是因为你要讲什么,而是我知道——从今往后,这个舞台会干净一点。”

陈宇默望着前方空荡的通道,那里曾站满围观的人群,也曾拖走过一个崩溃的灵魂。

现在,通道尽头的灯亮着,照得地面发白。

他收回视线,把流程单折好,放进包里。

帆布包的拉链再次合上,发出轻微的一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