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贺礼驱车赶到潘家园,没有直接去上次碰面的露天摊位,而是拐进了附近一家雅致的茶楼。他想着谈生意得有个清静地方,露天市场人多眼杂,既不方便细看物件,也不利于谈价格,便开了个二楼的包间,临窗的位置正好能瞥见市场的热闹景象。

落座后,贺礼先给翻译打了个电话,报上茶楼地址和包间号,随后叫来服务员,点了一壶明前龙井,慢悠悠地等着客人。热水注入盖碗,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清香袅袅升腾,驱散了赶路的些许浮躁,也让包间里多了几分雅韵。

贺礼指尖摩挲着随身带来的青花笔筒,心里有底却不急躁。这笔筒品相实打实的好,田中既然特意追来,诚意已然可见,剩下的无非是价格上的博弈。

约莫半小时后,包间门被轻轻敲响,服务员领着田中、翻译和一位助理走了进来。这小日本的表面功夫做得十分到位,一进门就对着贺礼深深鞠了一躬,嘴里用日语说着问候的话,态度恭敬得无可挑剔。

“贺先生,我们又见面了!田中先生特意让我转达他的谢意,感谢您愿意再抽时间见面。”翻译连忙上前搭话,客气地寒暄着。

贺礼起身颔首示意:“客气了,请坐。”

双方分宾主落座,服务员添上茶水便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房门。包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余下茶水蒸腾的细微声响。

没等翻译多言,田中便迫不及待地用日语说了几句,眼神紧紧盯着贺礼放在桌上的包裹。翻译立刻解释:“贺先生,田中先生想先看看那只青花笔筒,麻烦您了。”

贺礼也不拖沓,点点头,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裹的软布,将清顺治青花平步青云纹笔筒取了出来,轻轻放在桌中央。笔筒釉色温润,青花发色淡雅,平步青云的纹饰在灯光下愈发清晰灵动,一看便知是珍品。

田中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艳,立刻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副白色手套戴上,又取出一个小巧的放大镜,动作娴熟又郑重。他凑近桌面,一手扶着笔筒,一手拿着放大镜,从器型、釉面到纹饰、款识,一点点仔细观看,神情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那股认真劲儿,倒真不像单纯的商人,更像是个痴迷古董的藏家。

贺礼端着茶杯,浅酌一口龙井,静静看着他验货,并不催促。他知道,越是细致的查验,越能体现田中对这件珍品的认可,也越有利于后续谈出满意的价格。对付这种二把刀水平的买家,不能急,看他这么郑重,肯定是上过当了,所以要稳坐钓鱼台。嘿嘿

田中拿着放大镜,足足看了十分钟,指尖轻轻摩挲着笔筒的釉面与纹饰,时而点头,时而对着助理低声用日语交流几句,眼神里的喜爱毫不掩饰。

终于,他摘下手套和放大镜,将笔筒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转头对着翻译叽里呱啦说了一长串,语气诚恳。

翻译立刻转头看向贺礼,神色认真地转述:“贺先生,田中先生对这只顺治青花笔筒非常满意!釉色、纹饰、款识都无可挑剔,是难得一见的真品。”

贺礼端着茶杯,嘴角噙着一抹淡笑,山猪吃不了细糠,没见过真正的好东西,这种级别的古董能满意的话,那真是合该他贺礼发财。没有接话——他知道重头戏在后面。

果然,翻译话锋一转:“不过田中先生对您之前报的价格还有些顾虑,希望您能稍微让步。他是真心喜爱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希望能达成这次合作。”

说着,翻译又补充道:“而且田中先生在日本国内有不少藏家朋友,大家都很痴迷中国古董,这次要是合作顺利,后续还会从您这儿购买更多藏品,算是长期合作的开端,对您来说也很划算!”

田中在一旁连连点头,眼神里满是期盼,对着贺礼再次微微欠身,用生硬的中文说道:“请……让步,长期……合作。”

贺礼放下茶杯,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心里快速盘算着。田中说的长期合作确实是个诱惑,但也得紧守价格,不能做太大的让步,不然不利于后期的交易,这时候的日本人可是非常有钱的,在过几年等他们房地产泡沫破了的时候可就卖不了好价钱了。

他抬眼看向田中,语气平静:“田中先生识货,这笔筒的价值不用我多说。价格上,我可以让一点,但幅度有限——毕竟是顺治青花真品,品相这么完好的可不多见。”