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 > 第191章 校园回归,正常生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1章 校园回归,正常生活

陈宇默合上笔记本,把它放进书包里。教室里的同学陆续起身,有人伸懒腰,有人收拾笔袋,桌椅挪动的声音在空旷的教室里来回碰撞。他站起身,肩上的背包轻轻晃了一下。

走廊上有风从窗口吹进来,把窗帘掀起一角。他走出教室门,脚步刚踏出去,迎面走来一个男生。那人穿着浅色卫衣,手里抱着几本教材,看到他时脚步顿了一下,随即开口:“陈宇默,早啊。”

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陈宇默愣了一瞬,点头回了句:“早。”两人错身而过,对方还冲他点了下头,像平常碰见熟人那样自然。

他继续往前走,手指无意识地捏了下背包带子。这声问候太普通了,普通到几乎没人会注意。可他记得清楚,有好一阵子,走在教学楼里,所有人都像没看见他一样。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加快脚步,连眼神都不曾碰一下。

现在不一样了。

饮水机在走廊尽头,几个同学围在那里接水聊天。他走过去,按下按钮,温水流入纸杯。刚拿起杯子,就听见有人喊他名字。

“诶,陈宇默!”

是王均。他穿着运动外套,头发有点乱,像是刚打完球回来。他站在人群里朝这边挥手,“你不是报了摄影工作坊?有没有拍什么好片子?”

旁边几个人也转过头来看他。

陈宇默笑了笑,“刚学,还在练手。上次拍活动照,把一半人都裁出去了。”

话音一落,几个人都笑了起来。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说:“听说柳如烟帮你改构图?”

“她说我手抖,得练三个月才行。”他顺势接过话,语气轻松。

“那你这水平参加摄影展够呛。”王均笑着摇头,“不过我们正打算组队报名,你要不要一起?缺个会用相机的。”

“可以啊。”他说,“只要你们不嫌弃成片全是模糊的。”

“那正好,模糊点还能藏拙。”有人接嘴,大家又笑作一团。

他们聊了几分钟,话题从摄影展跳到选修课作业,再到下周食堂新出的套餐。陈宇默站在中间,偶尔插一句,也没人觉得突兀。这种感觉很奇怪,明明什么都没变,还是这些面孔,还是这个饮水机,可空气里那种紧绷的东西不见了。

上课铃响了。

一群人散开,各自回教室。王均临走前拍了下他的肩膀,“回头群里发资料,你记得看。”

“行。”他应道。

回到座位后,他把书本拿出来,摆在桌面上。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摊开的笔记本上,字迹看得清清楚楚。没有遮挡,也没有回避。他抬头看了眼讲台,老师还没来,前排有学生在小声讨论作业题。

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午休时间,他没去食堂。一个人出了教学楼,沿着小路往操场走。树荫下有学生坐着看书,也有情侣并肩散步。跑道上有几个人在慢跑,篮球场那边传来拍球的声音。

他在看台坐下,仰头看了眼天空。云层薄,阳光透下来,照在脸上暖暖的。

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看了一眼,是柳如烟的消息。一张照片,猫趴在键盘上,尾巴卷着鼠标线。下面写着:“监工今日上岗,不准摸鱼。”

他忍不住笑出声,回了个笑脸表情。

过了几秒,新消息弹出来:“你今天没在食堂出现,是不是又躲哪吃泡面去了?”

“没有。”他打字,“我待会儿下去买饭团。”

“骗人。”她回得很快,“你桌上肯定还留着空桶。”

他看了眼屏幕,嘴角压不住往上扬,“那你说对了。”

“晚上别熬夜。”她发来最后一条,“明天还有课。”

他收起手机,站起身。操场上有人在喊队友的名字,笑声随风飘过来。他沿着看台边缘慢慢走,脚步比早上轻快了不少。

回到宿舍楼下,碰到两个同班的女生正准备出门。其中一个见到他,主动打招呼:“下午摄影课要交分组名单,你们组确定了吗?”

“还没。”他说,“等王均拉群。”

“哦,那你记得早点定,不然好位置都被挑走了。”她提醒了一句,然后和同伴走了。

他点头应下,走进楼道。

宿舍门开着,室友正在里面整理相机包。听到动静抬起头,“你来了,正好。王均刚建了摄影展的群,拉我进去了。咱们三个一组,行不行?”

“没问题。”他说。

“那就这么定了。”室友把相机放进包里,“对了,展览主题是‘日常’,你有什么想法吗?”

他想了想,“拍点真实的东西吧。比如早晨校门口卖豆浆的大爷,或者图书馆抢座的学生。”

“可以啊。”室友笑了,“接地气,评委喜欢这个调调。”

他们又聊了几句,陈宇默把书包放下,走到阳台透气。楼下有学生骑车经过,车筐里装着外卖袋。远处教学楼的钟敲了两下,提醒下午第一节课快开始了。

他拿出手机,打开相册翻了翻。里面有几张前几天拍的照片,虽然不算好,但至少不再是对着墙角按快门。他点开一张,是那天早上在校门口拍的。柳如烟背着包走过来,风吹起她的发丝,她抬手往后捋了一下。

画面有些晃,构图也不完美,但他没删。

上课前二十分钟,他提前出门。路上人多了起来,走廊里都是脚步声和说话声。走到教室门口,王均已经到了,正靠在墙边刷手机。

“来了?”他抬头,“我们组名想好了吗?”

“你想就行。”陈宇默说。

“叫‘随便拍拍’怎么样?”

“挺合适。”他点头,“反正咱也不是专业选手。”

“就是这个态度!”王均笑起来,拍了他一下,“走,进去占后排,前排都被学霸占了。”

他们走进教室,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照在桌面,映出玻璃反光。有人进来发课程表调整通知,陈宇默接过一张,扫了一眼,确认自己没记错时间。

摄影课老师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台老式胶片相机。

“今天我们先不拍。”他说,“先聊聊,你们觉得什么是‘日常’?”

底下有人举手。

“柴米油盐。”

“上学放学。”

“吃饭睡觉。”

老师点头,“那你们觉得,这些事值得被记录吗?”

教室安静了一下。

陈宇默看着窗外。梧桐树的叶子在风里晃,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地上,斑驳一片。他忽然想起昨天午饭时,柳如烟说的那句话——

“我们其实都在为对方考虑,只是方式不同。”

那时候他没回答,只是笑了。现在他明白了,有些事不用说得太清楚。就像那些看似普通的早晨、随意的对话、一次随手拍下的画面,回头看,才发现它们才是生活里最稳的部分。

老师开始放幻灯片,投影仪亮起,墙上出现一张张老照片。有街头小贩,有放学的孩子,有坐在长椅上的老人。每一张都很朴素,没有滤镜,也没有摆拍。

“这些照片的主人,”老师说,“都不是专业摄影师。但他们愿意停下来看一眼身边的人。”

陈宇默坐直了些。

“所以这门课的目的,不是教你们怎么拍出大片。”老师停顿了一下,“而是让你们记住,平凡本身就有力量。”

下课铃响时,外面起了风。

几个人收拾东西往外走。王均一边穿外套一边说:“走,去图书馆查点资料,顺便看看哪个角落适合拍照。”

“行。”陈宇默背上包,“我请你们喝奶茶。”

“这才像话。”王均咧嘴一笑,“之前你整天板着脸,谁敢跟你提请客的事。”

“我有那么吓人?”他问。

“你自己想想。”王均斜他一眼,“有次我在走廊叫你,你看了我一眼,转身就走,跟看见鬼似的。”

“那是我不确定你是不是躲着我。”他说。

王均脚步顿了一下,表情认真了些,“现在呢?还这么想吗?”

陈宇默看着前方敞开的楼梯口,阳光从高处洒下来,铺满台阶。

“现在不了。”他说。

他们走下楼,汇入人流。校园广播开始播放下午的节目,音乐声混着说话声,在走廊里来回穿梭。路过公告栏时,他瞥见一张新贴的摄影展海报,上面写着“捕捉真实,看见日常”。

他多看了两眼,没停留。

走到楼下,风更大了。几个学生抱着书本快步走过,衣服被吹得鼓起来。王均缩了缩脖子,“这天气,说变就变。”

“春天都这样。”陈宇默说。

“那你明天还带伞吗?”王均问他,“我看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带。”他说,“而且我会早点起,去校门口买豆浆。”

王均看他一眼,“因为有人会在那儿等?”

陈宇默没回答,只是笑了笑。

他们走出教学楼,阳光短暂地穿过云层,照在湿漉漉的地砖上。远处操场传来一声哨响,有人开始跑步。

他把手插进裤兜,脚步没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