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 > 第147章 徐欢受责,学校处分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7章 徐欢受责,学校处分开

快递单被放在桌角,陈宇默转身就进了电梯。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了一下,他没拿出来看。电梯门关上,楼层灯一格格往下跳。

第二天早上七点,学生事务处的群发邮件到了每个人的收件箱。标题很短:《关于徐欢同学违纪行为的处理通报》。

徐欢是在食堂门口刷到这条消息的。她刚端着餐盘想找位置,旁边两个女生低头看手机,声音不大不小地说:“哎,真处分了?我还以为最多警告一下。”

“记过呢,全校通报。”另一个翻着附件,“取消评优资格,连实习推荐都暂停了。这下完了。”

徐欢站在原地,手里的饭盒有点烫,但她没动。几秒后她转身走回宿舍,门在身后轻轻合上。

九点半,校领导办公室。

深色沙发上坐着一个人,头低着,头发遮住半边脸。办公桌前的男人翻开文件夹,纸张翻动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很清晰。

“徐欢。”他开口,声音不高,也不低,“我看了你发在论坛的帖子原文,也调取了你在社交平台的操作记录。这些内容,是你自己发的吧?”

她点头。

“你说陈宇默考试作弊,还附上了所谓的‘证据截图’。后来技术鉴定显示,那些截图是经过修改的。这一点,你怎么解释?”

她抬起眼皮,嘴唇动了动:“我当时……只是转发别人的消息。”

“谁发给你的?”

她没说话。

“我们查了原始传播链。”他把一份打印页推过去,“第一个发布账号是你注册的,绑定的是你名下的手机号。发布时间是凌晨一点十七分。那段时间,你的校园卡没有出入记录,手机定位也在宿舍。”

办公室更安静了。

“你不是转发。”他说,“你是源头。”

徐欢的手指蜷了一下。

“你知不知道,这种行为叫什么?不是普通的学生纠纷,是恶意造谣。它影响的不只是个人声誉,还有学校的学习风气。其他同学看到有人用这种方式打击对手,会不会也跟着学?”

她低声说:“我没想那么多。”

“你现在想到了?”他往前倾了点,“陈宇默那边已经掌握了完整的证据链,包括资金流向、账号操作日志。他们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学校提前介入,是给你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不然,这事早就移交公安了。”

她肩膀抖了抖。

“你还年轻,犯错可以改。但必须知道代价。”他翻开另一份文件,“经校务会议决定,给予你记过处分,记入档案。本年度所有评奖评优资格取消,不得参与任何学生组织职务竞选。后续是否影响学位授予,视表现而定。”

他顿了顿,“这份处分会公示三天,在官网和公告栏同步张贴。你有异议,可以在三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申诉。”

说完,他把处分决定书递过去,旁边放着一支笔。

徐欢接过,手指冰凉。她在落款处写下名字,字迹有些歪。签完她把笔放下,动作很轻。

“以后说话做事,先过脑子。”他说,“你现在走出去,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这个学校的底线。”

她站起来,脚步慢,走到门口时停了一下,没回头,拉开了门。

走廊光线亮,她眯了下眼,慢慢往楼梯口走。路上遇到几个认识的同学,对方看了她一眼,又迅速低头看手机。她知道他们在看什么。

回到宿舍,她把包放在椅子上,打开电脑。桌面背景还是去年社团合影,现在看起来有点刺眼。她右键点击,换了张纯黑壁纸。

手机响了,是妈妈打来的。

她没接,按了静音,塞进抽屉最里面。

中午十二点,校园广播站照常播报通知。最后一个条目提到纪律处分事项,提到了她的名字。广播声不大,但在安静的教室和自习室里,每个人都听清楚了。

下午两点,教务处楼下公告栏前围了一圈人。新贴上去的红头文件边上,已经有人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评论很快多了起来。

“早该这样了。”

“害人清白还不受罚,以后谁敢好好学习?”

“听说她之前还想报名研究生推免,这下全没了。”

“活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也有小部分人为她说话。

“是不是太重了?毕竟还是学生。”

“可能被人利用了吧?”

“她平时挺安静的,不像会干这种事的人。”

但更多人直接甩出发布会视频链接和报告截图:“睁着眼说瞎话?人家三份权威认证都出来了,你还替她找借口?”

热搜还在往下掉,但相关词条一直挂在前十。有老师在课堂上提到这件事,说了一句:“别以为躲在屏幕后面就能为所欲为,现在的技术,能把你挖出来。”

下课铃响,学生们陆续离开。有人路过徐欢的座位,顺手把一张传单塞进她桌洞。她拿出来看,是心理咨询服务的预约单,背面写着一行字:没人天生就想做坏人,但做错了,就得认。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最后把纸折好,放进书包最里层。

傍晚六点,陈宇默坐在宿舍书桌前。台灯开着,屏幕上是积压的工作群消息。他一条条往上翻,标红的未读信息有二十多条。

手机又震了一下。这次是顾深发来的微信。

“处分下来了。”

“刚从学生处老师那儿确认的。”

“正式文件已经归档。”

他看完,把手机横放在桌上,没有回复。

窗外天还没全黑,楼下的篮球场有人在打球,喊声断断续续传来。他喝了口凉掉的茶水,重新点开文档开始敲字。

键盘声稳定,一行接一行。

处理完第三封合作跟进邮件后,他停下来,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七点四十三分。

他起身拉开椅子,去阳台倒掉茶渣。楼对面的宿舍灯火通明,有人在晾衣服,有人抱着书匆匆走过。

他靠在栏杆边站了几分钟,风吹得有点凉。回到屋里,他关掉台灯,换上床头的小灯,继续看资料。

夜里十一点,徐欢独自去了教学楼顶楼。门没锁,她推了一下就开了。风比楼下大,吹得她外套贴在身上。

她走到护栏边,望着远处主干道的车流。红的,白的,一串串移动的光点。

她掏出手机,打开相机,对着天空拍了一张。漆黑一片,什么也没有。她删掉,又拍了一张。

这一次,她把镜头慢慢往下移,对准了公告栏的方向。

照片里,那张红头文件的一角露在外面,灯光照着“记过处分”四个字。

她盯着看了几秒,按下保存。

然后退出相册,打开微博。她输入关键词“陈宇默 鉴定报告”,页面跳出几千条结果。

她点进第一条置顶博文,是发布会全程录像。播放量已经超过三百万。

视频里,陈宇默站在台上,语气平稳地讲着技术细节。她说不清那种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胸口。

她滑到评论区。

最高赞留言写着:“真相不会迟到,但追它的人,真的很累。”

她把这句话看了一遍,又一遍。

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有动作。

楼下传来脚步声,有人在喊“上面有人吗”。她迅速收起手机,转身朝楼梯口走。

脚步声越来越近。

她加快速度,拐弯时碰到了墙,肩膀撞了一下,也没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